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患者帶來1+1>2的效果,看多學科會診如何發揮作用

近日,兗礦新里程總醫院通過多學科會診(MDT),成功為一例冠心病伴有直腸腫瘤的患者實施冠狀動脈介入術及放療,目前患者恢復良好。

“患者不動、醫生動”,看MDT如何發揮作用?

鄒城的劉女士(化名),因胸悶來到兗礦新里程總醫院心內二科就診,檢查後發現患者心肌梗死、直腸佔位伴出血。因該患者治療冠心病和直腸佔位方案不易確定,考慮到患者的情況, MDT診療模式啟動。多學科會診(MDT)分別邀請:胃腸外科、腫瘤一科、內分泌科、婦科、放射科、營養科。

經過討論,制定下一步的相關檢查及治療方案:先改善貧血及心功能,心臟情況穩定後給予腸鏡檢查,明確直腸佔位情況。腸鏡檢查完成後給予服用雙聯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治療,並擇期行冠狀動脈介入術,冠狀動脈介入術後再行腫瘤放療治療。

治療過程:MDT讓疾病抽絲剝繭

輸血後患者胸悶、憋喘症狀明顯改善;嚴密監護下,由消化內二科為患者順利進行了腸鏡檢查,同時取病理送檢,最終確診為直腸腺癌;患者在心內二科順利進行冠脈造影及冠狀動脈介入術,於前降支置入1枚支架,術後患者未再發生心肌缺血及心衰,病情穩定,服用藥物治療;

為患者帶來1+1>2的效果,看多學科會診如何發揮作用

患者在心內二科治療

患者病情穩定後在腫瘤二科開始放療,放療8次後便血消失,放療25次後病灶縮小70%,放療效果較好。患者繼續放療11次,近日放療結束,病人便血及墜脹感消失。

為患者帶來1+1>2的效果,看多學科會診如何發揮作用

患者在腫瘤科放療,放療25次,腫瘤縮小70%

讓患者及家屬共同參與醫療決策

MDT全程患者家屬均參與旁聽,討論後的診療策略與家屬現場溝通。“在這個過程中,要讓患者參與決策,患者積極介入治療,參與整個過程,有利於醫療質量的提高。”王愛亮副院長說到。

為患者帶來1+1>2的效果,看多學科會診如何發揮作用

現場與家屬溝通治療方案

他還提到,由於現代醫學的快速發展,大多數人追求專科的相對高度和深度,但另一面對其他領域的涉獵會相對減少。而患者身上所涉及的疾病或許是一種或許是多種,一種疾病要用多種手段以及多學科的參與才能更好地體現當代的醫學水平;如果是多種疾病,那麼既要照顧疾病又要照顧患者。無論是哪種情況,都需要多學科的參與。

已形成具有特色的MDT診療模式

鄒城的劉女士只是受惠於MDT診療模式的患者之一。兗礦新里程總醫院2019年全年共為門診、住院患者組織MDT174例,住院患者94例,門診80例,覆蓋全院43個臨床科室及10個醫技科室,參加會診專家860餘人次。已初步形成了具有“兗礦新里程總醫院特色”的MDT醫療服務新模式。

為患者帶來1+1>2的效果,看多學科會診如何發揮作用

MDT現場

通過各科室專家對疑難複雜疾病的集中分析討論,不僅提高了科室對於疑難複雜疾病的診斷水平,還為患者制定出了更加系統化、規範化、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全面提升了醫院醫療服務質量水平。使疑難、複雜疾病的診治更加科學化和規範化,制定更加合理的診療方案和最佳優化治療流程,解決了臨床疑難病例的診斷與治療問題。

此外,每次MDT會議都會通過網絡,實時對周邊十多家醫院相關學科進行互動直播和討論。不但彌補了弱勢科室的“先天不足”,促進不同學科間的無意識聯合,也通過MDT會議的多次推廣,發揮以疾病診治為核心的優勢學科輻射帶動作用,讓以MDT為基礎的學科群成為所有參加MDT會議相關學科持續發展的源動力。

MDT診療模式讓多方受益,醫患共贏

MDT對於患者、醫生、醫院來說是個共贏的模式。因為MDT實現了患者獲益最大化。一方面,能夠更精準的選擇治療方案,避免患者受到不必要的損傷,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另一方面,提高患者對既定治療方案的依從性,讓患者少走彎路,顯著降低了醫療費用。同時,MDT對促進學科之間團結協作,幫助年輕醫生的成長有重要作用。下一步,兗礦新里程總醫院將以MDT為契機,完善和優化多學科診療機制,進一步提升療服務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