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詐降、情報、尊嚴:三國時代的外交戰


使者、詐降、情報、尊嚴:三國時代的外交戰

黃巾起義後,軍閥並起,廣義上的三國時代就此開啟


三國時代,紛爭不斷。戰場上,狼煙四起,數以十萬計的將士馬革裹屍,血流漂杵。與此相對的,是一場沒有血汗,但同樣驚心動魄的戰爭——外交戰。推杯換盞之間,牽扯到珍貴的情報、激烈的談判,乃至國家的尊嚴,它同樣值得我們注目。


魏蜀之間

魏、蜀、吳三大勢力之間,魏與蜀的矛盾可以說是最為深刻。劉備向來以“漢室後裔”自居,就算這一身份在血緣上並不屬實,但在政治上,卻是蜀漢的一面旗幟。因此,延續如同風中殘燭般的漢王朝,是其大義所在。與之相對的,曹魏集團挾天子以令諸侯,公元220年,曹丕更是逼迫漢獻帝禪讓,實現了曹氏家族蓄謀已久的“篡漢大業”。因此,從政治與道義的角度,魏、蜀兩國的關係必然水火不容。


使者、詐降、情報、尊嚴:三國時代的外交戰

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次子,三國時期魏朝的創建者


在這樣的情況下,二者之間的外交關係不可能是“合作”,兩國更是鮮有互派使者的記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兩國之間沒有爭強鬥勝的外交戰爭。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劉備聽聞後,特意派親信韓冉前去弔唁,並送上了蜀地特產錦布作為贈禮。已是曹魏接班人的曹丕得知後,深覺劉備假慈悲,於是便揚言要將韓冉斬首。


備聞曹公薨,遣掾韓冉奉書吊,並致賻贈之禮。文帝惡其因喪求好,敕荊州刺史斬冉,絕使命。——《三國志·魏書》

使者、詐降、情報、尊嚴:三國時代的外交戰

《三國志》,二十四史之一,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

三國時代,某一勢力的統治者死後,其勢力下的內部環境難免會發生動盪,這也正是外部勢力入侵的大好時機,劉備可以在曹操的葬禮時表面哀悼,內心竊喜,用弔唁的方式讓曹魏眾人內心不爽,曹丕自然也可以在劉備死後搞些小動作。

史書記載,劉備死後,曹魏集團中的王朗、陳群、諸葛璋等人紛紛寫信給諸葛亮,說天命在魏,勸其歸降。面對眾多來信,諸葛亮只是寫了一封“正議”公開信,反駁了王朗等人的論調。他在這封信中說到:“曹魏的人,不知道吸取教訓,曹操運氣好,沒落得個慘死下場,但這些都會在他的子孫後代身上找回來。你們這些勸我投降的人,一把年紀,卻順從賊子心意,討好逆賊,最終還是會被逆賊害死。”


使者、詐降、情報、尊嚴:三國時代的外交戰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徐州琅琊陽都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


魏不審鑑,今次之矣;免身為幸,刑在子孫。而二三子各以耆艾之齒,承偽指而進書,有若崇、竦稱莽之功,亦將逼於元禍苟免者耶!——裴松之《三國志注·諸葛亮集》

總的來看,魏、蜀兩國在外交上的往來基本都是這種“直拳”,或許這恰恰是兩國矛盾之深的另一種表現。


吳蜀之間

如果說魏、蜀兩國之間的外交不是罵就是殺,過於簡單粗暴,那麼吳、蜀兩國之間的外交戰,則要有藝術得多。

學者裴傳永統計,史料明確記載的三國之間人員、書信往來至少有98次,其中,蜀一共發起35次,對吳34次;吳一共發起41次,對蜀24次,相加可知,吳蜀之間共有58次外交來往,次數最多


使者、詐降、情報、尊嚴:三國時代的外交戰


三國之中,魏的力量最強,吳蜀若想在軍事上取得勝利,最合理的方式便是雙方聯合,共同抗魏。但與此同時,也要互相提防另一方勢力過強,將己方吞噬。這樣一種既合作又提防的關係在外交上表現的十分明顯。

《三國志》記載,劉備死後,鄧芝以蜀國外交官的身份出使東吳,極力勸說孫權重新建立吳蜀聯盟,共同抗魏。在一切事項談妥後,孫權說了些場面話,他對鄧芝說,“等滅了魏,我們吳、蜀兩國就共同瓜分天下吧”。可鄧芝卻很明確地說,“天上不可能有兩個太陽,地上也不可能有兩位王,滅了魏以後,吳蜀兩國之間就只有戰爭了”。


使者、詐降、情報、尊嚴:三國時代的外交戰

孫權(182-252),字仲謀,吳郡富春人,三國時代東吳的建立者


權謂芝曰:“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樂乎!”芝對曰:“夫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如並魏之後,大王未深識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盡其忠,將提枹鼓,則戰爭方始耳。”權大笑曰:“君之誠款,乃當爾邪!”——《三國志·鄧張宗楊傳第十五》

鄧芝不愧為十分優秀的外交官,他的回答很明確,在大政方針上絕不含糊:吳、蜀兩國的同盟是建立在共同抗魏這一基礎上的,蜀國是要繼承漢朝大業,消滅所有敵對勢力,吳國自然也在其中。

鄧芝的坦率也贏得了孫權的認可和信任,以至於孫權後來還給諸葛亮寫信說,能使你我兩國聯合的人,非鄧芝莫屬。

吳蜀兩國在合作與對抗的關係中反覆搖擺,在關係緊張時,使者難免會受到對方國家的詰難。有一次,蜀國的使者伊籍出使東吳。孫權對伊籍早有耳聞,知道他能言善辯,便想給他一個下馬威。伊籍見了孫權後,剛剛施過禮,想要起身,孫權就對他說,“你說你,何必受這麼大的罪,去侍奉一個無道之主呢?”伊籍馬上答道,“您言重了,這不過一拜一起,哪算得上受罪啊”。伊籍就這樣用巧妙的回答把“無道之主”這一稱呼從劉備轉移到了孫權身上。孫權聽到後,大呼驚異,並對伊籍的才智表示讚賞。


遣東使於吳,孫權聞其才辯,欲逆折以辭。籍適入拜,權曰:“勞事無道之君乎?”籍既對曰:“一拜一起,未足為勞。”籍之機捷,類皆如此,權甚異之。——《三國志·卷三十八·蜀書八·許麋孫簡伊秦傳第八》


使者、詐降、情報、尊嚴:三國時代的外交戰

宴會,往往是雙方互探情報的場合


伊籍靠自身的才智保住了國家的外交尊嚴,而費禕則靠自身的能力贏得了東吳的全面認可。吳、蜀兩國大臣在氣質上有很大不同,或許由於孫權是一個愛開玩笑的人,東吳的大臣也都幽默風趣,而蜀漢的大臣則在諸葛亮的影響下,顯得嚴謹質樸。蜀漢費禕曾多次出使東吳,在宴席上,孫權和東吳的大臣們經常和他開玩笑,費禕從不應和,只是問什麼答什麼,認真回覆。有一次,孫權故意灌醉費禕,試圖向他打聽蜀漢內部的事情,費禕酒醉不醒,說自己已經無法用語言回答出來了,改日會以書面的形式為東吳眾人做答覆。事後,費禕真的回答了所有的問題,而且回答得井井有條。


孫權與眾吳臣別酌好酒以灌費禕,視其已醉,然後問以國事,並論及當世之務,辭鋒問難累重而至。費禕便辭以酒醉,退而撰想其所問之事,然後事事條答,最終並無所失誤。——《費禕別傳》


魏吳之間

相比於吳蜀兩國之間的幽默對決,吳、魏兩國的外交關係則更為緊張,常是勾心鬥角,暗含殺機

三國時代,使節常常藉著出使他國的機會,儘可能地獲取關於他國更多的情報。官渡之戰後,曹操基本統一了北方,在江東尚未站穩腳跟的孫權格外擔憂,生怕曹操舉兵南下。擔憂之際,孫權派顧徽出使曹魏,窺探曹操是否有南下的意圖。不久,顧徽回國,他對孫權說,“他國的機密國情,著實很難察覺,但我四處詢問打聽,得知曹操現在正在和袁紹的兒子袁譚爭鬥,並無其他打算”。


使者、詐降、情報、尊嚴:三國時代的外交戰

官渡之戰後,曹操將矛頭指向了袁紹的兒子們


公厚待遣還。權問定云何,徽曰:“敵國隱情,卒難探察。然徽潛採聽,方與袁譚交爭,未有他意。”乃拜徽巴東太守,欲大用之,會卒。——《三國志注·顧雍傳》


一個好的外交人員,即便無法從他國政要口中獲取明確的信息,也可以根據蛛絲馬跡推斷出他們接下來的行動和真正意圖,毫無疑問,顧徽做到了這一點,這也為孫權接下來的經濟發展、內部鞏固工作做了鋪墊。


使者、詐降、情報、尊嚴:三國時代的外交戰

有學者認為,周魴詐降,獻苦肉計是“周瑜打黃蓋”的故事原型


三國時代,外交上的對決不僅以“文”的形式表現出來,更表現在戰場上。小說《三國演義》中,周瑜、黃蓋曾用苦肉計矇騙曹操,用火攻擊敗了曹操的水軍,這裡就牽扯到外交上的一大策略——詐降

公元228年,魏國舉兵攻打東吳,當時東吳的鄱陽太守周魴詐降,他寫信給當時魏國的大司馬曹休,相約一起攻吳。為了消除魏國的疑慮,孫權還配合地派使者責問周魴,周魴甚至割發謝罪,演了一出苦肉計,曹休的耳目把這一消息傳到曹營,周魴就此得到了曹軍的信任,得到了曹軍下一步行動的具體消息,不久後,十萬曹軍在石亭被早已埋伏在此的吳軍一舉擊潰,曹休也在此戰後悲憤而死。


休果信魴,帥步騎十萬,輜重滿道,徑來入皖。魴亦合眾,隨陸遜橫截休,休幅裂瓦解,斬獲萬計。——《三國志賀全呂周鍾離傳》

總結


使者、詐降、情報、尊嚴:三國時代的外交戰

三國鼎立,體現在軍事、政治、外交等各方面


三國時代的鬥爭激烈且精彩,而這種鬥爭不僅侷限在軍事上、政治上,更體現在外交上。吳、蜀之間的微妙與幽默,吳、魏之間的爾虞我詐,蜀、魏之間的不共戴天,都成為了“三國鼎立”的另一種寫照。


參考文獻:
《三國志》

《三國時期的外交鬥爭述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