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沒有骨頭的它們,是怎麼走路的

我們都知道人類的運動功能是由骨骼、肌肉、韌帶等等組織共同完成的,而骨骼提供運動所必須的支撐,人沒有骨頭就會變成一灘無法行走的軟組織,連站都站不住。但在自然界中,昆蟲和我們不同,在體內是沒有骨骼的,那麼它們靠什麼支來撐行走的呢?

體內沒有骨頭的它們,是怎麼走路的

骨包肉和肉包骨

其實昆蟲並不是沒有骨骼,只是它們的骨骼比較特殊,長在了體外,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外骨骼。

體內沒有骨頭的它們,是怎麼走路的

當然它們的外骨骼沒有鋼鐵俠的那麼強大,這層外骨骼主要幾丁質和蛋白由組成,所能起到的作用僅僅增強自己的部分防禦力,不至於一不小心就死了。當然也有特殊的,比如生活在海底火山附近的鱗角腹足蝸牛,它會吸收吸收硫磺鐵,硫化亞鐵等物質來加厚外殼,所以它的殼就很堅硬,可以承受住步槍的射擊。

體內沒有骨頭的它們,是怎麼走路的

不過外骨骼只適用於小型動物,我們常見的動物基本都是肉包骨的結構。體外披著皮毛,把骨頭藏在身體裡。為什麼呢?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在體外包裹上一層厚厚的骨骼,這麼一來,雖然防禦力增強了,但自身重量也增加了,導致行動速度變慢,這還怎麼捕食。而且誇張的重量在很多複雜的地理環境中是無法生存的,比如當我們要去河邊喝水,一腳踩進淤泥裡,就這重量,估計可以開始想象一下下輩子投胎去哪了。

神奇的體壁肌

既然昆蟲的骨頭是在體外的,那麼它們又是怎麼去控制這些骨頭自由行動的呢?這裡就要說一下昆蟲的肌肉組成了,昆蟲的肌肉可以分為內臟肌和體壁肌兩大類,內臟肌是包裹在內臟的器官壁中的,主要用來管理內臟器官的伸縮和挪動。而體壁肌才是決定昆蟲行為的主力。

體壁肌的一端連接在體壁上,通常的連接方法有三種:

1.肌纖維與皮細胞連接:原始的連接方式。

2.肌纖維與肌小腱連接:比較牢固的連接方式,績效建會穿過皮細胞層,直接與表皮細胞連接。

3.肌纖維與內骨骼連接:背縱肌連接在胸前的前後懸骨和腹板的內突上。


體內沒有骨頭的它們,是怎麼走路的

當肌肉與體壁連接後,它們就可以通過肌肉來控制體壁了。

那它們又是怎麼控制肌肉的呢?昆蟲的肌肉是由肌纖維組成的,肌纖維裡的肌膜可以接受神經脈衝,並向內部傳遞。當裡面的肌質接受到脈衝之後,會釋放鈣離子,調節肌肉的興奮收縮。

體內沒有骨頭的它們,是怎麼走路的

而肌肉則通過蛋白質的反覆構造,造成粗細纖絲的相對滑動來實現收縮,肌肉的收縮則帶動了連接的外骨骼,從而使它們做出一系列的動作。

體內沒有骨頭的它們,是怎麼走路的

A.舒張時,B.收縮時

所以它們的體內雖然沒有骨頭,但靠著肌肉和外骨骼的存在,還是可以做出一系列的動作來保證生存的。

本文參加【科學V計劃】,內容為作者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