浅谈“死士”、“骂手”和“墨攻”、“墨守”

刘德华曾主演过影片《墨攻》,不论其它,对这个片名我一直不以为然。

墨家历来主张的是“非攻”,他们没有一支能够展开正面攻击的正规部队,只有一批散布在草野民间的“死士”,揽的主要是劫持、绑架、暗杀这样的活,类似于现在的基地恐怖组织。

浅谈“死士”、“骂手”和“墨攻”、“墨守”

《墨攻》说的也只是墨家死士协助一个小国梁国守城阻挡赵国十万大军的故事,如此看来叫《墨守》应该更为贴切。

01 “墨守成规”的“死士”

墨家的死士多是来自草野民间的武林高手,他们有着相当严密的组织和相当严明的纪律规定,如果有人违反了纪律规定,根本不用领袖发号施令,违反规定的死士会很自觉的切腹自杀,这就是“墨守成规”这个成语的由来。

墨家死士是一群正义之师,他们主张非攻,反对战争,他们暗杀的对象多半是主张侵略的战争贩子和将领。在主张非攻的同时,他们更主张兼爱,主张平民路线,反对“富侮贫,贵傲贱”,因此劫富济贫也是他们的主要工作。

他们还身体力行的节衣缩食,过着极其清贫的生活。直至今天我们都不能否认他们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

然而,同样不可忽视的是他们“乌托邦”式的理想抱负至今没有实现。反倒是更务实颇得统治阶级赏识,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法家在那个时代取得了全面胜利。

02 市场冲击下“骂手”的困境

说完“死士”再说“骂手”,这里所指的“骂手”是指那些在论坛里喜欢张口开骂的写手,尤其特指各文化领域论坛的“骂手”。当然,这里所指的开骂不是键盘手,张口闭口脏话连天,没有一点素质和主张的开骂。

而是指那种有思想有见解的指责和批评,也包括一部分喜欢发牢骚的“跟手”。

其实,在秦腔文化圈子里我们同样也可以看到“死士”的影子,只是极少极少。在国有剧团这样的正规军里是找不到的,只有在草野民间才能零星的发现。

浅谈“死士”、“骂手”和“墨攻”、“墨守”

他们的特征是甘于清贫,坚持传统,崇尚原汁原味的秦腔,他们不图名不图利,主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还秦腔于民间,反对花里胡哨在他们看来改的非驴非马的秦腔。

这其中就包括连自己的儿子上戏校都供不起的董厚生,名动一时现已渐行渐远的商芳会,散布在各地仍在民间活跃的民间艺人,甚至包括秦腔论坛队伍逐渐庞大的“骂手”群。

不可否认,他们的主张是正义的甚至高贵的,他们是一群可爱的人。

然而,并不能因为可爱就无限制的纵容,尤其对秦腔论坛的“骂手”的观点,我极其不以为然。

骂手多厚古薄今,老先人的东西就是经典就是圣旨千万改不得,一个字一个词一个音符都不能动。你只要稍改一下,那就是不学无术,就是逻辑混乱,就是某某派的胡编乱造。

前辈名家尤其是解放前的名家的唱段拿出来个个都是经典,哪怕唱片划伤音质沙沙锣鼓轰轰,把人听的昏昏欲睡也是经典。他们完美无暇完全找不到任何缺点。

他们认为现在的任务主要是挖掘继承,恢复原样,没必要改来改去,没必要创新,应该保持原汁原味,因为老先人们环肥燕瘦自身完美,添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只可惜“骂手”们的理听上去很正,却不合时宜。

现在的新文艺形式的冲击,市场竞争对秦腔观众流失造成的当代秦腔困境成了解不开的死局。

03 科举改革“墨守”的弊病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得天下后十分重视培养人才,重视科举。洪武三年(1370年)诏曰:

自今年八月始,特设科举,务取经明行修、博通古今、名实相称者。朕将亲策于廷,第其高下而任之以官。使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与官。

由于明初缺乏官员,“举人俱免会试,赴京听选。”国子监待遇十分优厚,“令入禁中文华堂肆业,太子赞善大夫宋濂等为之师。帝听政之暇,辄幸堂中,评其文字优劣,日给光禄酒馔。每食,皇太子、亲王迭为之主,赐白金、弓矢、鞍马及冬夏衣,宠遇之甚厚。”作为科举第一级的秀才,明初也给廪膳。

浅谈“死士”、“骂手”和“墨攻”、“墨守”

然而,考过三年之后,朱元璋发现,所取多后生少年,能以所学措诸行事者寡,而大失所望。洪武六年(1374年)诏停科举:

朕设科举,以求天下之贤オ,务得经明行修,文质相称之士,以资任用。今有司所取,多后生少年,观其文辞,若可与有为,及试用之,能以所学措诸行事者寡。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虚文应朕,非朕求实求贤之意也。今各处科举,宜暂停罢。

明初,三年科举的事实证明,王安石改科举以来,以经义式考儒家经典,不能选拔出朱元璋所希望的“能以所学措诸行事者”。

但是,十分遗憾的是,朱元璋没有致力于科举的改革,而是罢科举,求助于察举,察举是早已被历史证明为弊端多于科举的方法。

于是,在停科举10年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不得已再恢复科举。礼部经过认真研究,没有重复宋代经义诗赋的离合反复,以及洪武三年(1370年)的作法,而是决定考八股。

浅谈“死士”、“骂手”和“墨攻”、“墨守”

历史就是如此。他们没有走回头路,也未能开辟新路,而是沿着王安石走过的老路,在洪武三年的基础上继续走下去。明代这一走,就是二百多年;清沿明制,又走了近三百年,共计五百多年。

其间,八股文的弊病曾多次受到批判,但都未形成或出现根本或重大的改革,最终由八股文的弊病而导致科举失败。表面看,科举败于八股,而实质上,八股、科举都败于不能考察实用的能力。

04 时代洪流下需“墨攻”

再比如82版的《射雕英雄传》,那绝对是60,70,80后那一代人眼中的电视武侠经典,在他们眼里堪称完美。但是,如果让现今的年轻人再看这部堪称完美的82版《射雕英雄传》,估计没几个人看。

浅谈“死士”、“骂手”和“墨攻”、“墨守”

这区别在于在互联网还没有那么普及的年代,观众在什么时间段能看到什么节目都是由电视台决定。观众如果不喜欢,只能选择换台或关机不看。

而随着视频平台的兴起,用户在这方面的选择权越来越多,甚至可以自行决定用什么样的速度播放内容。目前,腾讯、爱奇艺、优酷等几大视频平台都为用户提供了各种节目内容。

在现代年轻人眼里,82版的《射雕英雄传》太土了,无论在特技、画面、色彩、化妆、动感、艺术效果等各方面同现在美轮美奂的高科技特效拍出的武侠片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

不论你说这部剧的黄蓉演的多么高妙,郭靖的演技如何超凡,他们只会当耳旁风。如果你硬逼着他们看下去,不到十分钟他们就会呼呼大睡。

如果再让今天的年轻人看距今20年前年轻人喜欢看的高科技动作武打片,他们就会说20年前的年轻人幼稚,看武侠只看《武林外史》,其他都是骗人的把戏。

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仅仅一个武侠剧从82年至今短短37年,就有了三次审美趣味的重大变化。以不变应万变的“墨守”怎么能抓住当代观众尤其是当代年轻观众的心呢?

如此,谁能否认年轻人才是各个领域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