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家小微融資縮影:八成認為貸款容易了,絕大部分扶一把就能活

15萬家小微融資縮影:八成認為貸款容易了,絕大部分扶一把就能活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涵臨近兩會,小微企業的生存情況越來越為各界關切。

5月8日,全國工商聯對全國超過15萬家小微企業及個體戶調研後發佈樣本量最大的《2019-2020小微融資狀況報告》顯示,疫後小微企業及個體戶的資金需求突出,但絕大部分扶一把就能活;40.5%有資金需求的長尾小微經營者在通過互聯網銀行融資自救;超過八成(82.3%)的微型企業和個人經營者認為,貸款可得率明顯提升,現在貸款相比三年前更容易。

疫情後小微企業負債率攀升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黨組成員李兆前在報告會上表示,小微企業是這次疫情衝擊的重災區。資金壓力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突出,小微企業普通規模小、盈利水平低、抵抗風險能力弱,對資金和成本的壓力非常敏感。疫情發生以來,小微企業流動性緊張,尤其是租金、人工、利息和社保等方面的現金支付壓力更加突出。“而從全國工商聯的調查,一季度小微企業資金缺口率和負債率,無論是環比還是同比都比去年有提升。在疫情發生之前,受經營模式限制,小微企業的負債水平是遠遠低於大中型企業的,疫情發生之後小微企業的負債率明顯上升,現在已經接近於大型企業負債水平。”

連日來,組合政策將更多“活水”引向小微企業,包括定向降準,豐富MLF或SLF等工具品種,進一步加強MLF或SLF工具在支持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方面的專項性,提高小微企業融資不良率、容忍度、低期貸款,批准設立民營銀行和互聯網銀行等。疫情發生以來,中央明確要求把資金用到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上,引導市場利率下行,降低融資成本,提高中小企業生存和發展能力。上述新出臺的金融支持政策,切中了小微企業的融資痛點,為企業客服疫情影響,減少損失提供支持。

調研發現,與其他產業一樣,小店經濟整體也受到疫情衝擊,20.5%小微企業及個體戶面臨現金流危機,但有融資需求的小店中,73.7%的需求在50萬以下,96%在100萬以下,只要給予一點支持,就能邁過難關。

目前全國有2000多萬家小微企業另外還有8000多萬個個體工商戶,從業人員超過2億人,吸納的新增就業超過70%,保住群體龐大的小微企業及個體戶相當於保住就業和民生。此前,全國工商聯與網商銀行發起“無接觸貸款助微計劃”,100多家銀行響應,一個月裡已為超過800萬戶小微企業、個體戶和農戶發放貸款。

融資自救:1元利息產2元利潤

記者從調研報告中瞭解到,共回收有效問卷15萬份中東南沿海地區的樣本佔比超過了50%,華中佔比15.76%。在規模上小型企業佔比28.4%,微型企業和個體經營者佔比71.6%,在行業上從微型企業和個體工經營者中僅服務業佔比超過70%。

調研數據顯示,70%獲得貸款的微型企業和個體經營者認為,“無接觸貸款”有效促進了經營回暖——小微經營者每支付1塊錢的利息,能產生約2.23塊錢利潤。超過八成(82.3%)的微型企業和個人經營者認為,貸款可得率明顯提升,現在貸款相比三年前更容易。

全國工商聯研究室副主任塗文介紹另外一個顯著的特點是,2019年小微經營者可獲得的融資渠道更加多樣,融資場景更加豐富,在頭部小微中有三分之一的使用過三種及以上的融資渠道,其中排名最高的三項分別是8%的使用過傳統銀行經營性貸款,33.8%使用過傳統銀行個人消費貸或信用卡,還有30%是使用親朋好友借款,但是在常規小微中,也有將近三成企業使用過兩種融資渠道,有18.7%的使用過三種以上的融資渠道。

“說實話讓大銀行去幫小微企業是不現實的,實際執行上各種技術問題,落實不下去,小微企業感受不到政策的溫暖。疫情後明確找到了給小微企業融資的方法,就是金融科技。推進金融科技在小微企業融資問題上的應用,大力推進科技公司跟各類公司體制上的結合是一種手段。”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社科院學部委員李揚提到金融科技解決融資問題的一大助力。

這一點在報告中體現出來的是,數字金融間接加速了小店的數字化轉型。根據數據顯示,16.6%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者在疫後轉型線上化運營,12.8%使用了遠程辦公。這讓他們對於未來更有底氣。95.0%有貸款額度支撐的小店經營者,對疫情平穩後的未來發展有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