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博士说园林|《挺有意思的中国古典园林史》秦汉名园轶事

陈博士说园林|《挺有意思的中国古典园林史》秦汉名园轶事

★★★★★ 美好生活新时代的标配 ★★★★★

★★★★★ 雅致生活追求者的指南 ★★★★★

【陈博士说园林系列丛书】

挺有意思的中国古典园林史

陈波 著

中国电力出版社,2019.9

陈博士说园林|《挺有意思的中国古典园林史》秦汉名园轶事

※※※ 探寻“世界园林之母”的发展历程 ※※※

※※※ 品鉴“传世园林经典”的辉煌图景 ※※※

※※※ 博览“园林历史人物”的奇闻轶事 ※※※

※※※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想境界 ※※※

—— 秦汉园林名园轶事 ——

一、“上林苑”——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皇家园林(略,详见本书)

二、“金屋藏娇”——汉武帝与皇后陈阿娇的故事(略,详见本书)

三、“跋扈将军”——梁冀和妻子祸国殃民的故事(略,详见本书)

四、“一池三山”——历代帝王求仙得道之梦

“一池三山”是中国常见的一种园林营造模式,源于中国道家的神仙思想,并于以后各朝的皇家园林以及一些私家园林中得以继承和发展。

“一池三山”指神话传说中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并有仙人居住,仙人有长生不老之药,人吃了可以长生不老。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妄想长生不老,曾多次派人寻仙境、求仙药。其中特别有名的是“徐福东渡的故事”

话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君临天下,自然而然就想向天再借五百年,想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有一次,在秦始皇到泰山封禅结束后,东巡路过龙口——当时还叫作黄县,在地方官的安排下,方士徐福以地方名流的身份晋见了皇上,并随团继续巡视。

到了琅琊(今胶南)的时候,徐福正式上书说:东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山上有神仙,神仙有仙药,吃了就可以长生不老。他愿意赴汤蹈火,为皇上求取仙药。秦始皇龙颜大悦,给了他很多金银财宝,命他入海求仙。

但没多久,徐福就回来了,说他见到了神仙,但是神仙嫌见面礼不够,需要漂亮的童男童女和各种钱财物品作为献礼,才能得到仙药。秦始皇就派了500名童男童女,携带大量财物,跟随徐福再次出海。

第二年,秦始皇再次东巡,顺便来找徐福,虽然路上遇到了刺客张良用大铁锤袭击,但躲过一劫的他仍按原计划到达琅琊,可惜没见到徐福。

他再见到徐福的时候已经是十年之后,在他第三次东巡途中。徐福依然没有找到仙药。他的解释是这样的:本来就要拿到仙药了,但是海上有大鱼护卫仙山,令他功败垂成。

这次,秦始皇亲自率领弓箭手到海上与大鱼搏斗,杀了条大鱼之后,兴冲冲地回去了,想这下子可好了,徐福终于可以拿到仙药了。

但是,秦始皇还是没有等到仙药,在返回咸阳的路上,就病死了,他的手下为了篡位,密不发丧,全国人民都不知道。

没有借口的徐福一时也骑虎难下,于是在公元前210年,他带着浩浩荡荡的求仙团队漂洋过海,寻找虚无缥缈的三神山和灵丹妙药。从此,再未回到中原。

由于寻仙之事迟迟没有结果,秦始皇只得借助园林来满足他的奢望。他在修建“兰池宫”时为追求仙境,就在园林中开挖了一池湖水,湖中建造三岛象征传说中的三神山,居住在这里就好像神仙一般。受此启发,汉高帝刘邦在兴建未央宫时,也曾在宫中开凿沧池,池中筑岛。汉武帝刘彻兴建的建章宫更是“一池三山”的典范。

建章宫建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规模宏大,有“千门万户”之美称。武帝曾一度在这里接见朝臣、处理政务。

建章宫的布局,从正门、圆阙、玉堂、建章前殿和天梁宫形成一条中轴线,其他宫室分布在左右两侧。

中轴线上有好几道门,正门叫阊阖,也叫璧门,高二十五丈,是城关式建筑。后面是玉堂,建在台上。屋顶上建了一只有铜凤,高五尺,用黄金装饰,下面安装了枢纽,可以随风转动。

在璧门北面,是圆阙门,高二十五丈,左边有一座建筑叫别凤阙,右边的建筑叫做井干楼。从圆阙门往里二百步就是建章宫的前殿,建在高台上面,气魄十分雄伟。

宫城里面还分布了众多不同组合的殿堂建筑。璧门西面是神明堂,建在五十丈高的台上,是祭祀神仙的场所。神明堂前面有一个铜铸的仙人,张开双手捧着铜盘,承接雨露。

建章宫北面开挖了一个太液池,是一个相当宽阔的人工湖。池中堆筑了蓬莱、方丈、瀛洲三座小岛,象征东海上神仙居住的三座神山。

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并成为园林山水创作的一种典型模式。

陈博士说园林|《挺有意思的中国古典园林史》秦汉名园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