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被特斯拉“割韭菜”的等等,专注电动化20多年的丰田EV来了

担心被特斯拉“割韭菜”的等等,专注电动化20多年的丰田EV来了

如果说现存哪家汽车制造商对汽车电动化技术研发时间最长,商业化普及做得比较好,那么这家公司也许并不是“鲶鱼”特斯拉,而应该是被它搅动到的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

该来的,终于来了。

正如中国有句俗语,好饭不怕晚。

4月20日,丰田汽车宣布,其全球首发丰田品牌纯电动车型C-HR EV与奕泽 E进擎,以及旗下豪华品牌雷克萨斯纯电动车型UX 300e,将于4月下旬陆续在中国市场上市销售。至此,丰田的纯电动汽车(EV),终于在中国落地。

没有谁能忽视一个汽车产业的龙头企业,以及全球性龙头公司的产品战略布局。

笔者认为,如果说现存哪家汽车制造商对汽车电动化技术研发时间最长,商业普及做得比较好,那么这家公司也许并不是“鲶鱼”特斯拉,而应该是被它搅动到的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

担心被特斯拉“割韭菜”的等等,专注电动化20多年的丰田EV来了

担心被特斯拉“割韭菜”的等等,专注电动化20多年的丰田EV来了

这家来自亚洲的汽车制造商在电动化领域已经历超过20年、四代技术的迭代和积淀,全球已销售了1500万辆电动化汽车。在油电混合动力汽车(HEV)领域,HEV几乎可以跟丰田汽车“划等号”。

现在,丰田汽车开始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播种EV的种子,也标志着丰田电动化战略进入新的阶段,而其收获的,可能是丰田全球市场电动化的果实。

“恰逢其时”的介入

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连续数月下滑,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严峻发展形势,今年3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这无疑再次表露出,中国坚决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决心。

随着配套设施如充电桩被纳入“新基建”,未来几年困扰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痛点(如充电设施),将得以缓解。近期,国家电网公布了“新基建”下充电桩的建设规划,拟投资27亿元,建设新增7.8万个充电桩,项目分布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湖南、青海等24个省(市)。

担心被特斯拉“割韭菜”的等等,专注电动化20多年的丰田EV来了

对丰田汽车等认真务实的新能源汽车“实干派”,这无疑是利好。

所以,对于去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笔者认为,这是新能源汽车从政策补贴外部推动,转向技术、产品和品牌内生驱动的新发展阶段。2020年,才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

就在丰田真正介入的同时,特斯拉也在这个时期于中国国产,销量快速攀升;大众、宝马、戴姆勒更是披星戴月,生怕落后。中国本土品牌,吉利、长城、广汽等,也在将新能源板块独立,明显提升战略地位。

只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再将新能源汽车视作攫取补贴的“唐僧肉”,而是真正面向消费者的商品时,这个产业才有希望。所以,丰田的介入,恰逢其时。

丰田的进入,尤其是技术实力和品牌号召力,将把中国EV市场整体技术水平进行一次提升,尤其是车辆安全、电池效率、电池安全,以及轻量化等重点领域,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

此次,丰田汽车带来的两款新能源汽车,分别为在中国合资公司广汽丰田和一汽丰田,基于丰田最新TNGA构架推出的全新车型。通过把电池包设计成车身骨架的一部分,纯电版车型较现有燃油车车身的抗扭刚性提升20%,重心降低14%,加上对悬架的调教,能够强化操控性和舒适性。

另一方面,丰田汽车充分应用通过长年开发HEV所积累的技术及经验,确保了对EV而言最重要的电池安全性,使消费者可以安心安全使用。

伴随丰田汽车在中国市场快速发展,销量业绩增长,其可以通过可控成本和日益健全的配套,逐渐显露自身后发优势。

丰田汽车计划,到2025年在中国推出10款纯电动车型。2017年,该公司提出“到2030年电动化车型销售550万台以上”的目标,并于2019年把此目标提前了5年。其重要原因就是,通过电动化车型推广和普及,在中国构筑全新EV商业模式。

2019年,丰田在中国销量达到162万辆,同比增长9%,今年其目标为172万辆,笔者认为,丰田对实现新目标的信心则来自于产品力的提升,以及EV产品注入活力,成为新的增长点。

电气化布局加速

如今,丰田不断加码电动化事业在中国的落地、发展,以更加开放、协同和共享的姿态完善产业布局。

丰田汽车跟中国重要合资伙伴——一汽集团和广汽集团在新能源、电动化领域的战略合作,也在进一步深化和渗透。

去年9月,丰田与一汽集团、广汽集团分别签订了电动化及智能网联领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除推出中国消费者喜爱的混合动力车、外插充电式混合动力车外,还将致力于推出质优价廉的纯电动车、氢燃料电池车等车型,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共同推动电动汽车在中国的研发和普及。

除这两大同业合作伙伴,2019年,丰田汽车亦努力扩大合作范围,分别与锂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和新能源车企比亚迪确定合作关系,并已与比亚迪在11月签订合资成立纯电动车的研发公司的协议。今年4月2日,双方的合资公司正式成立,计划于5月开业。

引人注意的是,丰田不仅局限于新能源领域的合作,还在衍生产业链进行合作。

今年3月,丰田与中国自动驾驶初创企业Momenta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联合开发丰田的“自动地图生成平台(AMP,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高清地图平台)”,并促进平台在中国实现商业化。

此外,面向未来电动车广泛普及,锂离子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商业化,将成为解决电池稳定供应课题的方案之一。对此,丰田计划同中国本地合作伙伴一起进行锂离子电池回收再利用整体价值链商业化的实证试验,以验证商业化的可行性。

不难发现,通过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积累经验和产品技术,以及成熟的配套产业链,丰田可以迅速在全球其他国家复制。因为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方面,中国是全球汽车产业的高地。

当然,丰田汽车在中国的新能源布局,也将助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

例如,丰田汽车与广汽集团合资公司广汽丰田的全新第四新能源工厂,产能将达到40万辆,将助力我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产业协同发展,完善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的落地,还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产业合作发展平台,构建高端引领、协同发展、特色突出、绿色低碳的开放型、创新型产业体系。届时,依托地缘优势,广汽丰田生产的新能源汽车,还将出口海外。

K线点评:如果觉得担心被某T品牌毫无征兆的“割韭菜”,那么试试丰田E进擎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