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些成長理論與模型,解釋不了業務增長的困境?

今天的主題是“成熟企業進入新業務的常見誤區”。在我們的諮詢實踐當中,很多體量做到很大的企業,很成功的企業,或是已經做起來開始順風順水的企業,都有一些進入新業務但是經常不成功的現象。這個現象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我思考了常見的兩個方面八個誤區。其中,1-4是戰略層面容易出現的誤區,5-8是管理層面容易出現的誤區。

01

戰略層面的誤區

1. 成功經驗模式化

既然是成熟型企業,過去已經取得了成功,一般會把過去的成功經驗總結成為一個模式。但是這個模式被泛化了,實際上沒有找到過去成功的真正的底層規律。它是總結了一些成功的東西,然後四處複製,自然是容易出問題。

2.成功經驗慣性化

這個問題和第一個問題看起來類似,但是不完全相同。


最近這幾年,中國整個產業背景發生了一個轉折。以前是風口期,現在是存量期。風口期和存量期,企業進入新業務的決策方式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風口期,你就是要快,要有洞察力、決斷力、魄力,趕緊進去搶機會,而且那時機會幾乎就在眼前擺著。只要你看到了一個新的機會,只要你進去了,立竿見影就能賺錢。那個機會是浮在上面的,是吹開一層落葉馬上就能看到的機會。


現在是存量期,你的決策方式應該是找更多的時間去研究,然後慎重地做決策。因為現在的機會是在地下,在“地下三公里”,你要在深入研究客戶的基礎上去創新。很多成功的企業,尤其是第1代成功創業的企業家,往往這個時候犯了一個毛病,把過去在風口期的那種決策習慣,帶到了存量期。相信自己過去的成功經驗——我過去靠的是洞察力,是魄力,就是決策快。一聽別人講,感覺是個機會,啪,就決策去幹。機會根本沒有研究清楚,客戶沒有研究清楚,競爭也沒有研究清楚,一去幹就發現是個坑、是個陷阱。


以前我也有客戶存在這方面問題。當有人講某某新業務的時候,他一聽這個模式挺好,馬上武斷決策,好,就這麼幹。但是,他忘了現在這個時代變了,決策要慢一點。因為機會不是那麼直接了。過去什麼都缺,建一個發電廠,只要上網馬上就能賺錢;建一個鋼鐵廠,產品馬上就能賣出去,供不應求;房地產只要拿到了地,就起來了,就意味著成功。


現在浮在地表層的機會,沒有了,你是要掘地三尺找機會。所以決策的方式必須不一樣,要從憑感覺,到憑感覺+研究。

3.多元化與偽多元化

這麼講不是在繞口令,因為中國有很多多元化發展的集團,我認為其實是“偽多元化”。他們不是多元化發展,而是一直在尋找主業。為什麼這麼講?很多企業的多元化,是因為沒有找到主業,都是投機,做機會,看似是多元化的過程,走進了很多扇門,彷彿路路通,但是卻始終沒有一個能夠形成強競爭力的主業,沒有一個是在整個產業能夠做到數一數二,或者是做到在全球有能見度的。


他的問題出在哪裡呢?是投機思維形成了慣性。儘管他在尋找主業,但還是投機思維,要麼是沒有對產業進行認真的分析,要麼是抓到機會時,卻把所有業務當成一堆鍋,柴火分開燒,都燒了個溫吞水,沒有一鍋水是燒開的。其實只要他抓到機會,認認真真做,努力深耕,是能夠做出競爭力的。


在三四線城市的一些多元化集團當中,這類問題不在少數。其背後最核心的問題,是以投機思維,而不是產業經營的思維去做企業。所以企業以賺錢為大,而不是有把一個產業做到有競爭地位這種遠大的追求。

4. 狀態/模式與動態/客戶價值(現實機會)

這個問題我在第一講(新業務的成功的四大規律)就提及了。就是說企業經常從模式出發,而不是從客戶價值出發;從一個成型的狀態——系統的模式去做,而不是充分掌握動態,先發現一個突破口,取得成功,然後一步一步地走,從而走出更大的成功。


很多企業搞一個聽著很絢麗的模式出來,然後按模式去幹。這就有兩個問題存在:


一是簡單從模式出發,但是客戶是誰?為客戶帶來什麼價值?客戶願不願意買單?這些東西都沒有細緻地去研究。他把這個模式勾勒出來,自己很興奮,就開始按照這個模式去佈局去幹,然後就發現,資源不夠,始終沒有突破,沒法以成功支撐成功。


二是他講的模式有可能是對的,但是他不知道模式是一個最終的狀態,所有的模式都是腳踏實地、穩紮穩打、一步一步走出來的。現在成功的小米的模式、阿里的模式、百果園的模式、絕味的模式,都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 一步一步,以成功支撐成功,形成生態鏈


以小米為例。小米的生態鏈是怎麼形成的?先是米UI開發,然後變成做手機,雷軍的互聯網思維在其中居功至偉,第1年300萬,第2年700萬,手機一下就做起來,小米品牌就形成了。小米原來也不是幹這一行的,如果線下去做渠道,投入很大,而且也沒有經驗,所以通過互聯網銷售。由小米電商這個互聯網入口、互聯網渠道,再進一步延伸做小米生態鏈,做的是什麼產品呢?是插線板、加溼器、空氣淨化器等。


這些東西,為什麼能夠賣得好?按照我們常規的想法來看,這樣做要成功是很難的,為什麼小米生態鏈就容易成功?對比傳統的產品營銷來看。一個新玩家、一個新產品要成功,最核心的瓶頸是兩個。第1個是品牌。你得讓別人知道你,相信你。比如做插線板,你憑什麼讓顧客買你的而不買公牛的?你要把大家的心智扭轉過來,要全國人民來認同你的品牌,按傳統思維就是得做廣告,就得投入巨大的資源。第2個瓶頸是渠道。你的品牌有了知名度,要賣出去,要讓別人買得到,那就要鋪渠道。按傳統的做法,你就要在全國開分公司或者辦事處,然後去找經銷商、代理商,還要去鋪貨。大家想一下,突破品牌和渠道兩個瓶頸,需要的費用有多大?


但是小米生態鏈就解決了這兩個問題。第一,品牌背書了。米字牌,米字牌在大家心目中一定代表著極致性價比、用戶體驗為中心,米字牌已經在消費者的心智當中形成了這樣的地位。第二,渠道賦能。小米已經形成電商渠道,根本不用擔心渠道了。


  • 賺錢的不是模式,而是基於現實機會,實現客戶價值


假設企業的模式是正確的,也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這其中第一步的很核心的問題,一定是現實的機會。你要很明確地看到有客戶願意買單,或者是用互聯網的思維來講,他願意成為你的流量。小米是怎麼起步的?米UI是一個前提,把操作系統做出來了,但變現不了,最終變成了小米手機。很明確的指向就是極致性價比,賣給價格敏感型的這些客戶。如果小米從生態鏈開始做,再到米UI,然後手機,鋪開模式去做,一定成不了。至少我到現在為止還沒見到過用這種方式做成的。


從模式出發,這個誤區是我看到企業出現最多的一種。實際上,不是模式讓你賺錢,而是客戶價值讓你賺錢。我米UI成功了,我開始做手機也成功了,我的品牌渠道起來了,然後我以此支撐去做小米生態鏈,這其中是有節奏的,從0到1,再延伸到2、3。節奏也是一種戰略。


  • 從領先的主業向產業內延伸


再講一下工業型企業歌爾聲學。它是從做手機的耳麥開始,做到全球領先的地位之後,就形成了產業資源,因為耳麥的下游供應商都是手機產業的。歌爾聲學緊接著延伸到聲、光、電組合,聲電器件、光電器件、電子配件及整機類電子產品等的研發、生產與銷售,都做起來了。它的產品應用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等等領域,但如果前期它不把耳麥做到領先地位,那麼它就沒辦法形成整個品牌產業裡的客戶資源。


又如美國江森自控(Johnson Controls),一家做汽車座椅的企業,最早是做座椅的零部件——海綿、支架之類,然後延伸做整個座椅的零部件,如滑軌等等,然後再延伸做整個車內空間。當然這個過程和企業所處的歷史背景是有關係的。

02

管理層面的誤區

1.孵化蛋與下蛋雞

接下來要談的是成功企業進入新業務,管理層面容易出現的誤區。第一個是進入新業務的時候,企業安排業務單元或者事業部時,我們經常看到的問題。


孵化的蛋與下單的雞是什麼意思?孵化的蛋就是你商業邏輯還沒走通的新業務。下蛋的雞是你原來的老業務,是你的現金流。企業要活著,要靠這老業務獲取現金流。


過去,我們經常看到企業把新業務和老業務放在一個事業部裡面。比如有的企業做電能表,主業一年幾十個億,他後面進入的軟件,也放在這個公司,由同一個人來負責。再如,一個零售連鎖企業,在互聯網出現了以後,做互聯網,做電商,但是他把電商也和原有的業務放到一起,由同一個人負責來做。


我問一下大家,如果我們把原有的主業——現金流方面的下蛋雞,和一個孵化蛋的新業務放一起會產生什麼樣的情況?


第1個情況,新業務99%做不成。為什麼這種情況下新業務不容易做成?當我們把產生現金流的主業和待孵化的新業務,讓同一個負責人管,他一定是習慣於做確定性的擅長的事情。


原來的主業,因為商業邏輯已經走通了,每年的銷售收入、利潤、現金流,都是從主業來的,這是確定性的。新業務還沒有實現0~1的突破,未來能不能有收入、有利潤,他是不知道的,而且還不斷地投錢進去。那麼負責人一定傾向於做熟悉的業務,做看得見的業務,看得見有收入增長,有利潤回來,有現金流回來。他的精力一定不會放在不確定性的新業務上。


第2個情況,年底了你還不好追究責任。到年底,新業務沒做起來,他說老業務我要花精力;老業務在下滑,他會說新業務佔了我的精力;都沒做好的,他說我分心,一心不能二用。總之怎麼講都有理由的,你就不好追究他的責任。


所以一定要把下蛋的雞和孵化的蛋分開。新業務一定要變成獨立經營單元,千萬不要和老業務放到一起。


但是為什麼經常有很多企業要把這兩個放到一起?無非是這幾個原因。第1個原因是認為老業務可以賦能新業務。但是賦能不是這種賦法。第2個原因是共享資源,降低成本。比如說總部不需要招人了,人力資源不用招人了,財務也不用招了。看起來節約了其實最後算總賬是虧的,而且可能會失掉重要的市場先機。第3個很核心的原因是,沒有領頭人,那麼原來這個業務老總水平還不錯,就讓他一起來負責。沒有領頭人,寧可先不做新業務。

2.長期投資與短期業績

管理層面上,需要處理好集團與事業部之間的關係,或者說,一定要搞清楚長期投資與短期業績的關係。


我就舉一個例子,索尼。索尼公司前常務董事天外伺郎,寫了一篇文章,名為《績效主義毀了索尼》,認為導致索尼競爭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自1995年開始推行的績效主義主導下的業績考核。當時索尼的CEO是一個美國人,實施了美國績效導向的考核。正好那一段時間,三星後來居上超越了索尼。美國來的CEO搞了績效導向,搞了考核,因此毀了索尼,真的是這個原因嗎?


這個說法是不對的,或者說是沒有點出本質。眾所周知,很多時候我們講管理,績效考核是很重要的內容,會講怎樣把績效管理做起來,把考核做起來。我看了那篇文章,也做了相關的研究,發覺真正的問題不是在這兒,而是組織的角色定位出了問題。


索尼集團下面有各個事業部,各個業務單元,但是長期的投資和短期的業績全部壓給事業部了。如果說把長期的技術、共性的技術,放到事業部來做,把有收入和利潤的業務,也放到事業部來做。事業部會怎麼做?他一定把精力傾注在應用層面,傾注在能夠直接在市場轉化收入的這些產品方面,他的資源、他的精力,一定不會放在對未來的投入、對長期的投入、對核心技術的投入。因為不確定性太大了,看不出來未來能不能形成銷售收入,他本人的業績也看不出來。


正確的做法是,集團應該負責前沿的研究、公共的平臺、核心的技術,直白地說,就是看不到業績回來的,有可能投了好幾年根本上不了市。事業部承擔的是應用型的,能夠直接轉化到市場去打仗,能夠變成業績的業務。當事業部把主要資源、精力配置在短期業績上,這個時候就犧牲了未來。


索尼的問題就在這裡,不是考核毀了索尼,本質原因是管理層面上組織的角色定位不對。長期投資與短期業績都壓給了事業部,然後再考核事業部的收入和利潤,只顧眼前犧牲未來,時間一長,索尼在技術上落後了,三星就趕超了索尼。

3.職業經理人與準企業家

企業在選人做新業務的時候,一定要選準企業家,而不是選一個職業經理人,哪怕他運營做得好,管理做得好,或者說他過去在大企業幹過,資歷好。我不是反對這種運營做得好的人,或者在大企業做過的人,我也不是說這樣的人一定不適合做新業務。只是新業務往往面臨著非常大的不確定性,而習慣於成功的人,卻很難面對新業務的失敗,甚至再失敗。


我要說的是,給新業務選人,出發點不是看經驗看資歷,而一定是選準企業家。職業經理人是靠業績、靠資歷吃飯,準企業家靠的是格局、認知力、擔當、勤奮、必達目標這些特質。


關於準企業家的格局,上一講已經講過,就不再贅述了。準企業家還有一個重要特質是認知力。管理是四分專業六分藝術,要做好需要有悟性,認知力就是一種悟性。這樣的人有發現本質、洞察本質的能力,能夠一切從目的出發,從實際出發,有經營意識,能夠找出真正的問題,能夠發現規律、總結規律、穿透本質、抓住關鍵。準企業家一定是敢於擔當,而且勤奮的人,具有必達目標的激情。像華為的餘承東,非常有激情,敢於擔當。另外,準企業家有戰略性經營能力,而不僅僅是目標管理能力。


以上是新業務選人用人的時候,應首要看重的最底層的核心的素質。此外還要看的是他有正兒八經打過仗的經歷。這兩個很重要。關於“打過仗”,可能有人會提霍去病,很厲害,一出征就建功立業,以為不需要打過仗也可以這樣。漢武帝選霍去病作為衛青之後的大將,很年輕,17歲就掛帥了。他看重了霍去病的素質,不是說沒打過仗也行的。霍去病在自己帶兵出征之前,已經跟舅舅衛青出征過兩次,也就是說,實戰他也歷練過,不然再聰明,沒有場景感,在實戰當中也不知怎麼玩。另外漢武帝也非常賞識他,和衛青他們討論很多重大決策的時候,霍去病是在旁邊參與的角色之一。

4.偵查兵與陣地戰

進入新業務之後,如果要把商業邏輯走通,實現0~1的突破,那麼在走通之前,一般是要用偵察兵的模式來做。


你不要搞大部隊,因為邏輯還沒走通,主戰場還不清晰,一群人在那兒無仗可打,閒著無聊。有些企業在這方面也犯毛病,新業務0~1還沒突破,就開始招一大堆的人。部門設置齊全,業務還沒做到,官僚就開始出現。


這個階段要人員精幹,而且安排人的時候要聚焦在業務層面,包括研發、市場、營銷,或者更簡單,只要研發和營銷。其他的可以共用總部資源。

只有把邏輯走通了,或者一開始你就想透了,主戰場很清晰,這個時候採用大部隊的做法,招大量的人,然後到全國去開始佈局、去擴張。

03

小結

綜上小結一下,一個成熟的公司進入新業務,需要預防戰略層面的失誤和管理層面的失誤。


戰略層面,一要避免成功經驗模式化,不要以為一個模式一招鮮,可以天下無敵,實際上是沒有找到或沒有總結到真正的規律,或者沒有明白是有適用條件的。二要避免成功經驗慣性化,時代變了,角色風格必須要發生改變,過去是那種大開大合,靠魄力決策,現在一定要充分論證。三要克服投機思維,避免業務很多,卻沒有一個是主業。四要避免只看模式的表層或者最終狀態,要能抓住客戶價值所在,腳踏實地,動態調整,一步一步以成功支撐成功。


管理層面,一要避免把下蛋雞和孵化蛋混雜。新業務一定要變成獨立經營單元,避免和老業務混雜不清,貽誤市場先機。二要避免組織角色定位不準。要把長期投資與短期業績分別壓給正確的角色,既要眼前發展,更要未來長遠。三要避免的是,給新業務選人只看資歷、看經驗、看有沒有大企業幹過的經歷。我們要用準企業家型人才。有的企業甚至安排一些新人,一些所謂需要安排的人,想著反正新業務還沒做起來,讓他們去搞一搞,能夠闖出來就好,闖不出來算了。這是絕對錯誤的,你何必這麼幹,不是浪費錢嗎?第四是在團隊的配置當中,如果0~1還沒形成,一定用偵察兵,要人員精幹,重在聚焦於核心的業務層面。


這一講的分享到此結束。


為什麼那些成長理論與模型,解釋不了業務增長的困境?

【問答環節】

問題1:很多新業務從老業務裡面孵化出來了,什麼時候可以切分?

答:如果新業務還是在老業務裡面,說明它還剛開始,還不是個業務,可能相對原有的業務它是一個新功能。所以我不叫它新業務,而且你也不會考核它的收入。


舉個例子。有些企業有物流,原來就是個職能部門,配合原來的業務。像美的家電,它的物流原來就是家電大業務上的一個職能部門。如果你決定要把物流變成一個獨立業務,甚至一開始就只是內部進行獨立核算,這個時候這個業務就獨立了。你要考核它的收入,考核它的利潤。如果它要面向社會去經營,你還要考核它在公司以外的收入的增長。這個時候你再把它和老業務放到一起,反而會出問題了。


所以新業務還在原有業務當中,那它還只是一個職能。一旦你決定要把新業務當作是一個業務的話,是要儘量獨立運營核算。

問題2:新業務,何謂新?

答:新業務的“新”是相對於原來的業務來講的。比如剛才舉到的美的,原來就是做家電的,物流量很大,我把物流獨立成為一個物流公司。又比如原業務中有些零部件,我延伸出來做個零部件的公司。新業務是相對於原業務延伸到新的領域,不一定需要新技術。

問題3:新業務或者新業務中的某一個產品線,在推進過程中難免犯錯或是偏離既定軌道,怎樣止損?或者說決定取捨的核心指標是什麼?

答:這個問題用我在第一講提的三個概念就能解決。第一,戰略方向;第二,戰略邏輯,或者叫商業邏輯;第三,戰略行動。在一個業務的試錯過程中,你一定要覆盤。做得效果不理想,或者是假設可以做得更快,或者出現錯誤和偏離軌道的這種情況,怎麼去判斷?就用這三個概念來判斷。


首先判斷方向對不對,也就是判斷增長點。比如方向是不是高速增長的?判斷出是風口期,行業高速增長,我們一定要做這個方向。又比如這個行業有很大的痛點,只有把痛點解決了才會有機會,或者是說沒有其他路可走,我們一定要沿著這個方向,做到足夠的優勢,足夠的亮點。判斷方向是對的,就不要去懷疑,一定要躬下身子幹。


再判斷商業邏輯、戰略行動的問題。增長點明確了,商業邏輯就是想明白如何實現增長。這兩者我們要結合起來考慮,到底是商業邏輯有問題,還是戰略行動有問題。如果戰略行動沒問題,大家都很有執行力,在執行既定的策略,都做得很好,但是沒有效果,這個時候就要反思商業邏輯:對客戶有沒有研究透?對競爭有沒有研究透?定位對不對?價值主張對不對?獨特點對不對?策略對不對?這就是商業邏輯。如果戰略行動有問題,大家沒執行,那麼我們覆盤最主要是解決戰略行動的問題。比如要不要換人、怎樣明確糾正行動的策略等。


我們對新業務做判斷的時候,這三個概念非常重要。我為什麼區分這幾個概念,因為現實當中,很多企業在犯這個毛病,不會找問題。一出問題,就說是執行力的問題;或者馬上懷疑是方向有問題;或者是方向沒有問題,行動也沒問題,就迷茫了,實際上是商業邏輯沒想透。但是找問題的過程大家又要相互扯皮。所以用戰略方向、戰略邏輯(商業邏輯)和戰略行動,去區分去覆盤,會找到真的問題。


簡單來說,如果戰略上覺得有成功的可能,就要飽和攻擊,一定把它做成。如果成功的條件不具備,比如缺個企業家,老闆又沒時間,甚至老闆去做也不行,或者是做法錯了,你們自己就要判斷這個事能不能做成。如果是一個雞肋,做不成,我認為你就果斷地該砍就砍,哪怕是壯士斷腕,也還是要砍掉,就像炒股,該斬倉的時候要斬倉。如果方向沒問題,增長也可以,那就要結合具體的業務來判斷。

問題4:阿里的“小前臺,大中臺,強後臺”怎麼解釋?

答:坦率講,我還沒有細緻去研究過。但是現在有很多這種生態型組織、平臺型組織,包括事業合夥人機制。對此我們要從本質上去理解它。


去年TCL跟我講,他們要做平臺型組織,覺得新模式新概念代表前沿。我當時就講你們不需要做平臺型組織。他們問我:為什麼美的可以做,我們就不能做了?我又反問,你們的組織和美的的組織到底有什麼區別?從本質講是沒有區別的,所以該怎麼做還是怎麼做,只不過用了平臺的概念而已。美的所謂789,只是用了概念,更為精煉,更為上口。


當然平臺型組織是有的。一種是我經常用蜂窩型來講的,比如前面有一堆小前端的連鎖型企業,像中環互聯,線下有許多門店,後面有個大平臺,做營銷的支撐、IT系統的支撐、人力資源的支撐。


還有一種平臺型的,像小米、百果園,我稱之為“制高點+分佈式終端”。比如小米,佔據產業的制高點——品牌和渠道,形成絕對的優勢,然後做生態鏈的時候,對生態鏈的企業進行賦能:品牌賦能+渠道賦能。再比如百果園,是通過終端——4000多家線下門店和5000萬的會員,對上游賦能,上游的果品通過這些終端就能夠很快地賣出去。百果園發展了兩大品牌,一個是渠道品牌,一個是產品品類品牌。它通過參股,有了自己品牌的水果,包括蘋果、西瓜、李子,等等。百果園另外一個制高點,是整個供應鏈。它通過參股控股,渠道已經拓展出去,形成了品類品牌+倉儲配送這個體系和制高點,賦能它的渠道。


所謂中臺,是數字化系統,是從阿里開始做的。我對百果園比較熟悉,就以它為例。百果園的中臺是個什麼概念呢?如果每一個前端有很多種應用,每個應用開發一次,就很麻煩。所以在中臺就有很多工具軟件,比如收銀軟件,無論你在門店還是其他地方收銀,都是用這個工具。中臺把通用的工具變成一個工具包,然後根據前端應用,在工具包幫你選組合,從而提升開發軟件的效率,解決整個系統的問題。


總而言之,平臺也好,中臺也好,我們還是要追問它的本質。理解了它是在解決什麼問題,才能夠理解所謂的前臺、中臺和後臺。

問題5:新業務只是藉助於某種外部因素,沒有真正的核心競爭力,還是投機性的,屬於公司內部人員不和才單獨出來,所以人員分工就特別雜,目標不是很明確,該怎麼辦?

答:首先要判斷它是不是你們的戰略性業務。所有的核心競爭力都是做出來的,你不能說做個新業務一定要具備核心競爭力。也需要判斷未來的增長空間,以及容不容易成功。


聽你所說的情況,應該只是一種人事的安排。如果是這樣,最好的做法是,公司一定要限制資源的投入,然後出來負責的人,可以利用原有的主業,也可以給他一些生意。然後公司也可以投一點啟動資金,讓這幫人作為股東,甚至讓他們佔大股。新業務做不好,讓他們自己真正去負責。


切忌讓這個單獨的新業務演變成一個黑洞,不斷往裡面砸錢,招人又幹不成。


我所說的,僅供參考。

問題6:新、老業務是共同市場,我們是否可以用高級別經理重點關注新業務並加大考核權重?

答:我建議不要這麼做。可能你們有現實的情況,比如確實缺人,沒有一個有企業家擔當的人。如果你一定要放在一起,那就稍稍過渡一下,真正要做還是得把它分出來。


過渡期間,責任一定要明確,主管領導可以協同,但一定要有人對新業務承擔整體責任。另外,既然是共同的市場,這其中一定會存在交叉銷售的問題,類似於我負責我的業務,但是我可以為你帶來業務,那麼針對性的激勵機制要設計好。


這種情況,一定要選對人,要花時間去選將軍來負責新業務,同時也要相信年輕人。最核心的是要有一個將軍對新業務負整體責任,如果人不對,你怎麼考核也沒用,怎麼激勵用處也不大。

問題7:怎麼衡量新業務走通了,什麼時候開始著手投入更多的資源?

答:一個新業務,首先要判斷它的趨勢。我經常問客戶,你們這個業務,整個市場空間有多大?未來是個什麼趨勢?比如說每年都會有5000億,而且每年都有20%的增長;或者是今年5000億,明年1億,會增長10年。這是對趨勢的判斷。


一個新業務走通,有三個特點。一是一定要產生收入,而且收入在不斷地增長,就是說,確確實實有客戶願意為它買單。第二,這個業務的客戶量的空間還很大。第三,具有可持續性。


根據產品或者是服務的定位,有人願意買單,業務突破了,收入在快速增長,這就說明它已經走通了,我們可以開始複製,加強力量,投入更多資源。舉個例子,我在某一家企業討論並且形成一個新的業務的商業邏輯,它可以每一個省都做,但是我會建議它先在本地省去做,大家願意買單,同時在做的過程當中,它業務運營的這種流程也形成了,可以去複製了。我覺得這就叫做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