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區文明起源的考古呈現

  2001年到2016年實施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秉持“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理念,探討各地區文明起源和形成過程,以及以中原地區為核心的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過程,進而探討導致這一過程的原因、機制及特質。其中,中原地區的文明化進程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最重要課題。

  黃河中游地區大約在距今一萬年以前進入新石器時代。李家溝等遺址出土了距今約一萬年以前的陶器和磨製石器,表明已開始少量的粟和黍或稻的栽培,但狩獵和採集仍是主要食物來源。距今8000年左右的裴李崗文化早期,農業獲得初步發展。河南舞陽賈湖遺址發現的8000多年前村落和公共墓地,出土了一定數量的炭化稻。少數墓葬隨葬七孔骨笛,這是目前世界上所見年代最早的笛子,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賈湖遺址部分墓葬出土數個龜殼,一些龜甲底部的刻劃符號與商代甲骨文“目”的象形字形態相似,不排除兩者之間具有某種內在聯繫的可能性。

中原地區文明起源的考古呈現

  文明起源是指史前社會向文明社會過渡的階段。最突出特徵是社會出現較明顯的分化,即在生產發展的基礎上,出現貧富貴賤分化,少部分人脫離勞動,開始向權貴階層轉化,從平等的社會向階層化的社會和國家邁進。因此,社會沒有出現明顯的分化,就談不上文明起源;沒有出現國家,就談不上文明。

  中原地區新石器時代早中期,處在文明起源的前夜。賈湖遺址村落和公共墓地中沒有出現明顯的社會分化跡象,還沒有發展到文明起源階段,但為文明起源奠定了基礎。中原地區在距今7000—5000年間分佈著仰韶文化。該文化半坡期(距今6500—6000年)以西安半坡和臨潼姜寨遺址為代表。仰韶文化半坡遺址和姜寨遺址時期沒有貧富貴賤分化的跡象。因此,該地區文明起源尚未到來。

  仰韶文化廟底溝期(距今6000—5500年),河南西部三門峽市靈寶的鑄鼎原遺址群出現數處大中型聚落遺址。它們和很多小型遺址密集分佈,形成聚落群。

  在對該遺址群中規模最大的遺址之一西坡遺址發掘中發現,遺址南北兩側有很寬的自然河道,並被壕溝圍繞,防禦色彩濃厚。遺址中心區為廣場,廣場附近有數座大型房址,可能是權貴階層的居所和集團舉行重要儀式的場所。壕溝外側發現了公共墓地。一般社會成員墓葬面積只有一平方米左右。大型墓葬面積達六七平方米,且隨葬製作較為精緻的武器玉鉞,墓葬腳端有十幾件陶器。墓主可能是軍事首領,具有較高地位。這是迄今為止中原地區發現最早出現明顯社會分化的遺址,說明當時的社會已開始出現明顯的階層分化。

  距今5500年以前,河南中部鄭州地區西半部出現數個大型聚落。近年發現的鞏義雙槐樹遺址(距今5300年左右),是迄今黃河中游地區發現的同時期規模最大的聚落遺址,也是河南中部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遺址,這裡應是當時中原地區的政治中心。

  雙槐樹遺址及周圍同時期的青臺、汪溝等遺址由三重環壕圍繞,公共墓地也在環壕圍繞的範圍內。遺址中心區域有東西成排、南北成列分佈的大型建築群。這種前後遞進、左右對稱的建築佈局最早出現在雙槐樹遺址時期,開啟了中國古代宮殿建築佈局的先河。遺址中發現九個陶罐擺放成北斗星的形狀,還發現一頭首向南並朝門道的完整麋鹿和一頭野豬的遺骨,位置在北斗九星上端、北極附近,也見於青臺遺址。這說明當時人們應已掌握北斗星運行軌跡乃至與季節變換的關係,或許已出現北斗信仰。遺址出土了一件用獸牙製成的蠶形飾品,仰韶文化遺址中多次出土蠶繭,說明當時黃河中游地區已從事養蠶繅絲。

  最近在遺址以南發現另一處同時期規模最大的高等級建築基址,反映了當時中原地區社會分化嚴重,出現權貴階層。距今5300年前的黃河中游地區很可能是全國範圍內社會分化最明顯、文明化進程較快的地區之一。

  彩陶最初在距今約7000年前的陝西、山西、河南交界區被發現。距今6500年前的仰韶文化半坡期,中原地區流行“彩陶”。彩陶花紋流行以魚紋和簡化為直線三角紋為主的幾何紋為母題。到距今6000—5500年的仰韶文化廟底溝期,彩陶紋飾發生顯著變化,魚紋系統逐漸退出,代之以鳥紋與以圓點和弧線三角(鳥紋或花的圖案的變體)的花紋。

  大約距今5800年前後開始,中原地區逐漸向周圍地區施加影響,且範圍逐漸擴大,到距今約5300年前後達到高峰。其影響所及北到河套地區,南達長江流域,西至甘青地區,東抵黃河下游。有學者認為,這是“文化上的中國”的雛形。我認為,也可以說是最早中國的萌芽。這一時期正是中原地區以雙槐樹遺址為中心的河洛古國時代。這一影響發生的中心區域——黃河中游地區和發生的時代——距今5500—5300年期間,都與文獻記載的炎黃集團活動區域和年代恰相吻合,當非偶然。

  仰韶文化向周圍地區施以強烈影響的時期,也恰好是中華大地各區域文明起源、形成的重要時期。黃河上中下游、長江上中下游和遼河流域都經歷著社會分化逐漸加劇,向文明社會邁進的過程。各區域文明既獨自起源、各自發展,又相互交流、相互借鑑,逐漸形成了一些共性特質。如以農為本,重視農桑;從以玉為美,到以玉顯貴;神性動物龍的發明和膜拜;重視血緣,尊崇祖先;講究禮儀,強調秩序;崇尚和合,和而不同等,這些都成為後來中華文明的基因。中原地區文明起源、形成與早期發展的過程,也是兼收幷蓄、包容吸納,保持活力,不斷創新的過程。這也是中原地區得以成為中華文明核心地區、中原文化得以成為中華文化主根和主脈的重要原因。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王巍

歡迎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眾號 cssn_cn,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