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丨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文山故事

民族团结丨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文山故事

文山市,文山州府所在地,有5个民族乡,903个少数民族杂居村。少数民族人口27.1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3.45%,5个世居少数民族和来自全州各地的少数民族在这里交往、交流、交融。4月22日,省级初验暨互观互检人员来到文山市,实地查看民族团结示范工作开展情况。

让各民族同胞在文山安居乐业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当然离不开民生保障。多年来,文山市实施了一大批水、电、路、房、网等基础设施项目。仅在保障性住房一项,就先后投入30亿元,建成小区17座,提供住房21633套,让8万多低收入人口在文山城安下了新家。当天,省级初验暨互观互检人员首先来到文山城泰民家园小区。

民族团结丨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文山故事

泰民家园小区取“国泰民安”之意,是文山市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进社区、进小区的一个成功范例,也是文山市城市民族工作的一个缩影。小区共有2300余套住房,解决了8000余人的住房问题。在这里,广大居民实现了农村村民到城市市民的身份转变,实现了对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里,无论什么民族,无论来自何方,大家都亲如一家,团结友爱。

民族团结丨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文山故事

泰民家园是一座安民家园。

家园居住有低收入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等,他们来自文山州8县市及州外。

为方便居民生活,小区内还设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儿童之家、幼儿园、社区服务工作站以及超市、商铺等,周边有州中医院、社区卫生室、民族医药店等,同时网格管理员、社区医生、片区民警、社区干部会定期不定期上门服务。这一系列住房、医疗、安全的保障,为各族群众安心生活、安心工作创造了条件。

泰民家园是一座育民家园。小区内的成长幼儿园,以文山的11个世居民族为主题,创设民族主题班;开展民族生产生活用具手工制作,教师主动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学习踩高跷、竹竿舞、蜡染等少数民族文化。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和环境的创设,把“我们都是中华民族、我们都是一家人”的朴素感情以孩子喜欢的方式播种在他们心里,使民族团结教育伴随着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民族团结丨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文山故事

泰民家园是一座富民家园。小区楼下及小区附近有超市、修理店、饮食店,周边有园区、三七国际交易市场,居住在小区的劳动力人口都有业可营、有工可务、有钱可找。

近年来,文山市下大力气在住房、就业、教育、医疗、安全、民族文化活动、民族文化传承7个方面下功夫,通过7大保障夯实城市民族工作基础,进一步建立完善了“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能融入”的服务体系,各民族共享改革开放和城市化带来的发展成果,营造了各族群众共居、共事、共享、共乐的良好氛围,努力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以三七为主的民族医药产业

从这里走向世界

在文山,三七产业已成为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和脱贫奔小康的推进剂、加速剂,省委、省政府已明确将文山三七打造成为云南省千亿级民族医药产业。作为三七品牌的创建示范区,三七产业以三七为主的民族医药产业将从文山三七产业园区走向世界。

民族团结丨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文山故事

告别泰民家园小区,省级初验暨互观互检人员来到文山三七产业园区了解文山三七产业发展情况。在这里,省级初验暨互观互检人员了解到文山三七的种植历史、药用价值、三七产业的发展现状等情况。对于通过三七产业发展带动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省级初验暨互观互检人员均给予肯定。

民族团结丨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文山故事

随后,在位于文山三七产业园区内的苗心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省级初验暨互观互检人员了解到这家民族医药企业的发展历程。苗心康以“药企+联合社+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通过临时务工方式,累计带动586户农户(贫困户236户、少数民族农户占比68%以上)增加收入235.5万元,实现户均年增收4000余元;通过长期雇佣务工方式,80名各族群众年人均增收3万元。目前,该公司和各族群众形成了产业共同体。

记者:徐仕桓

民族团结丨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文山故事

编辑:陈慧

制作:龙俊贤

审核:李云淑

民族团结丨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文山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