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安史之亂是盛唐後來走向衰落的轉折點

開元后期,由於安定繁榮的日子已久,唐玄宗逐漸喪失了以前那種勵精圖治的精神。改元天寶後,他縱情享樂,寵愛楊貴妃,信任宦官高力士,把朝政全交給宰相李林甫處理。李林甫對玄宗事事逢迎,私下卻利用職權,專橫獨斷。林甫死後,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繼任宰相,更是排斥異己,貪汙受賄,使政治日益敗壞。加上當時土地兼併劇烈,貧富懸殊嚴重,政治、經濟、社會漸呈衰敗之象.玄宗因對外開拓,在邊境駐以重兵,設立十大兵鎮,以節度使為最高軍事長官。節度使領若干州,權力很大,初時由中央派大臣充任,立功後往往入朝拜相。天寶以後,李林甫為了鞏固本身權位、堵塞邊帥入相的路徑,藉口文官不懂軍事,多用胡人擔任節度使。結果給胡人節度使安祿山起兵反唐的機會。


為何說安史之亂是盛唐後來走向衰落的轉折點

唐朝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趁唐朝內部空虛腐敗,聯合同羅、奚、契丹、室韋、突厥等民族組成共15萬士兵,號稱20萬,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藉口在范陽起兵。當時國家承平日久,民不知戰,河北州縣立即望風瓦解,當地縣令或逃或降。天寶十五年佔領長安、洛陽,進入安史之亂的最高峰。那麼烽火連三月的安史之亂對唐朝究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


為何說安史之亂是盛唐後來走向衰落的轉折點

首先是潘鎮割據日益嚴重,為唐末黃巢起義和唐朝的最終滅亡埋下了伏筆。安史之亂後每以數州為一鎮的節度使不單管理軍事,而且因兼領按察使、安撫使、支度使等職而兼管轄區內的行政、財政、人民戶口、土地等大權,這就使得原來為一方之長的州刺史變為其部屬。據《新唐書·志第四十兵》一書中說:“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賦”。節度使因而雄踞一方,尾大不掉,成為唐皇室隱憂。


為何說安史之亂是盛唐後來走向衰落的轉折點

其次是唐朝逐步形成了外重內輕的局面,唐玄宗開元十年設置節度使,許其率兵鎮守邊地,軍力日漸強大,漸有凌駕中央之勢。開元十四年時,京師守衛改由彍騎負責。而天寶年間,邊鎮兵力達50萬而安祿山一人更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這三地之間地域相連,兵力又於諸鎮之中最強,擁兵20萬,實力強大。相反,中央兵力則不滿8萬,形成外重內輕的軍事局面,漸漸形成地方反過來威脅中央的危機。


為何說安史之亂是盛唐後來走向衰落的轉折點

為何說唐朝安史之亂成為了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呢?我們都知道,在安史之亂以前,唐朝與吐蕃和阿拉伯帝國可以說是整個亞洲版圖上最為強大的三個國家。而步入盛世之後的唐朝壓制了吐蕃並且絲毫不遜色於阿拉伯帝國,唐朝的軍隊縱橫西域中亞將盛唐的威名傳遍四方。唐朝不僅因為這個丟掉了整個西域,之後也再無力去奪回西域,在國際地位上之前被南詔打得潰不成軍後來又被吐蕃奪取了西域,還不得不借助回鶻和阿拉伯的軍隊來參與平叛。丟失了西域之後本來與阿拉伯帝國爭奪中亞控制的唐朝退出了爭奪,從那之後再也沒有唐朝軍隊能夠到達蔥嶺,正因如此在阿拉伯帝國的掌控下中亞和西域逐漸伊斯蘭化,唐朝代表的漢文明被吞噬。失去了國際地位的中國後來也沒有再恢復唐朝這個時候的盛況,同樣失去西域的唐朝與原本絲綢之路中斷了聯繫,要知道在此之前中國的朝代都是依靠絲路來與西方國家接觸。


為何說安史之亂是盛唐後來走向衰落的轉折點

戰亂使社會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舊唐書·郭子儀傳》記載:“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井邑楱荊,豺狼所號。既乏軍儲,又鮮人力。東至鄭、汴,達于徐方,北自覃、懷經於相土,為人煙斷絕,千里蕭條”,幾乎包括整個黃河中下游,一片荒涼。杜甫有詩曰:“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我裡百餘家,世亂各東西”。這說明經過戰亂,廣大人民皆處在無家可歸的狀態中。安史之亂也使北方地區經濟遭受嚴重破壞,嚴重影響了當地生產力的正常發展。安史之亂,促使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安史之亂對北方生產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大量北方人士南渡,“四海南奔似永嘉”。南方相對較為穩定,北方人口的南遷,帶去了大量的勞動力,先進的生產技術,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南方經濟日益超過北方。


為何說安史之亂是盛唐後來走向衰落的轉折點

“安史之亂”對唐代的危害非常嚴重,亂前全國有人戶900萬,亂後只剩不到200萬了;社會生產損失慘重,租庸調、均田制無法再實行下去;叛軍的燒殺搶掠,使城市鄉村殘破不堪,唐王朝的實力被大大削弱, “開元盛世”的景象再也不復存在了。而這場大亂後,朝廷為了安撫降將,派他們作了各地的節度使,埋下了唐·代後期藩鎮之亂的禍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