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事的人常缺愛,自私的人更幸福

知乎上有一個高贊提問:為什麼小時候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越多?

一位答主的經歷讓我印象深刻。

在他坐長途火車時,一位十一歲的小女孩,令人心疼。

小女孩有兩個弟弟,一個七歲,一個剛會走路。

媽媽在一旁剝石榴,喂七歲的弟弟,她哄著剛會走路的弟弟,看了好一會,才小心翼翼地說:“媽媽,我也想吃。”

媽媽便將剩下的半個石榴扔給她自己剝。

到了晚上,媽媽說:“我累了,去休息一會,你照顧好弟弟。”

小女孩便陪著弟弟玩,直到凌晨一點,列車員被小孩的哭聲吵醒,叫醒他們的媽媽,小女孩才有了時間休息。

這個家裡,十一歲的她更像是一個媽媽。

不禁讓我想起電影《素媛》中的一句話:

“最孤獨的人最親切,受過傷的人總是笑得最燦爛。”

乖巧、懂事,既是他們應對世界的方式,是他們獲得關注和愛的途徑,卻也是一道圍牆,孤獨和無望在他們心底生長。

作者左燈曾反思自己患重度抑鬱症的原因,她說:

我是一個怪胎,這是我對自己最中肯的評價。

曾經有一度,我研究每個人的行為方式和偏好喜惡,只是為了讓所有人都喜歡我。

我對每個人笑意盈盈、曲意逢迎、虛與委蛇,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待人處世的方式。

我想:眾生皆虛偽,我只是選擇了比較體面的虛偽方式。

同時,我堅信,一旦有人沒事找事,致力於闖進我的世界,剖析我的人格,他們會驚呼我的造作,訝異於我深不見底的黑暗,然後毅然決然地離開我。

你看,懂事的人總能把所有人都照顧得很好,唯獨忽略了自己

他們往往善解人意、有求必應,是朋友圈的開心果。

可另一方面,懂事於他們自己而言,卻像是一味慢性毒藥。

懂事的人常缺愛,自私的人更幸福


01

為什麼這麼說呢?

有兩個原因。

第一,凡是被壓抑的,總會捲土重來。

弗洛伊德曾說:“未表達的情緒永遠不會消亡。它們只是被活埋,並將在未來以更加醜陋的方式湧現。”

《三十而已》播出時,陳嶼的冷漠自私被罵慘。

家裡鎖壞了,好幾次鍾曉芹都擰不開,他卻嫌麻煩、懶得動彈。

鍾曉芹深夜聚餐,他寧願在家看魚,也不願意去接一下。

鍾曉芹意外懷孕,他卻說:“孩子是你堅持要生的,咱家沒能力讓你當全職太太,你自己在單位注意點,我可養不起。”

其實,他也沒有那麼不堪。

在家裡,他總在幫鍾曉芹整理亂扔的鞋,幫她撿隨手扔的紙巾。

鍾曉芹懷孕後整天幻想著未來的美好,是陳嶼裝好小夜燈,半夜起床量嬰兒床的尺寸。

離婚時,被問到存款,鍾曉芹一無所知,是陳嶼說出準確的金額,還提出平分自己婚前購買的房子。

他在單親家庭中長大,從小就是家中的“父親”,照顧弟弟,安撫媽媽。

如同鍾曉芹的扮演者毛曉彤所說:

“陳嶼希望給自己找一個避風港,躲避不快樂的童年。”

所以,他才會說:“我結婚就是為了輕鬆省心。”

成熟懂事,是他保護自己的偽裝,他的內心裡有著一個滿是傷痕的小孩。

心中的那個小孩也會累到不想付出,也會期待被照顧一下,讓自己卸下防備,做一次小孩。

那些因懂事而被壓抑的委屈和渴望,讓人在未來總試圖找回來。

表面壓抑,內心渴望,他們跟自己拉扯。

在這種拉扯中,他們卻總傷害那個最珍視的人,破壞自己最珍視的關係。

懂事的人常缺愛,自私的人更幸福


02

第二,人格面具強大,真性自我破碎。

懂事,首先是被塑造出來的。

電影《狗十三》中,李玩本是一個愛玩,有點任性的13歲女孩。

當她心愛的狗丟了,她大哭,四處找狗。

爸媽為了安撫她,找來一隻一模一樣的狗。

她發現真相,卻被爸媽指責是辜負了長輩的好意,被狠揍一頓。

懂事,就是從這時開始的。

她表達了真實的想法,迎來的卻是指責。

於是,她學會了迎合別人的好意。

緊接著,她好不容易考了年級第一,只為爸爸答應她去博物館看展覽的承諾。

展覽沒看成,爸爸臨時變卦,帶她去了生意上的酒局,逼著她喝酒應酬。

她提出了自己的需要,迎來的卻是忽視。

於是,她學會了妥協與虛偽。

她變成一個聽話的孩子,讓爸媽的臉上展露笑容,代價是藏起真實的自己。

懂事的人常缺愛,自私的人更幸福

無處不在的期待和要求,讓我們在自我和現實之間做出讓步,學會帶上人格面具。

在恰當的時刻戴上面具,在獨處或信任的人面前摘下面具,靈活地使用人格面具,一方面幫助人們照顧自己,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適應環境。

怕的是這面具戴上,就不摘下來了。

有的人把面具當作自己,他們隔離自己的情緒。

他們的情緒、想法和行為來自於面具,而不是真實的自己,逐漸成為一個和自身距離極為遙遠的人。

這種狀態也被稱作“自我異化”。

徐凱文在北京大學的心理工作中遇見過太多這樣的學生,他們的共同特點是,不知道自己是誰,覺得自己從來沒來過這個世界,過去的20多年好像都為別人或者,不知道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正如一位專業能力十分優秀的同學,在嘗試自殺未遂後說:

“我原來還站在一塊極其不穩定、隨時有可能四分五裂的小島上,但是至少心裡知道我在什麼地方。現在是已經知道了,自己原來的地方是不對的。它就變成了茫茫大海上漂泊,看不到陸地,時不時感到恐懼。”

這就是“自我異化”最可怕的地方,它讓我們失去的不只是真實的自己,更是一種熱愛並探索世界的生命力。

“懂事”的面具之下,他們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精神內核一點點被侵蝕,如同行屍走肉。

懂事的人常缺愛,自私的人更幸福

03

《少年說》中,一位高一的女生給剛滿2個月的弟弟寫了一封信:

“姐姐希望你可以做一個單純快樂的孩子,可以不那麼懂事,不那麼乖。”


懂事的人常缺愛,自私的人更幸福

為什麼?

因為,她自己就是那個“別人家的好孩子”。

因為懂事,她鼓勵爸媽生二胎,只是因為擔心自己上大學以後爸媽會覺得孤單;

因為懂事,她在住校期間,總是報喜不報憂;

因為懂事,她努力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最好。

心裡要有多累,才希望弟弟不要走上這條“懂事”的道路。

可,與其吞下心裡的苦,祝願別人,不如也給自己留點善意,從此刻開始對自己好一點。

如何改變?

記錄是一個很好的辦法,通過自由的書寫,看看那個真實的自己,察覺自己的情緒和需求。

你也可以試著突破一些期待和要求,任性一點點,不那麼乖一次。

你要知道,“懂事”可以暫時獲得你渴望的關注、認可和愛意。

但,當你帶上面具,然後獲得愛,你的心底永遠會有一個聲音:“這都是假的,他們愛的不是你,而是你扮演的一個角色。

問問自己:往後的一生,你想要如此活嗎?


懂事的人常缺愛,自私的人更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