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 | 海外商標搶注“大小通吃”!中小企業該如何夾縫求生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國實行“走出去”戰略,不斷的發展國際品牌,同仁堂、聯想、華為等國產品牌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但也遇到了在國外商標被搶注的情況。

知識產權 | 海外商標搶注“大小通吃”!中小企業該如何夾縫求生

在國外被搶注的中國商標大盤點

1.北京同仁堂

1989年北京藥材公司發現其“同仁堂“商標在日本被搶注。經過我國商標局的“同仁堂”馳名商標認證,最後撤銷了日本搶注的“同仁堂”商標。


知識產權 | 海外商標搶注“大小通吃”!中小企業該如何夾縫求生


2.聯想

2001年,聯想開始全球化發展步伐,卻發現聯想的英文名Legend在全球竟被100多家公司註冊過商標,行業遍及娛樂、汽車等。迫於無奈,聯想在2003年花費巨資更換“Legend”為“lenovo”。


知識產權 | 海外商標搶注“大小通吃”!中小企業該如何夾縫求生


3.海信

西門子合資公司搶注中國海信商標(Hisense),西門子公司在與海信就商標轉讓問題進行談判的同時,將海信告上德國科隆地方法院。經過充分磋商,西門子與海信就商標問題最終達成和解,海信商標物歸原主。


知識產權 | 海外商標搶注“大小通吃”!中小企業該如何夾縫求生


當然,在國外被搶注的中國商標遠不止於此,這些年中國企業商標在海外搶注案例數不勝數:“大寶”在美國、英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被一名荷蘭人註冊;“紅星”二鍋頭酒在歐盟、瑞典、愛爾蘭、新西蘭、英國等國家被一家英國公司搶注;“杜康”酒、“GONGHUA”鏈條、“龍井”茶在日本被搶注……

知識產權 | 海外商標搶注“大小通吃”!中小企業該如何夾縫求生

知識產權 | 海外商標搶注“大小通吃”!中小企業該如何夾縫求生

為什麼中國商標在海外被頻繁搶注呢?

中國企業的商標在海外頻頻遭遇搶注,究其原因主要還是中國的知識產權制度起步較晚,國內企業對商標進行保護的意識較為薄弱。特別是對國際規則不熟悉,導致了中國企業還沒有踏出國門就被搶注的發生。

關於海外商標搶注,大概可分為4個類:

1.職業商標掮客,通過惡意搶注高價出售獲得暴利;

2.競爭對手搶注,佔領市場,形成貿易壁壘;

3.代理商、經銷商搶注,獲取當國的獨家代理權;

4.惡意搶註名牌,有意對其“合理”使用,坐收漁翁之利。

知識產權 | 海外商標搶注“大小通吃”!中小企業該如何夾縫求生

知識產權 | 海外商標搶注“大小通吃”!中小企業該如何夾縫求生

如何註冊海外商標?

  • 單一國家註冊:

即依各申請國法律,向各國商標主管機關遞交商標註冊申請。例如,中國企業向美國專利商標局遞交商標註冊申請,尋求美國商標法律的保護;企業向日本特許廳遞交商標註冊申請,以獲得日本商標法律保護。

  • 地區註冊:

即向一個區域的商標主管機關申請註冊商標,該效力及於區域內各成員國。例如:企業向歐盟知識產權局遞交商標註冊申請,其效力及於歐盟各成員國;向非洲知識產權組織遞交商標註冊申請,其效力及於非洲知識產權組織各成員國。

  • 馬德里商標註冊:

即根據《商標國際註冊馬德里協定》或《商標國際註冊馬德里協定有關議定書》的規定,在馬德里聯盟成員國間進行的商標註冊。

知識產權 | 海外商標搶注“大小通吃”!中小企業該如何夾縫求生

知識產權 | 海外商標搶注“大小通吃”!中小企業該如何夾縫求生

海外註冊商標的正確解讀:用很少的錢投資賺更多的錢

註冊海外商標,不僅是企業“走出去”的必備門票,更是企業賺錢的法寶。

目前,我國政府鼓勵中小企業“走出去”,越來越重視企業的知識產權發展,對中國企業註冊國際商標均有不同程度的政策補貼,具體可查閱地方政府、工商局、商標主管單位。

註冊海外商標,包裝國內品牌,提升國內產品的競爭力,即便無用時亦可以將海外商標進行轉讓、許可質押融資貸款等,將海外商標這一無形資產有效轉化成有形資產。

知識產權 | 海外商標搶注“大小通吃”!中小企業該如何夾縫求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