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諜》:婚姻背叛與舞蹈表演的背後,是尋找愛與生命的意義

《間諜》:婚姻背叛與舞蹈表演的背後,是尋找愛與生命的意義

保羅·柯艾略

讀過《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這部小說的朋友,對保羅·柯艾略都會有些瞭解。他也因這部小說成為舉世聞名的作家,他的作品主題都是關於生命和人生的——《牧羊少年》寫夢,《維羅妮卡》寫成長,《彼德拉河》寫愛。

保羅·柯艾略的作品風格是以描寫生活細節為主,蘊含著哲學的意味,他擅長用巧妙的語言或童話故事給讀者提供看世界的不同角度。但是在2016年,他完全不同於往日的風格,創作了一部顛覆性的小說《間諜》,這是根據真實的事件改編的一部小說,主題寫自由。這部小說被翻譯成53種語言,暢銷全球。

為了完成這部小說,他參考了1999年公佈的英國情報機構撰寫的瑪塔·哈莉檔案,故事真實可信。只是,他以文學的手筆,塑造了一個動盪時期下的女性,尋找“真正的生活”的故事。

小說的主人公瑪塔·哈莉,出生在荷蘭一個沒落的富人家庭,為了婚姻遠赴天涯,為了自由又奔走異國他鄉。後來改名易姓,成為風靡歐洲的舞女,也是一戰動盪時期人們眼中的間諜。她渴望做一個自由的女人,輾轉於德國、法國、荷蘭。當她意識到自己生命關乎幾個國家的命運時,她想幫法國,卻被故意陷害。最後,她被法國判為間諜,並被處以死刑。

故事看似很簡單,但瑪塔·哈莉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卻蘊含著很多人生哲理。而更巧妙的是瑪塔·哈莉人生經歷中,還透漏著保羅·柯艾略的“叛逆”思想。

保羅·柯艾略說,“叛逆是一束神聖的火焰,如果人們不懂得拒絕,只是一味接受,那麼世界就不會發展。”在《間諜》這部小說中,這種“叛逆”的思想,也喚醒了女性追求靈魂自由,尋找生命的意義。

《間諜》:婚姻背叛與舞蹈表演的背後,是尋找愛與生命的意義

01、背叛丈夫,遠走異國他鄉——一種對束縛的逃離

瑪塔·哈莉小時候因家庭遭遇不幸,被父母送到另一座城市讀書,學習舞蹈和馬術。她16歲被校長侵犯,因心裡害怕卻不敢告訴任何人。小小的年紀還不懂什麼是愛,心裡已經留下了陰影。她把性當成一件機械的事情,與愛無關,自暴自棄,心靈被扭曲,以致後來,人們都罵她是騙子和妓女。

為了逃脫命運,她遠嫁給在印度尼西亞服役的魯道夫軍官。魯道夫對她來說,像救星一樣,但沒想到的是,她不僅沒過上想要的幸福生活,還是成了悲慘命運的開始。

但是,婚後,魯道夫像個病態怪物一樣缺乏安全感,經常羞辱、強迫、毆打她。瑪格麗莎雖然過著貴族士的生活,但身在天堂,心在地獄。

有一天,軍營的指揮官邀請軍官和太太們去欣賞一場當地舞蹈。安德烈亞斯的妻子現場自殺了,並跟瑪塔·哈莉說,“我這樣做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所有看似自由,實則卻生活在枷鎖中的女人。”

“為了這份愛,我竭盡全力去鬥爭,時至今日,我已經精疲力竭。壓在我心裡的那塊石頭如今已變成前進巨石,我再也承受不了。我那顆微弱跳動著的心告訴我,今世之後還有來生,在那裡我將不必在乞求一個男人的陪伴,好填滿那空虛的日日夜夜。”

安德烈亞斯的妻子用結束生命的方式,來擺脫困在當時女性身上的枷鎖,用死亡來換女性靈魂的自由。她的死讓瑪塔·哈莉瞬間醒了:女人不應該過這種按班就部的生活,從出生到學習,不是為了嫁人。她決定擺脫社會對女性的禁錮,做些有意義的事。

瑪塔·哈莉回家後收拾行李,便離開了丈夫。

你無法對抗黑暗。你只有點亮自己,黑暗自會消失。消滅黑暗的方法,不是自己變得比它更黑暗,更可怕,而是點亮光,有了光,黑暗就消失了。

有時候,逃離並非背叛,而是對人生基本自由的追求。瑪塔·哈莉選擇離開丈夫,並非背叛,而是用真正的行動,點亮了自己的反抗之路。這世上的人,凡是不能對自己的人生基本的自由做鬥爭的,那這人已經相當於死了。瑪塔·哈莉,是為了追求自己的“活”,一種有基本自由的活,一種心不受折磨的活。她是義無反顧的,燃起了叛逆之火,因為她明白,只有先燃燒自己,才能繼續傳遞這愛和自由的火種,照亮別人,喚醒別人。

《間諜》:婚姻背叛與舞蹈表演的背後,是尋找愛與生命的意義

瑪塔·哈莉

02、自由之舞——出生在荷蘭帝國偏遠角落的異國女人,帶來了“虔誠”和“活力”

瑪塔·哈莉去了巴黎,沒有錢,也沒有像樣的衣服,從零開始打拼。

但她反倒覺得是一種輕鬆,心裡是完全的暢快。她知道,現在自己面對的,無非只是生存,生存是從來難不住人類的。她以東方音樂舞蹈家的身份,為三百名觀眾表演舞蹈,他們中有記者、名流和至少兩位大使——分別來自日本和德國。瑪塔·哈莉得到了自己該有的榮耀——各大報紙都刊登著:“這個出生在荷蘭帝國偏遠角落的異國女人,帶來了遙遠國度的‘虔誠’和‘活力’。”

她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經歷這麼多苦,這是她唯一的一次機會。她在舞臺上跳舞,穿的衣服都是一層層紗巾做的,她邊跳舞,邊一層層地扯掉,扯掉第五層,人們都面面相覷,盯著她,看她會脫到什麼程度。

她把英國作家奧斯卡·王爾德的作品《莎樂美》,融入自己的舞蹈。她是蘇美爾神話中的女神,為闖禁地,需要通過七道門,每一道門都有守門人,每次為了過去,她就得脫掉一件衣服。

她扯掉第七層紗巾,又巧妙地將自己與舞臺上的雕像合一,讓人們眼中庸俗的表演變成藝術。從此,她名聲鵲起,正如人們對她的稱讚,“瑪塔·哈莉高挑纖瘦,如野獸般靈動,黑髮盪漾,引人浮想聯翩。”

保羅·柯艾略對瑪塔·哈莉的舞蹈描寫,場景的虛構,也是《間諜》這部小說最經典的地方。在他的筆下,一個卑微的舞女形象,瞬間因藝術而高貴。通過舞蹈表演,扯掉“七層紗”來喚醒那些無數被束縛的女性,這種大膽的露骨表演,也是對現實封閉社會的叛逆,她想擁有一顆自由的心。

這在現在看來,略微有些“不經”和“叛逆”。然而,想象一下她那內心的渴望,便明白,這只不過是一種大膽的選擇而已,其目的,不過是以這種方式,呼喚人們解除身上枷鎖,“朝聖”自由。

這跟作者的經歷略有些關係,保羅·柯艾略的人生也有一段叛逆的經歷。他17歲時,因為超出常規的想法和行為,被父母認為是瘋子,將他送進精神醫院關起來。不管人們眼中的瘋子有多瘋狂,他仍然堅持夢想,最後把這段經歷編寫成了小說《朝聖》。

叛逆多是為了追求自由,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人活著的生命意義又是什麼?這只是一種追問的方式,無關乎道德。瑪塔·哈莉的方式,就是自由之舞。

《間諜》:婚姻背叛與舞蹈表演的背後,是尋找愛與生命的意義

瑪塔·哈莉

03、背叛與靈舞的背後——女性,也可以追求自由 ,明白生命的意義,愛自己,以及愛其他人

瑪塔·哈莉找到一個德國男朋友,但戰爭中濫用的芥子氣讓他雙目失明瞭。她認為這次找到了真愛,她願意花一整夜時間,去照顧他的眼睛和他身上的傷痕,她為了他願意去做任何事。

她懂得了愛,也懂得了生命的意義。一戰時期,德法戰爭爆發,瑪塔·哈莉在上流社會的各種沙龍中穿梭自如,又熟知上流人士的小秘密,她的生命也有了更大的意義,關乎幾個國家的命運。

她假裝為德國效力,實際上想幫法國,她卻被陷害,成為一名雙重間諜。就連她的男朋友也在證人席上說,自己永遠不會愛上一個比他大20歲的女人。她被法國判間諜罪並處以死刑。

曾經,我的母親說:向日葵種子永遠長不成鬱金香。一個人如果試圖否定自己的存在,最終只悲慘地活著,然後死去。所以,愉快地接受你的命運吧,無論它是好是壞。

長大後,花兒就會展示自己的美,贏得所有人的稱讚,最後凋謝,留下自己的種子,讓它們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花兒教給我們,沒有什麼是永恆的,美麗或凋零都不是,因為花兒會長出新的種子。當你感到快樂、痛苦或是悲傷的時候,想想這些吧。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會衰老,死亡,重生。

“我是一個生不逢時的女人,這無法改變。”這是她對自己一生的總結,雖然她的命運很悲慘,但她活著的一生也很有意義。

《間諜》:婚姻背叛與舞蹈表演的背後,是尋找愛與生命的意義

《小巴黎人報》關於瑪塔·哈莉被槍斃的報道

在《夜鶯與玫瑰》的童話故事中,男孩為愛要找一朵紅玫瑰。夜鶯便用自己的胸脯頂住玫瑰花的一根刺來唱歌,唱了整整一夜,用胸脯的血染紅了一朵白玫瑰。夜鶯精疲力盡,雖然它知道將會死去,但它堅信以愛的名義犧牲自己的生命是值得的。夜鶯得到了這朵最漂亮的紅玫瑰,送給了男孩。

巴西最偉大的詩人之一費尼希鄔斯·迪摩賴斯在一首詩中寫道:儘管如此,我們必須歌唱;比任何時候都愈要歌唱。

而瑪塔·哈莉就是那隻夜鶯,用愛來喚醒女性靈魂的自由。愛是生命的意義,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愛可以融化人與人之間的仇恨或隔閡,可以給世界帶來和諧與太平。

《間諜》:婚姻背叛與舞蹈表演的背後,是尋找愛與生命的意義

克魯內律師說:人的精神是自由的,它將幫助我們從這個地獄般。每代人不斷重複同樣的錯誤的輪迴中逃離。人的思維總是保持不變的,但有些東西比它更強大,那便是愛。

愛應該建立在善的基礎上,沒有善的愛是假愛。真正的愛是以善為力量付出愛心,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幸福。

“生活中無完美,也不需要完美。”每個人的一生也都會犯錯,瑪塔·哈莉的一生,雖然由繁華與謊言織就,但我們也不要因為小小的缺陷而全盤否定生命的意義。我們一生尋找的生命的意義,不是我是怎麼活的,而是我怎麼愛的,重要的是我怎樣愛其他人。


推薦閱讀: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喚醒靈魂特質,活出自己的天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