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火犯、偷车贼、教唆犯:男子本强,为父则弱

纵火犯、偷车贼、教唆犯:男子本强,为父则弱

偷自行车的人

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发现,男人一旦开始准备组建家庭,或者说最晚直到孩子降生。男人就会失去曾经种种美好的品质,他们会渐渐坠落成不起眼的、失败的、毫无希望的,乃至罪恶的存在。这种变化令人惊讶,却早已是最平凡却最视而不见的日常。

1939年,威廉·福克纳创作了短篇小说《烧马棚》,这篇作品在国内的知名度大概完全比不上作者的另外两部作品——惊悚爱情主题的《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和探讨家族与人类悲剧的《喧哗与骚动》。

烧马棚讲述了一位贫穷白人父亲无论如何辛勤劳动,也无法让全家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为了发泄心中的愤怒,常常故意烧掉雇主的马棚,并且还让自己年幼的儿子作伪证。

这大概是十万加家庭情感公号文深爱的主题:《你弱你有理啊》、《不努力的人到底有多邪恶》、《你永远想不到失败的男人有多渣》。

《烧马棚》把纵火犯父亲作为主角,影史上有部教科书级的影片主角是位偷车贼。上映于1948年的《偷自行车的人》是任何一本影视教科书、任何一所影视学院都绕不过去的教学素材。男主是位生活在罗马的父亲,他可没遇到“罗马假日”那样浪漫的奇遇。他只是一个苦苦渴盼得到一份工作的求职者。

机会终于来了,这位父亲找到了工作,但这份工作要求职员必须有一辆自行车。他的妻子典当了家里所有的床单,终于换回了一辆自行车。但上班的第一天,这辆自行车就被偷走了。父亲带着儿子多方寻回自行车未果,绝望中试图盗窃一辆自行车,当场被警方抓获。

好吧,如果说作为纵火犯和偷车贼的两位父亲,还有一些迫不得已、拼尽全力的同情分,到了2006年上映的《父子》,HK影星郭富城饰演的父亲几乎没有任何正面形象了。他嗜赌成性,妻子被迫离家出走。为了生计,他开始教唆年幼的儿子偷窃,儿子被关进监狱。

男性这种性别常常面临着十分奇特的成长情境,他的幼年与少年被要求勇敢、正直、诚实、宽容与坚忍。但这些只不过是成长的序曲而已。

一旦当男性开始准备缔结家庭,世间对他的要求只有一个——赚钱与养家的能力。其他的品质完全不再重要。

以被黑得最惨的“稳定工作”为例,如果一个男人从事稳定的工作,即便他特别富有牺牲精神,特别具有无私的服务精神,工作中兢兢业业、攻坚克难,只要他的收入不足以让家人富足地生活,立刻会被冠以《你的稳定不过是稳定的穷着》之类的负面评价。

如果说幸运的男性可以在不具备房子、车子、彩礼的情况下缔结婚姻,当然这种情况越来越稀有。那么婚后一旦不能完美负担学区房、教育费用、生活费用,婚姻也很快会走向终结,并且背负贫穷与无能的污名直至生命的尽头。

也许这并不残忍,就像野兽的世界里,也只有最强大的雄性才可以传承后代,拥有族群。

纵火犯、偷车贼、教唆犯:男子本强,为父则弱

狮子王

童话电影《狮子王》正在热播,脱胎于《哈姆雷特》的影片终归有着残酷的内核——刀疤败于木法沙,于是没有王位、王后、领地,当它反杀木法沙,转瞬便拥有的一切。当然最终胜利的是正义主角辛巴。但观影的成人们,不可能看不到辛巴是力量最强大的那只狮子。

之于男性,不缔结婚姻,不生育孩子,当然不可能成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独身的女性可以拥有《成为简·奥斯汀》、《自梳》这样优雅前行的影片。而单身的男性则是公益片《一双筷子》的主人公——万家团圆的新年,他却需要他人施舍一双筷子,才能不凄凉地度过年关。

女性独自养育孩子当然是坚强、伟大的形象,比如《孟母三迁》还洋溢被千古传诵的智慧光芒。但如果一位平凡的父亲独自带着孩子,恶意的嘲讽与评价当然会有,比如“快看,他太穷了,老婆跑了,自己带着孩子过,冷锅冷灶的”。

一年多之前,某位情感教主凉凉之时,某媒体团队以电邮方式询问了《进化心理学》的作者戴维·巴斯,他说,“长期择偶时,女性比男性更看重地位资源,这一点已经被反复证实,没有什么可怀疑的了。它是事实。”邮件的末尾,这位心理学家写道,“我是科学家,不做婚姻情感咨询生意”。

没错,虽然原子弹可以杀死人类,但没人会否定核科学的理论本身是正确的。同样,也没人能否认“进化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所以,千万别惊讶一个男人“为父则弱”的现实,因为婚姻就是最现实的一种日常情境,柴米油盐、房贷车贷、各类花销、养老医疗,一切都是以物质作为基础。而男人必须负担这些,一旦承受不起,他的形象当然是负面的。

前些日子,无辜女生深夜被暴打的视频引燃舆论场,无数人在转发“我绝不希望自己有女儿”之类的文章,高喊女性生存唯艰。

但生了儿子,他的人生就一定更容易吗?

当然不会吗,因为你只能告诉他一句话,“你是男人,要么功成名就结婚生子,要么立刻去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