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緯張穎:頭部的時代,求變或死

經緯張穎:頭部的時代,求變或死

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是2019年初混沌大學首發,在中美關係持續惡化和在疫情後的這個時間點上,混沌覺得很多觀點依然適用於現在,昨天又重新分享了一次。

彼時,世界面對的是中美經濟博弈的常態化、人口紅利消失、金融系統波動等問題。然而,“危”的另一面從來都是“機”,張穎當時指出了很多行業蘊藏的機遇,包括那些看似寒冬一樣冰冷的行業,他認為“就看你能不能在別人放棄、別人失敗、別人關門的情況下,繼續堅持,然後把某一點給打透,耐心地去把它做好。”

雖然只隔了短短一年半時間,但世界發生了很大變化。以張穎的行事風格,既然要重發,就借這個機會略微延展一下,通過經緯和他個人觀察到的新現象,陳述一些新思考與建議,供大家參考:


張穎2020年的一些新思考:

經緯張穎.mp33:13

來自經緯創投


求變或“死”


當下,我們觀察到最直觀的變化,是經緯涉及到的所有行業的優秀公司都在“求變”,大家看到無論是中美關係惡化還是疫情,暴風雨已來臨。在這個階段,為生存,為發展,求變成為了優秀創始人必須去做的事情,它要求創始人去思考如何動用科技手段去優化你的模式,提升效率,改善現金流,更好的線上線下融合,更創新的營銷手段,持續的團隊迭代,更好地平衡長期發展和短期業績的衝突點,這些都要求大家系統性地去思考和搭建。如果能結合好各種科技手段升級模式,去抵擋未來中美關係的惡化、知識產權的競爭、疫情在全球持續延展而帶來的衝擊,就一定能產生原本想象不到的新機會和更高的市場空間。未來在各個行業求變成功的優質公司,一定能在之前的業務基礎上、估值上、收入規模上,放大很多倍,與那些沒有求變或是沒有能力求變的公司相比,會有更明顯的兩極分化。


鮮明的立場與取捨


在中美關係惡化的大背景下,今天的創始人已經不能再腳踏兩條船,想從兩邊市場都得到好處。今天創始人需要在很多關鍵點上有更清晰的立場,在打法、市場選擇、團隊組建、技術儲備、數據化而帶來的隱患、拿哪一類資本、最終去哪裡上市上,都要求創始人有非常鮮明的立場和取捨,再通過持續執行力來證明自己。我一直覺得真正的戰略都是從戰壕和硝煙中琢磨出來的,通過實戰,把過去那些看上去沒有直接聯繫的點,慢慢悟透打通,逐步讓中長期戰略清晰化,在此基礎上通過持續的執行,和大方向堅定不移的聚焦,去追求持續的贏。


頭部的時代


從一個更細的維度來說,這兩年我們看到的是所有行業兩極分化越來越明顯,頭部效應越來越厲害,疫情大大加速了這一點,現在各個細分領域裡第一名的體量,可能比第二名、第三名加起來的總和還要高,距離也還在拉大。以投資行業舉例,早期投資真正最頭部的競爭也就10-12家,但未來這十幾家機構能獲得90%以上這個行業的綜合收益,現在已經不是“2-8定律”,而是非常明顯的“1-9定律”。


我是不是頭部?每一位創始人都要從理性和感性兩個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一方面要通過理性的數據和誠實的比較來分析,另一方面要通過感性維度,比如團隊迭代、自己的成長、打法策略來思考。如果是頭部,怎麼保持這種競爭力,繼續拉開與第二名的距離?如果不是,我怎麼調整方向變成頭部?大家要知道,正確的變革一定是非常激烈和刻骨銘心的。但如果你能變成頭部,又能保持持續的執行力,這兩個元素加起來隨著時間的遷移,就會變成非常可怕的組合,讓你達到你意想不到的高度。


創業不等於盲目的All in


雖然我們接觸了很多頭部的公司,看到的都是變革、提升和機會,但不可否認,大量公司都受到了疫情和中美關係惡化的影響,因此陷入泥沼。從個人的角度,對於混沌這個精準的創始人群體,我有一個個人的提醒,每個人都應該設定一個安全的財務底線,比如房、車、日常生活和未來家庭教育所需的資金,每個人的金額不一樣,但需要嚴謹地想清楚,儘量把這筆錢放在一邊,這是一張能讓一個人在創業道路上安心奔跑的安全網。創業不等於盲目的All in,更多的是在多個維度上達到適合自己的平衡,並建立長效的學習、覆盤和迭代。我堅信在沒有太多家庭和生活的後顧之憂下,剩下所有的錢和精力都可以聚焦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在中國這個成熟穩定的國度,且擁有大量洶湧澎拜創業機會的大市場裡,大家更可以去大刀闊斧地創造奇蹟。


我們這批人最終追求的都是事業上的卓越,心中的夢想,既然如此我送給自己和大家一句話:This is your calling。


以下是混沌的舊文,我們也根據今年的形勢重新進行了梳理和總結,選取了一些在當下仍然適用的建議,Enjoy:

授課老師丨張穎

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夥人

*本文為2019年1月授課內容,出自課程《經濟轉型期創始人如何破局》


1

新經濟的危險之處

1. 中美經濟博弈常態化

中美貿易摩擦、中美在科技領域的爭奪、中國與西方的經濟體質差異、中美經濟博弈常態化……這種大國之間競合的常態化,將持續存在。國外的各種壓力,會迫使中國真正地練身體,變得更強大。

2. 人口紅利消退與供給結構的不合理

To B 的生意以及企業服務、軟件等新技術的提升,核心動力來自於人口紅利的消失和供給結構的不合理。

先說人力成本。經緯內部很認真地看過一個比例,就是人力成本/電腦。以前一線城市的人平均工資2500元,電腦4000元;現在剛好反過來,人力成本4000元,2000-2500元就可以買個筆記本電腦。企業主是否用企業服務SaaS,背後很大的一個驅動力就是成本。

2012年之前,大家的增長模式很簡單,拉貸款、擴產能,但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其實是經濟系統化的產能過剩,現在再去擴產能就是找死,所以只能逼著向效率要效益要利潤,追求高質量增長,這在各個行業的趨勢都非常明顯。


3. 資金向頭部公司集中

想要融資,創始人要證明自己有潛質成為行業巨頭,也要有充足的證據來證明公司具備相應的能力。因此,我給經緯系的CEO們的建議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想辦法變成行業的頭部。


如果你不是頭部,那你能做什麼?是提升你運營的效率,先活下來,還是努力去尋找一些被收購或者被整合的機會,這是每一個創始人必須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2

新經濟中蘊藏的機遇


1. 消費人群變化

中國每個細分消費市場都很大,核心原因是人口眾多,各個圈層都在成長,人口紅利釋放了巨大消費動力和紅利。


新的消費力量不可忽視的。我們所投的一家交易平臺公司Nice,2018年7月開始嘗試做潮鞋的交易,單月交易量就達到幾個億。很多投資人根本就無法理解,想都想不到還有這樣的市場存在,這是非常可怕的。


2. 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消費升級

大家都在說消費降級,但其實我看到的恰恰是三四五線城市正在消費升級。我去過很多窮的地方,在那裡,你隨時隨地都能感覺到一個人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更好的車,更好的房子,更好的品牌,更好的衣著,更好的消費,更好的體驗,更好地看世界。

所以,我們只聚焦中國,看好中國。


3. 產業互聯網/醫療/教育需求

我們自2014年開始就從聚焦移動互聯網而轉型,在其他領域大張旗鼓,但靜悄悄地佈局。我們在企業服務和SaaS投了50-60家公司。

在教育行業,有猿輔導、VIPKID、尚德、百詞斬、考蟲、輕課,我們絕對是中國教育領域投資的前3名。

在醫療行業,我們聚焦新藥研發、基因治療,以及有技術壁壘的生物醫藥科學。我們相信,總有一天,醫療投資團隊能成就經緯的下一波回報。

4. 精細化運營

經營一個企業,會有很多細微的點,當你把每一個點都做到比別人好,同時又能堅持很長一段時間,再把幾個重要的點給連接好,打通之後,你會發現,在兩三年之內,別人同你的差距就是十萬八千里,他們再也追不上。

5. 高科技壁壘行業機會

世界歷史證明,“製造業高級化”是大國升級的唯一路徑,只有它能同時滿足經濟增長、結構性去槓桿和擴大內需三大目標。我們看到5G、商業航天、生物技術、芯片、物聯網、無人駕駛、人工智能……這些領域孕育的新機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閃耀著現實的光芒。


中國的高端製造,特別是有技術和科技壁壘的高端製造,我覺得提速會非常迅猛,會讓很多國家吃驚。

我們現在在這方面投入非常大,看到很多有技術壁壘的創新,從第一天開始就有技術團隊去豪賭它們,之後輔助它們成長,幫助其找到商業上的合作伙伴。

6. 創業者修煉內功的好機會

今天,像寒冬一樣冷的行業,我覺得裡面都還有巨大的機會,就看你能不能在別人放棄、別人失敗、別人關門的情況下,繼續堅持,然後把某一點給打透,耐心地去把它做好。

創業者的基數有可能越來越少,但我覺得這是對的,不是每個人都應該創業。可能在今天這個時間點,很多人會冷靜下來去思考,意識到我不適合創業,我現在也融不到錢,但是我能加入一個公司變成高管,能輔助創始人成長,同時也成就自己,也能賺很多錢,也能對家庭、公司負責,為什麼要每個人都去創業呢?

所以,這段時間能讓本身就應該去創業、義無反顧的人更加堅決,用更多的時間,練內功;另外很多不適合創業的人,去找到更適合他們的方向和角度去發揮自己。


3

經濟轉型期創始人如何破局

未來10年,合格的創始人該是什麼樣子的?

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是,你們自己要想清楚,要對自己瞭解,要對自己誠實。夜深人靜,找一個獨處的環境,面對一個鏡子或者是面對一張紙,你問問自己,我是不是做老大的料?我是不是能獨立創業?我是不是能在To B的領域裡面能發展,並且能做到頭部的公司?我如果不是,我應該做什麼?我應該擅長做什麼?我適合做什麼?……

1. 培養綜合能力

未來的創業,對一個創始人的全面性要求會更高。你要比以前更會運營,更會說,更懂融資、品牌、團隊,更會高效地用錢,在用戶擴張和收入之間找到長期平衡。


因為短中期越來越難融錢,哪怕是在大趨勢看好的行業,競爭也會更加殘酷。雖然你有可能做到一定高度,巨頭的競爭會小一點,但會面臨各種各樣其他的問題。

之前被忽略的基本功要重新被重視,要看真正的商業邏輯是否成立,而不是用龐大的資金,去養用戶的緩慢增長,然後N多年看不到結果的一個商業模式。

2. 一定要“做重”

只有做重,才能抗擊巨頭的殺入。模式如果太輕了,護城河就不夠深、不夠寬,很容易被別人異軍突起,然後超越。

3. 自強則萬強

只有自己強了,才有後面一切的順利,跟一切的強大。

4. 平衡好工作與生活

經緯是我職場上、人生中最重要的平臺,但我也喜歡紀錄片,喜歡越野摩托車,喜歡看世界,我還有很多其他的事情想去實現。

就好像2019年1月11日上映的紀實電影《燃點》,經緯和我參與了紀錄的過程。創業是永不停息的人間戰場,我們認為這是一件極其有意義的事,這個時代可以被紀錄下來,也值得被紀錄,特別是在當下。

2017年3月,我把本來是在市場小組孵化的、一個每年帶CEO出去交流的事情獨立出來,做了一家公司——經緯出行。核心的模式就是,通過新經濟領域裡優秀創始人的高端出行,放大漏斗,認識更多的CEO。等這個量放到一定程度,我們會有自己的社群和生態,最終延展出一些商業的“撮和”以及一些跟投的可能性。


把高端出行、社群生態、商業延展等三項打通,形成一個三角型的商業模式,在今天,這是一個完全的藍海。

這件事本質上蠻重要的。現在一個創業者或者職場高管,工作壓力和環境都不叫惡劣,而是越來越極端,是需要一些東西去解壓的。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寬鬆一下自己的心態,安撫一下這種焦慮,然後充電,回來再去發力。

每個人都應該找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只有這樣子,創業這條路才能走得更穩、更遠。

5. 永不妥協,兇悍執行


為什麼我能走到現在的樣子?其實最重要的就是腳踏實地,同時站高望遠。

所以,請永遠都不要向任何的內外部困難、或力量、或限制去妥協,不要輕易地說No,因為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是正確的角度,放開腦洞地去思考,再加上兇悍地執行,就能將不可能變成可能。


經緯張穎:頭部的時代,求變或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