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詒春:一個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作為清華校訓的校長

在清華大學網站“歷任校長”欄中,周詒春是被列為周自齊、唐國安之後的第三任校長,任期從1913年10月至1918年1月,其最大的歷史貢獻,就是邀請了美國著名建築師亨利·墨菲規劃了清華校園,興建了圖書館、體育館、科學館和大禮堂等四大建築,由此奠定了清華學校發展的基礎,並確定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作為校訓,更是影響了一代又一代清華人。

周詒春:一個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作為清華校訓的校長

清華大學校徽

周詒春(1883—1958)字寄梅,安徽休寧人,其父周聿修在天津開設泰昌源茶莊,以經營徽茶為業,並經常與外國人有生意往來,周詒春是其獨子,在對其進行私塾教育的同時,還專門聘請英語教師授之,希望兒子將來成為能與外國人打交道的洋務人才。

1895年,年僅12歲的周詒春就被父親送入上海聖約翰書院,在校期間深得校長卜舫濟和教師顏惠慶的器重,1904年畢業後自費赴美國留學,入威斯康辛大學攻讀教育及心理學,1908年獲得學士學位之後,又考入耶魯大學研究院深造。

周詒春:一個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作為清華校訓的校長

周詒春

1909年夏,周詒春獲得耶魯大學碩士學位後回國,被母校聖約翰大學聘為教授並在中國公學兼授英語,曾參與老師顏惠慶主編的《英漢雙解標準大辭典》的編輯,期間曾參加清政府學部組織的遊學生考試,以最優等成績被授予進士。

中華民國成立時,周詒春被時任外交總長王寵惠攬入外交部擔任秘書,並一度被遴選為孫中山的英文秘書,只是孫中山讓位於袁世凱之後,周詒春再回外交部工作,由於袁世凱不肯到南京就職,因此民國臨時政府全部遷往北京辦公。

周詒春:一個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作為清華校訓的校長

周詒春

1912年4月,周詒春被北洋政府外交部派往清華學堂,接替胡敦復出任教務長,協助監督唐國安主抓教學,同年10月清華學堂更名為清華學校,唐國安改任校長,周詒春又兼任副校長,1913年春唐國安病重後曾向外交部提出辭呈,並舉薦尚在美國出差的周詒春接替校長之職,1913年10月27日周詒春被北洋政府外交部任命為清華學校校長,曾與梁敦彥、顏惠慶、王正廷、顧維鈞、詹天佑等人發起創建了“歐美同學會”,其宗旨是“修學、遊藝、敦誼、勵行”。

周詒春:一個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作為清華校訓的校長

清華學堂

當時的清華學校不同於其他學校,是隸屬於北洋政府外交部管轄,由於學校經費來自於“庚子賠款”,因此是當時最有錢的學校,因此有能力延聘高水平師資,並吸引眾多學子報考,學校設初等科和高等科,學制各為四年,所招收的學生從12歲左右至18歲左右不等。

周詒春:一個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作為清華校訓的校長

葉企孫(右二)等清華早期學生

1914年初,周詒春邀請其耶魯大學學長亨利·墨菲來華,為清華學校進行校園規劃和設計,而墨菲對清華園的總體規劃和主體建築大都沿用了美國大學校園模式,並興建了圖書館、體育館、科學館和大禮堂等建築,墨菲的中西融合設計,成為中國大學校園設計的典範,因為墨菲後來又規劃設計了滬江大學、湘雅醫學院、協和大學、金陵女子大學、燕京大學和嶺南大學等校園及部分建築。

周詒春:一個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作為清華校訓的校長

清華大禮堂

1914年冬,周詒春邀請梁啟超到清華園進行演講,梁啟超在演講中引述了《易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之句勉勵學生,周詒春在聆聽之後,也是猶如醍醐灌頂,遂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作為清華的校訓,並一直沿用至今,100多年來激勵了無數清華學子。

周詒春:一個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作為清華校訓的校長

清華大學校訓

1916年7月,周詒春曾向北洋政府外交部呈遞報告,建議將清華學校改建為大學,這是清華大學最早的構想,但直到近10年後的1925年,清華學校才在時任校長曹雲祥的運作之下成立了大學部,由此開啟了大學本科教育。

1918年1月,周詒春因與親日派外交總長陸徵祥政見不合,以“力微任重、勞頓成疾”為由提出辭呈,將校務交由副校長趙國材,離開了他任職4年多的清華園。

周詒春:一個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作為清華校訓的校長

清華校門舊址

1919年“南北和議”談判時,周詒春被北方代表朱啟鈐、吳鼎昌舉薦為北方和議代表團顧問,前往上海與南方代表唐紹儀進行談判,期間又擔任代表團秘書,由於其為未捲入北洋政府各派系爭鬥之中,其社會聲譽反而與日俱隆,並被各派所接受,在其老師顏惠慶的引薦下與王正廷、孫章甫、朱繼聖等社會名流交往頻繁。

由於上世紀之初,顏惠慶活躍在北洋政府政治舞臺上,對周詒春多有提攜,1923年被顏惠慶推薦出任全國財政整理委員會秘書長,為當時制定債務調整後的財政決策做出了許多努力。

為了管理和合理使用“庚子賠款”,顏惠慶於1924年9月主持創建了“中華教育文化基金委員會”,由顏惠慶、張伯苓、郭秉文、蔣夢麟、範源濂、丁文江、黃炎培、顧維鈞、施肇基、周詒春等人及美籍人士孟祿、杜威等人組成董事會,推舉範源濂為會長,孟祿為副會長,周詒春出任總幹事,負責主持該基金會的日常運作。

周詒春:一個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作為清華校訓的校長

周詒春

周詒春極力主張將這筆基金撥付給“靜生生物調查所”用於科學研究,同時還遴選一批優秀學生資助出國深造,在徵得董事會的同意後,周詒春又積極協調教育部,於1925年創辦了國立京師圖書館。

1926年6月,燕京大學喬遷新址燕園時,周詒春被校長司徒雷登聘為校醫會主席,利用他在京城的聲望和人脈,為燕京大學募集辦學資金,1929年燕京大學向教育部註冊登記後,由前清翰林吳雷川出任校長,司徒雷登改任教務長,吳雷川於1933年因年邁辭職之後,由周詒春代理燕京大學校長。

周詒春:一個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作為清華校訓的校長

周詒春(後排右一)與蔡元培、司徒雷登等人合影

1935年12月,吳鼎昌出任南京國民政府實業部長,邀請老朋友周詒春出任實業部政務次長,周詒春當年離開清華園時,先後涉足金融、工業等領域,曾被安徽同鄉孫多鈺邀請擔任中孚銀行北京分行經理,在天津創辦了仁立地毯公司並任董事長,還曾在天津永利化學公司擔任顧問,因此對金融、工業領域並不是外行。

1937年11月,吳鼎昌調任貴州省主席,周詒春隨之出任省府委員兼財政廳長,協助吳鼎昌主黔,任用了大批賢能之才,二人通力合作,不但重視民生而且積極發展教育,以北京協和醫學院人才為基礎,在貴州創辦國立貴陽醫學院,周詒春從中積極協調並貢獻頗多,清華校友擬在貴陽創建“清華中學”,周詒春也協助協調各方,在貴陽郊區花溪購地並幫助募款興建校舍。

1944年12月,吳鼎昌被調至重慶擔任國民政府文官長兼國民黨中央設計局秘書長,周詒春隨之並被委任為國民政府諮議,1945年9月出任國民政府農林部長,第一次躋身於政府大員行列,國民政府還都南京之後又出任衛生部長。

1948年3月底,國民政府在南京召開“行憲”大會,蔣介石和李宗仁分別被選舉為總統和副總統,吳鼎昌出任總統府秘書長,而周詒春繼續任衛生部長,及至當年10月因政局動盪而辭職,由林可勝接替其衛生部長之職,周詒春攜家眷抵香港寓居,不久其老領導吳鼎昌也抵港做了寓公。

周詒春:一個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作為清華校訓的校長

周詒春全家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社會主義建設呈現了欣欣向榮新面貌,不但鼓舞著年近古稀的周詒春,而且點燃了他的愛國熱情,毅然捎信給中央政府,要求返回大陸定居,1950年8月有關部門派人將他接回北京定居,1956年曾被邀請出任全國政協特邀委員,1958年8月30日在上海病逝。

周詒春是清華大學早期的拓荒者和奠基人,在其任內興建的圖書館、體育館、科學館和大禮堂等四大建築,100多年來不知惠及了多少清華人,現在的清華人在徜徉和享用這些美輪美奐的建築時,也許並不知道這些老建築的奠基者是誰?

周詒春:一個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作為清華校訓的校長

清華大禮堂奠基石

相信所有的清華人都知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也相信大多數人都知道校訓的出處和典故,但不知道校訓的決策者周詒春的人應該不在少數,清華建校100多年來,歷經三個歷史朝代,校長不計其數,但周詒春絕對是值得清華人記住的老校長之一,清華人不要再將他遺忘,不要讓他再被歲月塵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