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域入塞到建立後趙,羯族石氏政權與西域到底有什麼聯繫

西晉“八王之亂”使中原又陷入了亂世的泥潭,繼三國亂局之後出現了南北朝的泣血悲歌,史稱“五胡亂華”,

“五胡”是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但事實上“五胡”只是一個概數,西晉默唸參與角逐的胡人部落數目遠非五個。

一、羯族祖源在哪裡?


從西域入塞到建立後趙,羯族石氏政權與西域到底有什麼聯繫

石勒

歷史給後趙建立者身上貼的標籤大多是“出自羌渠,見奇醜類”——醜、“夷狄不恭,作害中國”——壞、“十六國時期最著名的暴君”——暴,都是些貶黜之極,也許是處於大漢族注意的緣故吧!可是對於一個歷史人物的評價並不能狹隘,石勒在立國、用人、政策等方面也有很多可取之處。

太子詹事孫珍問侍中崔約曰:“吾患目疾,何方療之?”約素狎珍,戲之曰:“溺中則愈”。珍曰:“目何可溺?”約曰:“卿目睕睕,正耐溺中。”珍恨之,以白(石)宣。宣諸子中最胡狀目深,聞之大怒,誅約父子。——《晉書·石季龍載記上》

從上文中崔約的話可得知羯族人眼窩深陷,這不光是羯族人的特徵,也是西域人的特徵。如果只從眼睛來下定論很難使人信服,又有記載:“屯據四方者,所在承閔書誅之,於時高鼻多須至有濫死者半。”可見羯族人除了眼窩深,還有高鼻子、多鬍鬚的特徵,也是西域胡人的典型樣貌。按照現在的人種分類學來看,羯族人屬於典型的印歐人種。

石勒字世龍,初名匐,上黨武鄉羯人 也。其先匈奴別部羌渠之胄。祖耶奕於,父周曷朱,一名乞翼加,並未部落小率。——《晉書·石勒載記》

《魏書·羯胡石勒傳》、《十六國春秋·後趙錄》等文獻中都有類似於上的記載,可以看出石勒生長在上黨武鄉,具體應為現在山西省榆社縣一代。但是因為古代居民都有地域性明顯的體質特徵,而羯胡又是明顯的印歐人種,可以肯定上黨武鄉只是羯族內遷中原之後的遷居地之一,並不是緣起之地。


從西域入塞到建立後趙,羯族石氏政權與西域到底有什麼聯繫

五胡亂華

那麼羯胡是如何到達中原內地來生活的呢?這在學術界還沒有明確的答案,但是在甘肅靈臺百草坡一座西周古墓中出土的青銅“人頭銎鉤戟”,戟上的人頭像呈現長顱、深目、高鼻、窄面、薄嘴唇等特徵;又有陝西扶風西周宮殿遺址中出土的兩件頭頂刻有“卍”字符號的蚌雕人頭像,在外形上也和“人頭銎鉤戟”一樣具有典型的印歐人種特徵。關於這些人,有人說是希臘作家希羅多德所說的尖帽塞人,也有人說是吐火羅——月氏人,無論是哪種說法,都可以說明出土的這些形象和草原遊牧文化有著必然的聯繫。

在漢武帝時期,隨著對西域的經略,面對北方強敵匈奴也絲毫不手軟,經過長久的征伐,有一部分匈奴向西逃竄,征服了西域諸國,有一些原居於西域的印歐人就因為自願或者被俘獲,隨著匈奴東遷到蒙古高原,而羯族人的祖先很可能就在其中。至於說他們的祖先具體到月氏、烏孫、樓蘭、呼揭人至今還是未解之謎。

在漢朝歷史上匈奴有三次東遷,一次是西漢武帝元狩二年,在河西的匈奴渾邪王投降漢朝,漢武帝將渾邪王的四萬餘降眾安置在隴西、北地、上郡、朔方、雲中等漢邊五郡;第二次是西漢宣帝五鳳二年又有五萬多匈奴人投降漢朝,被安置在朔方、五原兩郡;第三次是建武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匈奴內部分裂為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向東漢“奉藩稱臣”,先是安頓在五原西部塞八十力處,後因為被北匈奴攻伐及內部生亂,漢朝准許南匈奴部眾向南遷移生活,分佈於沿邊八郡,甚至深入到幷州諸郡,即今山西汾河流域。

在這些東遷有南遷的匈奴部族中就有數量頗多的休屠胡,而羯族也應在其中,這也與石勒自稱“勒本小胡,出於戎裔”的說法相符,雖然史料中很難查找具體記錄,但是這也算是山西非羯胡起源之地而是遷居之地的歷史依據。

從西域入塞到建立後趙,羯族石氏政權與西域到底有什麼聯繫

石勒聽講圖

二、石趙政權的“崇胡”政策

要說整個羯族就是從西域遷入的也是不準確的,因為中國歷史發展的複雜性,尤其是諸多少數民族的相互交融共生,羯胡族群中也有印歐人種之外的,而具有印歐特徵的應是西域胡。除了他們樣貌特徵之外,從姓氏上看,石勒的“石”姓也有可能是昭武九姓之一石國之姓;從葬俗上看,羯胡的火葬葬俗也是石國曾經盛行的;從宗教信仰上看,羯胡信奉的“胡天”是西域之神,是襖教信仰的標誌;在從石勒父祖的名字上看,祖父“耶奕於”今譯為“伊兒汗尼”是波斯語。

這足以證明羯胡其實是包括很多西域胡的雜胡,所以石勒建立的後趙政權有著明顯的“崇胡”色彩,最能體現的就是石勒下令將西域傳入的很多植物食物改了名字。《藝文類聚》卷八十五“豆”引《鄴中記》記載:“石勒諱胡,胡物改名。名胡餅曰“轉爐”,胡綏曰‘香綏’,胡豆曰‘國豆’。”這就學會了漢文化中的避諱思想,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稱呼改變,而充分反映出成為統治者的主人翁所展現的文化。

“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這在任何時代都不能磨滅的感情,石勒和石虎都重用尊敬的“大和尚”佛圖澄就是一位來自龜茲的高僧。石虎下書說:“和上國之大寶,榮爵不加,高祿不愛,榮祿匪及,何以旌德?從此已往,宜衣以綾錦,乘以雕輦。朝會之日,和上升殿,常侍以下,悉助舉輿。太子諸公,扶翼而上。主者唱大和上至,眾坐皆起,以彰其尊。”即使是某些尊崇佛教的漢人政權也沒有給過 一個異域僧人如此高的待遇。


從西域入塞到建立後趙,羯族石氏政權與西域到底有什麼聯繫

佛圖澄

因為佛教是由西域才傳到中原的,所以後趙政權對佛教也是極為推崇,也是一種“崇胡”的表現。漢人王度想奏請全面禁止信仰佛教,說:“佛是外國之神,非天子諸華所可宜奉”,石虎卻回答:“朕自邊壤,忝當期運,君臨諸夏。至於饗祀,應兼從本俗。佛是戎神,正所應奉 。”石虎的意思很明白,就是佛教就是西域傳來的,我也是從邊疆崛起的,現在統治華夏,就應該信奉佛教。在他的心裡信佛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骨子裡就是“崇胡”的。石勒還好,其繼任者石虎對少數民族文化的保留和喜愛更是變本加厲,技術工藝、服飾飲食等各方面都具有明顯的西域特色。

三、後趙為中原引進了多少植物

從漢武帝派張騫鑿空西域以來,曾經引進了許多種西域植物,如《史記·大宛列傳》中寫道:“俗嗜酒,馬嗜苜蓿,漢使取其實來,於是在天子始種苜蓿、蒲陶肥饒地。及天馬多,外國使來眾,則離宮別館旁盡種蒲萄、苜蓿極望。”漢朝時引進的是苜蓿和蒲萄。在其後的歲月裡從西域回來的使者或者將軍陸續將越來越多的西域植物帶到了中原,如胡豆、胡麻、大蒜、西王母棗、弱枝棗等等。

石虎苑中有西王母棗,冬夏有葉,九月生花,十二月乃熟,三子一尺。又有羊角棗,亦三子一尺。石虎苑中有句鼻桃,重二斤。石虎苑中有安石榴,子大如盂木宛,其味不酸。——《鄴中記》

羯族本就保留著許多西域民族的生活和生產習慣,遷居中原之後難免也要種植西域的植物,就連當時的統治者石虎都熱衷於此道。而為了引進遙遠西域的植物,石虎卻是也是下了血本,修其苑囿,運來好的土壤,並引水灌溉,極力創造出珍貴果樹生長的條件。而且石虎還做了一輛大車,當做眾多引進植物的實驗田,《鄴中記》記載:“虎作車,箱闊一丈,深一丈四,摶掘根面去一丈,合土載之,植之無不生。”取得了良好的結果。


從西域入塞到建立後趙,羯族石氏政權與西域到底有什麼聯繫

後趙地圖

石虎的努力是有效果的,通過他的帶頭努力,以前在中原沒有的植物種植先是在北方得到普及,《太平御覽·襄國記》中寫道:“龍崗縣有好石榴”。原產於西域的石榴在當時的後趙都城周邊即現在河北地區有了優良品種,並實現規模種植,而且在北魏的洛陽也有了大面積的西王母棗和句鼻桃。

後趙政權不但在引進上下足了功夫,在外來物種的本土化也不能落後。首當其衝的就是把植物名字要改改,去掉“胡”字就成了第一個環節,將“蠶豆”改為了“國豆”、“胡桃”改為“核桃”、“胡麻”改為“芝麻”,“胡荽”改為“芫荽”、“胡餅”改為“燒餅”等。可是現在還有很多植物並沒有把“胡”字去掉,如胡蘿蔔、胡椒等等,這是因為有個別植物是後世才引進的,也有可能是已經引進的植物還沒作為蔬菜或者調料,不夠有名,所以也就沒能在官方層面改名。

四、結語


從西域入塞到建立後趙,羯族石氏政權與西域到底有什麼聯繫

石勒

被經常貶黜之極的後趙建立者石勒雖然有很多矛盾的地方,但是他確實給中華大地上也留下了財富,我還認為他是一個愛國者。為何這麼說呢?為了生存而推翻腐朽的西晉王朝就是愛國主義行為,而消滅北方殘餘勢力並統一北方是愛國壯舉,在執政後的興利除弊、安國利民是心懷愛國主義的執政之舉。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