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軟件之殤,中國製造業強國之路上最難跨越的藩籬


工業軟件之殤,中國製造業強國之路上最難跨越的藩籬

經過幾十年艱苦卓絕的發展,作為當今全球經濟實力第二的國家,如今的中國早已成為一個無可爭議的製造業大國。而中國製造無疑是全球製造產業鏈上不可或缺的一環。但是同樣,我們需要認識到的是中國製造大而不強,不但仍有很多短板,更有很多核心技術還受制於人。而工業軟件,就是中國製造業強國之路上最難跨越的藩籬。

工業軟件之殤,中國製造業強國之路上最難跨越的藩籬

這是因為在現代工業體系中,可以說沒有強大的工業軟件,就沒有強大的工業製造。而中國製造“大而不強”,其中最突出表現就是工業軟件弱小和受制於人。我國要實現“製造強國”,必須擁有自主可控的工業軟件。可是要知道工業軟件的積弱,卻絕非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

工業軟件之殤,中國製造業強國之路上最難跨越的藩籬

雖然由於智能手機的普及,中國在應用軟件市場上具有相當的競爭力,特別是遊戲、共享和消費類應用。但是要知道應用軟件和工業軟件完全是兩個概念。在應用軟件市場,程序員不需要太多的跨學科知識,而在工業軟件領域,程序員則必須掌握相當的工業體系知識,甚至需要成為工業領域的專家。

工業軟件之殤,中國製造業強國之路上最難跨越的藩籬

我們就以工程機械的軟件開發為例,工程機械很多需要的是運動控制,需要用高級語言如C語言來進行編寫複雜曲線。這不但要求程序員具備軟件建模能力,更要求程序員具有深厚的工程經驗,能夠機械運動把物理機制和規律,變成邏輯控制或運動控制的模型。如果沒有建模,就無法數字化,也就無法進行工業軟件編程。比如全球第一的卡特彼勒的挖掘機的2D電子圍欄系統,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軌跡策劃,這是這種運動控制和建模能力的體現。而這些正是中國工業軟件最欠缺的。

工業軟件之殤,中國製造業強國之路上最難跨越的藩籬

而和工業軟件人才的缺失相比,中國缺少工業軟件深入應用的環境,以及國內工業企業缺少工業軟件應用的思路才是最大的問題。一方面國內高價購買的國外仿真軟件通常只有30%的功能被用到,其它功能都是白白浪費;而另一方面,國內只有30%的工業品被仿真過。這就是中國工業和工業軟件的伴生現狀。

工業軟件之殤,中國製造業強國之路上最難跨越的藩籬

而造成這樣現狀的根本原因是很少有國內企業願意應用工業軟件進行正向設計,因為正向設計費時費力,成本高昂,而且即使能夠設計一款有創意的產品。在國內市場很快就會被仿造,甚至因為仿造的成本低廉,可能反而會佔領市場,導致高昂的設計成本無法收回。因此國內製造企業大多對一些國外的產品進行逆向工程,然後仿製。這樣的製造需求當然談不上完全利用工業軟件的全部功能。可要知道工業軟件通常最具價值的部分恰恰是在用於正向設計的仿真功能上。

工業軟件之殤,中國製造業強國之路上最難跨越的藩籬

在這樣的環境下,當然更談不上國內工業軟件的大發展了。但是當下中國最需要的,就是全新的工業思維,對工業全過程的深度洞察。要讓中國工業企業學會正向設計思維,學會性能要求,學會使用仿真軟件。退一萬步說,就是逆向工程也要學會通過仿真,從根源掌握別人的設計理念。照貓畫虎,也要去看幾眼真老虎。如果仍是維持現在不求甚解的土壤,不但絕對無法讓國產工業軟件生存,更是會在未來拖慢中國進入工業強國的腳步。

工業軟件之殤,中國製造業強國之路上最難跨越的藩籬


沒有掌握核心的工業軟件,就無法做強制造業,應該成為整個行業的共識,希望中國在製造業也能出現如華為一樣掌握核心技術的工業巨頭,能追趕上西門子和GE的腳步。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如果喜歡本文,別忘了轉發點贊,並請關注小編,跟蹤最新科技動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