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貧民窟面對疫情的“生存挑戰”

非洲貧民窟面對疫情的“生存挑戰”

非洲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非洲疾控中心)負責人警告說,冠狀病毒“對我們大陸構成生存威脅”。過去危機的證據表明,並非每個人都受到同樣的影響;最脆弱的人總是遭受最嚴重的痛苦。這一威脅將對居住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快速發展的城市中的數千個密集的非正規住區或貧民窟中的5300萬人造成最嚴重的打擊。

由於貧窮和規劃不善的結合,貧民窟的風險特別高。

貧窮導致更少的選擇——你是把錢花在食物還是醫藥上?–--幾乎沒有安全網。規劃不善,如果有的話,已經導致數百萬人生活在基本上被忽視的過度擁擠的定居點。他們的房子是用廢料建造的,很少或沒有自來水、電、垃圾處理或衛生設施。

當一個定居點能為20000人提供380個廁所時,“社會距離”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使在大流行爆發之前,這些地方也會侵蝕居民的健康,導致包括呼吸道疾病在內的疾病不斷惡化。


非洲貧民窟面對疫情的“生存挑戰”

聯合國呼籲富裕國家為非洲提供更多資金。但是除了中國可以滿世界的輸送防疫物質外,歐美各國自己也在應對這場危機,不太可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其他地方。

這使得非洲急需資源。例如,擁有近500萬人口的中非共和國只有三個呼吸機。

致命危機的歷史

可悲的是,非洲對危機,包括流行病並不陌生。2014年,埃博拉病毒席捲西非,造成11000多人死亡。

從這次經歷中吸取了教訓。一個是謠言和錯誤信息的力量,特別是在密集的城市社區。例如,據說埃博拉病毒總是致命的。這一說法引起恐慌,導致家庭藏匿患病親屬,導致報告病例減少。

自2014年以來,社交媒體的使用激增,增加了這一風險。

2018年,剛果民主共和國(DRC)錄得40年來第十次埃博拉疫情。此次疫情影響了該地區首府戈馬,這座城市對危機並不陌生,經歷了災難、衝突和大量難民湧入。

1994年,數十萬逃離盧旺達種族滅絕的人來到戈馬。隨後發生了一場霍亂疫情,造成近1.2萬人死亡。戈馬經歷了多年的內戰(與該國其他地區一樣)和2002年的火山爆發。

現在,這個城市正面臨著冠狀病毒的威脅,它在3月份記錄了第一例病例。《洛杉磯時報》最近的一篇文章指出,儘管戈馬市長期資源不足,但戈馬市近期的經驗可能有助於該市抗擊冠狀病毒:

由於埃博拉危機,該市到處都是檢查站,每個人都要接受溫度檢查——用手持式紅外溫度計進行檢查——並要求他們在氯化水站洗手後才能通過。

一個測試實驗室也正在建設中。

這是有意義的,但這些措施可能對貧民窟的影響有限。

非洲貧民窟面對疫情的“生存挑戰”

忽略災難預測

十年前,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一份公報提請人們注意2009年的一項研究,該研究警告非洲的城市化“對某些脆弱人口來說是一種健康危害……(這)有可能造成人道主義災難”。

在過去11年中,非洲城市化程度大大提高。它的貧民窟以驚人的速度發展。預計到2050年,非洲人口將增加一倍,目前為11億人,其中80%將增加到城市,特別是貧民窟。

冠狀病毒對生命和經濟影響的風險有可能超過以往的危機,它有可能以最本質的方式揭露非洲城市化的管理不善和忽視。最脆弱的人會像往常一樣付出最高的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