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走:這樣讀書就對了

三步走:這樣讀書就對了

隨著教育的普及,完全沒有讀過書的人越來越少了。但是,你確定真的會讀書嗎?有多少人走出校門的那一刻,把之前讀的書都留在了身後——估計還有不少在每一次的期末考試以後就已經還給老師了。

如果,讀書只是你學生時代獲取分數的工具,那你並不會讀書。

還有多少人,每天刷微博,刷微信,甚至買微課,走路坐地鐵都帶著耳機在聽課,一副“我很忙,我很上進”的樣子,但流走的時間和癟下去的錢包卻沒有換來靈魂的豐盈,道理懂得那麼多,可還是過不好人生,看起來那麼努力,到頭來卻只感動了自己。

如果,讀書只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姿態,那你並不會讀書。

三步走:這樣讀書就對了

為什麼是《赤壁賦》?

1、因為它是經典

每天一睜眼,各種信息就撲面而來。信息時代,我們缺乏的不是信息而是篩選信息的能力。人生短暫,信息無窮,“以有涯隨無涯,殆矣!”經典是經受住時間淘洗和無數人驗證的精華信息,在有限的時間裡,我們要多讀、深讀經典作品。作為經典作品的《赤壁賦》是個說明怎樣讀書的好例子。

2、因為它是古文。

隔著時間的河流,文言文終究比現代文難懂一點,但是具備閱讀淺易文言文的技能又是我們必須掌握的。中學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作為經典古文的《赤壁賦》從內容、難易程度上都是個好例子。

3、因為它是高中教材的一篇文章,而且是要求背誦的文章。

高中教材中的例子:典型、大家也更熟悉。

4、因為我喜歡。喜歡蘇軾,也喜歡《赤壁賦》。

讀書如交友,也是要看緣分和脾性的。喜歡的書讀起來收穫格外大。不喜歡怎麼辦?我們沒辦法喜歡教材上所有課文,不喜歡還必須學的,怎麼辦?

三步走:這樣讀書就對了

1、弄清楚教材為什麼選它?葉聖陶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只要能掌握其背後的知識和規律,至於是用這個“例子”還是那一個“栗子”,就無所謂啦!

2、如果繞不過去呢?又或者,教材上所有的課文我都不喜歡,怎麼辦?(槓精可能如是說)答:那就試著喜歡它吧。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望而卻步的“硬骨頭”。必須學的內容,哭著也要弄明白——與其哭著弄明白,倒不如笑著面對吧!經典的東西必然有其可取之處,不妨放下內心的牴觸和成見去嘗試欣賞。


三步走:這樣讀書就對了

三步走:這樣讀書就對了

準備這樣的讀書筆記本。分成三部分:

三步走:這樣讀書就對了

1、問~指提問。

先提問題,帶著問題閱讀,效果絕對非同一般。

提問有助於大腦集中注意力,擴大興奮範圍,因而學習效果會更好。

能提出什麼問題反映的是一個人的思想深度。

而且,現在的時代,只有你不會問的,沒有互聯網不會答的。

所以,能提出多少問題,能提出什麼問題決定了你能從中收穫什麼收穫多少。

▼提不出問題怎麼辦?▼

彭小六的《洋蔥閱讀法》提到一種閱讀的方法——尋找文中的“咦?哈!嗯……”

三步走:這樣讀書就對了

閱讀的時候,要敏銳覺察,對這些內容及時做標記,再把這些內容整理一下,以問題的形式寫在最左邊一欄。

▼你能提出什麼問題?▼

三步走:這樣讀書就對了

我們還可以讓自己腦洞開得更大一點:比如蘇軾被貶到黃州工資多少?夠不夠花?不夠花了跟誰借?又比如蘇軾還被貶到哪裡?在黃州之前還是之後?順序是什麼?都有什麼作品?……

來一場頭腦風暴,看看自己能提多少問題?

2、取~指提取。

從文中提取信息來回答第一步當中提出的問題。你會發現第一步中提出的問題,有的通過閱讀原文就可以回答,有的需要藉助工具書或互聯網搜索更多資料,也有的和同學交流探討後可以解答,最後解決不了的,留到上課聽老師講課看能不能解決。這麼多“篩子”篩過後,留下的問題才是真問題,帶著這樣的問題上課,就跟吃了功力倍增的靈丹一樣,一定事半功倍!

▼第一步的問題你能解決哪些?又有哪些需要繼續閱讀思考尋求答案?▼

三步走:這樣讀書就對了

3、議~指議論。

很多人心目中語文課堂和語文考試是一種很尷尬的關係:似乎語文課對考試成績的提升沒什麼大作用,但是若尋找其他方法似乎也不是那麼有效。提升語文成績變成一個無處下手的難題,就是因為沒有做好最後一步。要議論,就要有觀點、能論證,就需要思考,需要“我”的加入

文中的哪些內容觸動了“我”?讓“我”還想到了什麼?“我”的想法是什麼?“我”為什麼這麼認為?“我”能不能說服影響更多人?……

三步走:這樣讀書就對了

把這些問題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提煉觀點,進行論證——可以是摘抄,更可以是隻言片語的感悟最好是比較完整言之成文的讀書筆記。經過這樣的過程,讓自己真正參與進來,才是真正的讀書。

我之前發的三篇關於《赤壁賦》的內容都屬於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赤壁賦》教給我們的認知規律和寫作提升途徑

讀書筆記:《赤壁賦》中不簡單的“睡覺”

讀書筆記:《赤壁賦》中的“水與月”的三重境界

當你能夠進行輸出時,這篇文章才真正開始屬於你了,你的讀書才算完成一個閉環。一個閉環的完成不代表閱讀的終結,你還可以按照這樣的程序進行第二次、第三次閱讀,循環不盡,日日精進。

三步走:這樣讀書就對了


我們不提倡死記硬背做兩腳書櫥,未來的社會,越來越多的工作被人工智能承擔,只有那些更加接近人性更加個性化有創意的才會更加被難以取代,才不會時代拋在後面。

讀書,是一種靈魂的盪滌。不跟風,不避世,就那樣坦坦蕩蕩地讓靈魂生長,如同一棵沐浴在陽光下的大樹,根深,葉茂,繁花似錦。讀書是一件很私人化的事,但是讀書絕對不是一件僅僅自嗨就夠了的事情。


三步走:這樣讀書就對了

這三個問題,每個讀書人都應該問問自己。本文以《赤壁賦》為例,談了前兩個問題。至於第三個問題,借用史鐵生的一句話:

三步走:這樣讀書就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