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能使鬼推磨,沒錢導致人“花心”?

導言

三浦展的《下流社會》和大前研一的《低慾望社會》一度在中國暢銷,它們共同描述了日本年輕人因對階層上升無望而失去奮鬥動力,主動向“下流社會”靠攏的心態,是“喪文化”的集中體現。一個缺乏經濟/社會(向上)流動性的國度是無望的國度,那麼一個感覺自己缺少向上流階層躍遷機會的個體又會表現出怎樣的心理與行為呢?

對此,Sunyee Yoon和Hyeongmin Christian Kim於2017年8月發表在《消費者研究期刊》(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的論文《陷入經濟困局:可感知經濟流動性和社會經濟地位對多樣性尋求的影響》進行了相關的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當經濟流動性較低且控制感可以通過尋求多樣性來獲得補充的情況下,低社會經濟地位的消費者會比高社會經濟地位的消費者有更顯著的多樣性尋求行為。可見,多樣性選擇並不僅是個人偏好的問題,經濟流動性與社會經濟地位切實地在協同影響著消費者的多樣性選擇行為,陷入困局的消費者會更加“花心”,去追求更多種類更多款式的商品。

有錢能使鬼推磨,沒錢導致人“花心”?

原文:Feeling economically stuck: The effect of perceived economic mobility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on variety seeking

原文作者:Sunyee Yoon & Hyeongmin Christian Kim

收錄期刊: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本文作者:蒙格斯智庫 李夢婷

背景知識

廣大消費者在消費時做出的多樣性選擇(一次購買中選擇品牌或者口味數的多與少),看似只是個人偏好的問題,而Yoon和Kim則認為,個體感受到的經濟流動性會與其當下的社會經濟地位(SES)共同作用於個體的控制感,進而影響到消費者多樣化選擇行為。

控制感是指個人認為事件受其自身行為影響並取決於其自身行為而非外部因素的程度。社會經濟地位低的消費者如果同時有著較低的可感知經濟流動性,那麼他會覺得自己陷入了經濟困局之中不得翻身,這種感覺可能會導致控制感低下。若當前的社會經濟地位較低,但是其可感知經濟流動性較高,消費者仍然可以獲得較高的控制感。而對於社會經濟地位本來就比較高的消費者而言,自身擁有資源優勢,經濟流動性的高低並不會影響其控制感。

由於控制感是人類生活的基礎,缺乏控制感可能引發一種補償機制,即消費者會通過某些特殊行為來尋求控制感。基於以上理論,Yoon & Kim提出,只有那些陷入經濟困局(同時擁有低經濟流動性與社會經濟地位)的人,會有更明顯的多樣化消費行為,以對他們缺失的控制感做出補償。然而,有另外一些學者認為,陷入經濟困境的消費者尋求多樣化不是為了彌補控制感,而是因為它增加了消費的效用,也有可能是作為情緒修復的一種手段。為了驗證假設並排除其他的解釋,Yoon & Kim在實驗室與現場中共做了5個實驗進行驗證,本文僅詳細解析第4個實驗。

研究方法

研究者為了確定消費者尋求多樣性的行為是為了彌補控制感而設計瞭如下的實驗;也就是說,如果控制感不能通過尋求多樣性來獲得補充,那麼消費者應該不會顯著增加尋求多樣性的行為。該研究招募了188位成年人,實驗中分別控制三個變量:經濟流動性、社會經濟地位、以及控制條件,生成了2×2×2共八個組。

在控制經濟流動性的實驗中,研究人員讓被試者閱讀一段文本:每一個人都有公平的機會在經濟階梯中向上爬,高流動性組被要求寫下三個支持該結論的論點,而低流動性組則被要求寫下三個反對的論點。而在控制社會經濟地位的實驗中,研究者向參與者展示了一個10級階梯,並告訴他們將這個梯級看作是居民的社會經濟地位。在低社會經濟地位的條件下,參與者被要求寫下他們是如何認識一個處於階梯頂端的人以及自己和對方的區別。而在高社會經濟地位條件下,比較對象則是處於社會底層的人。在寫作任務完成後,參與者通過選擇經濟階梯上的位置來表示他們的經濟地位。之後,控制條件的操縱與多樣性尋求的測量同時進行,參與者被分為控制條件高低兩個組,各自從兩個給出的爆米花選項中選擇一項自己喜歡的作為參與獎勵。

在高控制組中,不同口味的爆米花會被分裝,選擇A中有三種不同的口味,每種口味有三袋;選擇B中有九種口味,每種口味一袋,具體如下圖所示:

有錢能使鬼推磨,沒錢導致人“花心”?

在低控制組中,不同口味的爆米花被混合在一起,選擇A中每袋有三種口味混合,一共九袋;選擇B中,每袋是九種口味混合,總共也是九袋,具體如下圖所示:

有錢能使鬼推磨,沒錢導致人“花心”?

主要結論

在高控制條件的分組中,只有在低經濟流動性的情況下,低社會經濟地位的消費者才會比高社會經濟地位的消費者有更顯著的多樣性尋求行為。而在低控制條件的分組中,所有消費者的行為則沒有明顯差別。這個結果驗證了研究者之前的假設:

即如果控制感不能通過尋求多樣性來獲得補充,那麼消費者不會顯著增加尋求多樣性的行為。

可見,多樣性選擇並不僅是個人偏好的問題,經濟流動性與社會經濟地位切實地在協同影響消費者的多樣性選擇行為,而這種行為的目的是補償缺失的控制感,而不是提高消費者的效用或者作為情緒修復的一種手段。同時,只有那些陷入困局的消費者會更加“花心”,去追求更多種類更多款式的商品。

這個實驗結果對產品的設計具有指導意義,尤其是本次疫情爆發之後,社會生產經營活動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處於暫停狀態,我國一季度經濟增速巨幅下滑,經濟流動性降低,居民可支配收入減少。可想而知,陷入經濟困局的消費者數量比然有所上升,如果產品的定位是面向這些客戶群體,不妨嘗試增加產品的種類,有望提高產品銷售額,也對提升消費的恢復速度有一定的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