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还有父母孩子的《背影》在前,且行且惜,爱就大声说出来

昨晚,公公出门去河南打工,是包工头开车到家里来接的公公。先生看着公公收好放在地上的两袋行李,提议帮他拎下去,送他下楼。被公公回绝了。他和工头一人拎着一袋行李就出了门。

望着父亲离去的背影,先生久久伫立。好久才回过神来。然后转身进了书房。我进去时,只见他坐着一动不动。我问他在干嘛?他用一种带着浓浓鼻音的腔调回应了我。然后,还假装在醒鼻涕。

那一刻,我知道,他是一个人躲到书房来哭了。他被父亲这一远去的背影而伤感哭了。

那是昨晚九点多钟,一家人正在看着电视,公公突然接了电话,说河南那边工地来活了,问他去不去。去的话,一会儿工头就来接他。他草草的收拾了行李,工头一到就匆忙地出了门。公公常年于家和河南两地奔波。即使是深夜,只要活来了,都不得不背上行囊,继续前行。为的就是这个家,为了让一家人能有更好的生活!

望着他老人家远去的背影,我又何尝不伤感,不难过呢。本该颐享天年的年纪,还得为了生活,为了替我们分担而不停奔波。

——公公外出打工,引发的关于朱自清先生《背影》的重新解读

人生,若还有父母孩子的《背影》在前,且行且惜,爱就大声说出来

重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引言

父亲这一远去的《背影》也不禁让我想起朱自清先生那篇脍炙人口的回忆性散文《背影》。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任何的修饰,读起来似白话文一样的语言,却蕴含了无限的深情,让每一个有共鸣的读者为之动容,并潸然泪下。

李广田在《最完整的人格》中点评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论行数不满五十行,论字数不过千五百言,它之所以能够历久传诵而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者,当然并不是凭藉了甚么宏伟的结构和华瞻的文字,而只是凭了它的老实,凭了其中所表达的真情。这种表面上看起来简单朴素,而实际上却能发生极大的感动力。

1.情深只因伤离别:每一次分离,每一次目送,都饱含深情

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散文,全文仅一千三百字余,从父亲的“背影”这一主题进行立意,看似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一个主题,简单到我们绝大多数人压根就没有注意到过。但却正是这样

简单的四次“背影”的呈现,让无限的父子深情跃然纸上,并走进我们的心里

(1)开篇点明主题,奠定情感基调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开篇第一句,“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就点明主题,给全文笼罩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紧紧抓住读者的心理,让读者跟随作者的回忆一起进行一场父子之间关系的审视以及情感的洗礼。

随后文章交代了我随父亲一起回老家为祖母奔丧的背景。但为了让我去北京安心念书,父亲未在我面前表露任何他遭遇中年丧母失业双重打击的伤痛,也并未将家里的经济窘境如实告诉我。丧母之悲痛,全家之重担,全然压在父亲一个人的肩上。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真男人,父亲却以一句“

天无绝人之路”对我进行沉郁的宽慰。

正如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在《目送》中说的那样:作为父母的子女,作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转换,只不过第一一次使人快速成长,最后一次目送即是永别。

人生,确实如此,在一次次的目送中完成角色的转换。父亲在送别祖母之后,经历这种死别的伤痛失业的挫折及生命中的种种不如意,开始认识到亲情的珍贵,由此重新珍视自己与亲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父子之间的关系。即使工作再繁忙,已然再三叮嘱送我的茶房对我好生照顾,但一番踌躇之后还是决定亲自去火车站送我

这正是因为,遭受的打击愈猛烈,爱子之情愈深重,离别之意愈浓烈

人生,若还有父母孩子的《背影》在前,且行且惜,爱就大声说出来

开篇点明主题,奠定情感基调

(2)父亲艰难买橘,背影烙进心里

文中第二次出现,是在父亲送我去北京上大学在车站送别时,父亲执意要为我去买橘子,让我对父亲的背影有了此生永远难忘的回忆。作者对父亲的“背影”做了非常详细的描绘。

父亲“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过铁轨,再“爬着上面”、“两脚上缩”、“身子微倾”艰难地爬上月台,去为我买橘子。面对父亲的深情执着,而我,只能默默地观察,无声地凝望。正是他为我“历尽艰辛”去买橘子的这一背影,让我开始重新审视父亲,以及我们父子两之间的感情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人生,若还有父母孩子的《背影》在前,且行且惜,爱就大声说出来

父亲艰难买橘,背影烙进心里

(3)父亲背影消逝,忏悔涌上心头

第三次是父亲和我告别后,我眼望着父亲的“背影”渐渐消逝在人群中,此时让人无法逃避的“离别”终究还是来了,浓烈的离愁别绪将我彻底淹没,让我不禁再次泪如雨下。父亲这一消失的背影,见证了我对父亲情感的自然升华。

“我望着他走出去……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我与父亲之间,矛盾不断,冲突不断。从小父亲对我严苛管教,随后又因包办婚姻让我成为家长制的牺牲品。我的青年才俊与父亲的中年失意相互碰撞,我所代表的现代文化(新风尚)与父亲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旧制度)相互冲突。曾经的,是何其的年少轻狂对父亲是何其的不屑。面对父亲,我始终都是在骨性傲然的与他做斗争,从这种父子关系中寻求突破,并试图逃离

父亲年轻时独立外出谋生、创业,典型一个当代霸道CEO,而,如今家道中落,晚景凄凉,父亲也变得老境颓唐,易爆易怒。但他却开始重视起了亲情。对于这所有的变化,以及父亲对我情感及态度的转变,我却全然不知。唯在当他的背影彻底消失在人群中,我才幡然醒悟。重新感受到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爱与关怀,并发自内心地对自己浅薄的轻忽及不屑,以及因我而造成的父子关系的疏离,深深地进行心灵的忏悔。这一次,我的泪,是因忏悔而流下的。

人生,若还有父母孩子的《背影》在前,且行且惜,爱就大声说出来

父亲背影消逝,忏悔涌上心头

(4)父亲念儿来信,读信忆父背影

第四次提到“背影”,是在文章的结尾。父亲老境颓唐,触目伤怀,情不自已,性情大变,时常迁怒于外。但分别两年未见,他却忘却了我的不好,更加地惦记着我。孤独的他,终究还是忍不住给我来了一封信。

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我读着父亲的来信,流着泪脑海中再次浮现他当年那让我永生难忘的“背影”思念的猛兽如洪水般将我无情地吞噬,让我心痛不已。面对父亲的“大去之期”将近,在“生离死别”,尤其是“死别

”面前,我却无能为力。真的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望而亲不待

此时,我与父亲之间所有的矛盾和斗争都因来信而变得无足轻重,我所有的委屈和不解都随来信而烟消云散。我是多么的无能为力,唯能发出“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样一句引发读者共鸣的无奈感慨。与开篇形成强烈的情感呼应,父子真挚情感的淋漓展现,让我们不禁想起自己的父亲,并重新审视现实生活中我们与父亲之间的关系

作品影响:《背影》通过一条与众不同的途径,反映了一种在旧道德观念的冰水退潮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父子关系中最真诚、最动人的天伦的觉醒。在这种觉醒面前,人们第一次作为一个真实的人来占有并表露自己的感情。

人生,若还有父母孩子的《背影》在前,且行且惜,爱就大声说出来

父亲念儿来信,读信忆父背影

2.中国式亲情发人深省:父母爱“说谎”,孩子善“演戏”

再次温读完朱自清先生的这篇《背影》,“中国式亲情”这个词鲜活地进入我的脑海。

(1)什么是中国式亲情?

“中国式”这个词,乍一听,似乎略带贬义色彩。诸如“中国式排队”、“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跨栏”、“中国式吐痰”等等,种种不良陋习计思想给“中国式”这个本来中性的词语披上了“贬义”的外衣,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一部分国人的一些特点及弱点。

随后的“中国式父母”、“中国式接送孩子”、“中国式相亲”、“中国式离婚”更是对中国的家庭关系进行了探讨。而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则是“中国式亲情”不带任何贬义色彩的亲情关系

演员杨童舒在《中国式亲情》开机发布会上对亲情做出的理解:“我对于亲情的理解很简单,亲情是淡淡的,就像家里的粗茶淡饭。虽然不如外面的山珍海味,却是最适合自己口味的。”我想这大抵就是对“中国式亲情”不错的诠释吧。简单,平凡,却最适合自己。即使亲情看似疏离,但任何时候任何力量都难以将其纽带斩断。由此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的人。

所谓中国式亲情,就是向来只求无私付出,不求任何汇报的爱,这种爱深埋于人们的内心,常常都被我们所忽略。这与我们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息息相关。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从我们的出生,到父母生命的终点。他们的爱贯穿我们生命的始终,我们在这场生命的旅程中,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太多太多。

但父母的不善表达和不愿表达,却让我们经常将这份沉甸甸的爱忽略掉,有时甚至还觉得这是一种沉重的枷锁和负担。由此,造成亲子关系的疏远和生分。究其根源,除了父母爱“说谎”以外,孩子同样爱演戏。

父母与孩子之间几乎很少对彼此说“我爱你”,双方都含蓄内敛,父母用一个又一个“谎言”掩藏自己的孤单,孩子用一次次“演戏”掩藏自己的艰难。这样一种用“谎言”和“演戏”搭建起来的亲情,我们将其称作为中国式亲情。

人生,若还有父母孩子的《背影》在前,且行且惜,爱就大声说出来

中国式亲情,便是,我们假装都挺好!

(2)中国式亲情就是父母用“谎言”为我们编织的美丽真相

从小到大,父母总是不断编织各种“谎言”来传递他们对我们的爱。

“妈妈不喜欢吃鱼肉,妈妈只喜欢吃鱼头!”

“你妈非要叫我和她一起来学校看看你!”

“我和你爸没本事,没能给你买套更大的房子!”

“我和你妈都很好,上次给的钱都还没花完呢,不用再寄了!”

“今年过年回家吗?爷爷奶奶说想你们了!”

………………

这样善意的“谎言”实在是太多太多了。真的是验证了那句话“越是最亲的人,骗你骗得越狠,让你常常上当,防不胜防”。从小到大,我们始终生活在父母精心编织的各种“谎言”中。而我们却全然不知这样一个道理:越是“谎言”,就越是藏着无限的深情。他们有多骗我们,就有多爱我们

人生,若还有父母孩子的《背影》在前,且行且惜,爱就大声说出来

“我们都挺好”

真相却是

“妈妈吃鱼头,是为了让我们吃更多的鱼肉,把最好的留给我们!”
“其实,两个星期没见你了,我也想你呀,这不才非要和你妈一起来看看你!

“我和你爸辛辛苦苦这辈子,为的就是给你一个幸福的小家,房子就是我们唯一能为你的小家打下的基础!”

“我和你妈现在老了,花不了什么钱,你们一家的开销那么大,多给孙子孙女买点好吃的、好玩的,让他们过得好一点!”

“又有一年没见孩子和孙子们了,要是他们能,常回家看看多好呀!”

………………

想想我们的父母,确实是这样。一辈子,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子女的爱,所以从来没有停止过谎言的编织。他们爱我们,远远超过爱自己。很多时候,他们甚至完完全全就忽略掉了自己。

生活的重担,他们悉数扛在肩上。生活再难,再不如意,再委屈,过得再孤单再不好,从来不会对儿女们诉说。因为他们不想给儿女们添麻烦,更不想成为儿女们的负担。所以习惯性地用“谎言”的方式一笑而过,继续为我们的人生营造一片蓝天,放我们去自由拼搏与翱翔。而他们,永远是我们的彼岸和港湾

人生,若还有父母孩子的《背影》在前,且行且惜,爱就大声说出来

我骗你,是因为爱你!

(3)中国式亲情就是孩子用“演戏”为父母构造的美好蓝图

中国式亲情里,父母爱撒谎,孩子又何尝不爱“演戏”呢?

很多时候,我们对父母的爱,虽然也像父母爱我们一样,没有说出口,却同样爱得深沉,爱得热烈。

因为不想让父母担心,不想让他们有愧疚感,不想让他们在本该颐享天年的年纪还卷入我们的纷争和困境。所以,生活中,工作中,我们习惯性地爱“演戏”,对他们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久而久之,这种靠“演戏”而维持的,成为了我们对父母坚守的“孝道”

生病了,我们自己忍受,父母问起来,对他们说“我天天早上跑步,晚上去健身房,身体好着呢。”

真相却是:“每天累得像条狗”

失业了,我们自己扛着,父母问起来,对他们说“我正和同事在出差呢,过段时间忙完了再回去看你们。”

真相却是:工作虐我千万遍,我待工作如初恋,到处奔波找工作,为了活着,为了生活

失恋了,我们自己疗伤,父母问起来,对他们说“我俩好着呢,争取过年带回家给二老瞧见瞧见。”

真相却是:单身狗的悲伤已逆流成河

即使生活过得一团糟,对着朋友圈不停地发着各种牢骚,父母永远都是被屏蔽掉的那一小份子,他们能看到的,都是我们传递出的正能量的东西。

真相却是:对着屏幕悄悄掉眼泪

………………

人生,若还有父母孩子的《背影》在前,且行且惜,爱就大声说出来

我的演技,确实,挺好!

漂泊在外,每次,父母的电话打来,我们说得最多的话便是“我很好,你们不用担心”,“我们都挺好,你们照顾好自己啊”!

正如他们为我们精心编织的那些“谎言”,我们也一样努力地在“演戏”。

有句流传很广的话: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越说越烦;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越谈越崩

我们习惯性地拿“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越说越烦;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越谈越崩”这句话来调侃自己和父母的关系。这看似有理的道理之后,同样,掩藏的是,我们对父母深深的爱

关于这个问题,焦俊艳在《我家那闺女》节目中的观点让我印象深刻。当焦爸爸说:“如果幸福,你分担给我们,那我们大家都幸福,痛苦你也得分担,那你就能减轻一半痛苦,不是更好”?焦俊艳却轻描淡写地说了这样一句“把痛苦说给父母听只会得到双倍的痛苦”。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千千万万年轻人的心声。

我们的每一次自编自导自演,都为父母构建了一幅幅美丽的蓝图。而蓝图的背后,却是我们在生活、工作、家庭重担下的隐忍。所有隐忍背后,全是对父母的爱。

父母撒谎,我们演戏,这便是中国式亲情

人生,若还有父母孩子的《背影》在前,且行且惜,爱就大声说出来

父母撒谎,我们演戏,这便是中国式亲情

3.人生,若还有父母孩子的“背影”在前,且行且珍惜,爱,就大声说出来

中国式亲情,这是当前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曾经在一微信公众号看到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的深刻,也触到了我内心最柔弱的点。

世间千种感情里,大多指向相遇与重逢,唯有亲情,一开始即注定是一场离别。“子欲养而亲不待”是残酷无法挽回的,生命的无常也是客观时刻发生的,步履不停,我们能把握的只有当下与未来。——来自微信公众号:金融八卦女频道。(沉降)

世间千种感情里,大多指向相遇与重逢,唯有亲情,一开始即注定是一场离别”。既然亲情之间,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离别,那我们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好好地把握当下,珍惜现在,珍惜身边的亲人呢

父母用成千上万的“谎言”不断助力我们前行,竭尽所能为我们提供一切物质及精神支持;而我们也在无数次的“演戏”中试图让他们安享晚年,殚精竭虑减轻所有不再该他们承担的责任与重担。

我们,都在用真心去猜测彼此的真心。都在用自己认为好的方式去对对方好。用一种“自以为是”的方式去爱对方

殊不知,在我们彼此猜测,彼此自以为是去“爱”的同时,我们错过了太多的美好。从而让彼此的人生有了越来越多的遗憾

所以啊,让我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吧,像兄弟姐妹一样!像挚友一样!多希望,就像高进那首《我的好兄弟》一样!

在你辉煌的时刻,让我为你唱首歌

心里有苦你对我说,前方大路一起走

哪怕是河也一起过,苦点累点又能算什么

在你需要我的时候,我来陪你一起度过

人生难得起起落落,还是要坚强的生活

哭过笑过至少你还有我

………………

人生,若还有父母孩子的《背影》在前,且行且惜,爱就大声说出来

亲情,多点真诚,少点套路,真的,都挺好!

要是孤单了,敢不敢给我打个电话,上来就说:“我想你了,小宝”?

要是身体不舒服了,敢不敢给我打个电话,上来就说:“我相思成疾了,赶紧回家带我上医院!”?

敢不敢从今以后,不要再那么“懂事”,不要再那么善解人意委屈自己?

敢不敢为自己好好地活一次,不要再牺牲自己成全儿孙?

敢不敢不要再说,“我这样做都是为了你好”?

你可知道,对我来说,这世上最大的遗憾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所以,请别再对我“撒谎”了,不要再把我蒙在鼓里了,更不要用你的“负重前行”换我的“岁月静好”。也别让我来不及爱你们就像朱自清先生一样不得不突然就面对你们的“大去之期”!那样,会是我这辈子永远挥之不去的,遗憾!

我发誓,对你们,我也会多点真诚,少点套路

想你们了,我会像儿时一样在你们面前撒撒娇耍耍混

受委屈了,我会在你们面前收起伪装

不再假装坚强,更不会再躲到角落去悄悄抹眼泪了。

失恋了,失业了,吵架了,伤心了,难过了,结婚生子了,升职加薪了,达到人生巅峰了……我希望人生的每一个重要阶段,每一个点滴,都有你们陪在我身边!见证我最真实的模样

我会卸下所有的伪装,忘掉所有的演技,做最真实的自己,做内心期许的自己

我希望你们的后半生,也像我一样!拒绝套路,轻装前行

最后,补上一句欠你们最多的,“我爱你”!

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人生,若还有父母孩子的《背影》在前,且行且珍惜!爱,就大声说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