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药方治膝骨关节炎疗效好

甘姜苓术汤即肾着汤,在中医经典《金匮要略》中用来治疗肾着之病,但由于组方药物的特殊性,临床实际应用可有更广范围。临床研究将本方用于膝骨关节炎的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病因病机


本病属中医“痹证”范畴,与“骨痹”“鹤膝风”较为接近。《黄帝内经》最早并系统地阐述“痹病”病因病机,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闭阻经络,气血不行而成为痹。


这个中药方治膝骨关节炎疗效好


病案举例


例1:某男,57岁。因双膝关节肿痛全身肌肉疼痛求治,兼见手足发凉,畏寒怕冷,大汗出,大便溏薄且频数,性功能减退,舌淡红,苔白腻,脉沉细。中医诊断为痹证,辨为阳虚不温,寒湿痹阻证。治宜温阳散寒,益气固表,处方:白术24克,干姜、茯苓、清半夏各12克,黄芪、生晒参各10克,防己、制川乌、炙甘草各6克。水煎分3次温服,每日1剂,共6剂。治疗3个月,诸症悉除。


例2:某女,32岁。双膝关节冷痛,活动受限,屈伸时则疼痛加剧,遇凉痛甚,得温痛减,脉沉迟。中医诊断为痹症,辨证属寒凝经络,痹阻关节。治宜温经散寒除湿。处方:干姜、茯苓各12克,独活、桑寄生各10克,白术、炙甘草各8克,桂枝6克。水煎分3次温服,每日1剂。服药前或后服3毫升白酒,共服药8剂。同时配合艾灸治疗,艾灸7次,诸症悉除。随访12年无任何不适感觉。


例3:某男,35岁。左膝关节肿大,重着疲楚难耐,按之柔软,如有积液,左腿屈伸不利,大便时溏,小便频数,舌淡,苔白腻,脉沉细。中医诊断为鹤膝风,治宜温经散寒除湿。处方:牛膝30克,茯苓、白术各20克,干姜15克,甘草10克。另给予七香散(即山奈、乳香、白芷、丁香、甘松、肉桂、木香各等份,研成粉)用酒调成糊状贴敷患处。5剂后,肿痛减,左腿屈伸好转,二便调,脉梢有力,前方加鸡血藤30克,连服10剂,诸症悉除。又服10剂后,随访1年未发。


这个中药方治膝骨关节炎疗效好


体会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据现代流行病学和病因学报道,长期从事反复使用某些关节的活动等会增高骨关节炎的发病率。揭示了膝骨关节炎的成因与“骨痹”“风湿”等关节痹痛在病因上有相互关联性。辨证适应此方的骨关节炎患者不仅身有寒湿,而且也有阳气不足之象,阳虚则肌表不固,而表现出腰以下冷痛,关节冷痛,得寒则甚,得温则轻,四肢沉重,下肢无力,形寒肢冷,口淡不渴,尿频便溏,舌淡胖嫩,苔白滑,脉沉弦无力等症状。所以用本方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关键就是在健脾化湿的基础上,加入善于温阳祛邪的干姜、白术。


骨关节炎的好发部位多在膝、髋、足等关节处,以腰部以下关节居多,疼痛是其比较明显的症状表现。甘姜苓术汤的所主治“腰以下冷痛”的病变证机是阳气不足,寒湿侵袭,凝于经络肌肉,滞留关节,不通则痛。方中重用甘草,是取其有缓急止痛之效,此用法还可见于用甘草附子汤治疗痛风、寒湿脚气、风湿疼痛,也是取甘草缓急止痛之意。综上,甘姜苓术汤能起到通痹止痛的作用,可治疗下肢为主的骨关节炎,其方立意和平,药物直达病所。骨痹之病辨属下焦寒湿痹轻证者效果立竿见影,若为寒重可加制附子、制川乌、桂枝、天南星、威灵仙;湿重可加薏苡仁、宣木瓜、桑寄生;有热者可加黄柏、生地等。

这个中药方治膝骨关节炎疗效好

来源 / 《医药星期三》

图片 / 网络

编辑 / 彭海波 朱德珍 曹琤媛


这个中药方治膝骨关节炎疗效好


“健康杏林”是《医药星期三》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医药星期三》以中医药治疗为特色,刊发医药保健、健康养生知识为主的专业保健科普报。本报全国邮发,邮发代号47-6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