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六次人口大遷徙

中國歷史上因政治需要、戰亂逃難、經濟謀生等原因,產生數次人口遷移。人口遷移對民族種族融合、調整人口分佈、促進文化交流、推動經濟發展等等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尤其對姓氏源流、譜志文化的影響更是深遠。

中國歷史上六次人口大遷徙

三次“衣冠南渡”

中國歷史上有三次因動亂而發生的大規模人口南遷現象,分別是:西晉末晉元帝司馬睿渡江,定都建康(今南京)建立東晉;唐“安史之亂”後,中原士庶避亂南徙至金陵(今南京),建立南唐;北宋末,宋高宗渡江,以臨安(今杭州)為行都,建立南宋。

1、永嘉之亂,衣冠南渡

這是中原政權和文明首次南遷,由西晉京師洛陽南渡至建康(今南京)。西晉晉懷帝、晉愍帝時期中原地區大規模戰爭不斷,內徙的周邊部族相繼建立君主制政權,強大起來威脅到西晉政權,並最終釀成永嘉之禍,中央朝廷受到威脅,晉建武年間,晉元帝率中原漢族臣民從京師洛陽南渡,史稱“永嘉之亂,衣冠南渡”,這是中原漢人第一次大規模南遷。後西晉渡江後,在建康(今南京)定都,史稱東晉。中原漢族士族等臣民相隨南逃,史稱“永嘉之亂,衣冠南渡”,王導依賴南渡的北方士族,團結江東豪強,協助司馬睿建立了東晉政權。

中國歷史上六次人口大遷徙

2、安史之亂,衣冠南渡

唐安祿山,史思明,起兵反對唐王朝,史稱“安史之亂”,這次叛亂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安史之亂自755年(唐玄宗天寶十四年)起,至762年(唐代宗寶應元年)結束,前後7七年之久。這次歷史事件,是當時社會各種矛盾所促成的,對唐朝後期的影響尤其巨大。隨後,北方的胡族攻入中原,唐朝進入戰亂和藩鎮割據時代,以及之後更為混亂的五代十國時期。這段時間,從安史之亂的“明皇幸蜀”到黃巢起義時的“僖宗幸蜀”,四川成為了唐王朝最後的迴旋之所,也成為了人口遷移的另一個主要方向,之後朱溫篡奪大唐,另一隻旁系的李氏子孫佔據南方(即南唐),大量中原人口向南方遷移,南方地區與北方中原的差距開始縮小。有學者甚至認為,南北人口甚至已接近均衡。

中國歷史上六次人口大遷徙

3、靖康之難,衣冠南渡

1126年(靖康元年)北方的金兵攻克宋都城汴京。1127年(靖康二年)三月,金軍大肆搜掠後,立張邦昌為楚帝,驅擄徽、欽二帝和宗室等北返,北宋亡。史稱“靖康之變”,或“靖康之難”、“靖康之禍”、“靖康之恥”。統治者衣冠南渡,在杭州建立南宋。中原漢族大量向南方遷移。之後蒙元又佔領中原,中原地區破壞很嚴重。南方的江南地區作為南宋的統治中心區域取代中原成為了新的經濟中心。此次南渡,發生在1127年(即趙構建炎元年、靖康二年),故也稱建炎南渡。

中國歷史上六次人口大遷徙

靖康之恥

一般認為,經過這三次主要的大規模南移,經濟中心最終從中原地區轉移到了江南地區。

第四次 洪洞大槐樹移民

洪洞大槐樹移民:從明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至明朝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共進行了十多次大規模的移民,是明初大移民的重要部分。

元朝末年,朝廷連年對外用兵,對內實行民族壓迫。受蒙古貴族及封建地主對農民殘酷剝削壓迫,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加之黃淮流域水災不斷,饑荒頻繁,民不聊生,嚴重破壞了社會經濟。到了明朝初年,中國許多地方,特別是江淮以北大部分地區呈現著田地荒蕪、人煙斷絕的淒涼景象。
而這時候的山西,卻是另外一種景象,相對顯得安定,風調雨順,連年豐收,較之於相鄰諸省,山西經濟繁榮,人丁興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難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區。

明朝推翻了元朝之後,為了鞏固新的政權,發展經濟,增強國力。朱元璋根據當時國家的現實狀況作出了一個大的決策——“移民屯田,開墾荒地”一場大規模的歷經數朝歷史50餘年的移民高潮就開始了。

明朝洪武年間,開始大量移民,農業生產剛剛有所恢復,又發生了“靖難之役”,四年的戰爭又加劇了中原地區的荒涼局面,為此仍又有永樂遷民之舉。

明初從洪武六年(1373年)到永樂十五年(1417年),近半個世紀中,從山西向外地移民17次,每次數百戶,甚至上萬戶,前後人數達到100萬以上。

中國歷史上六次人口大遷徙

洪洞大槐樹

第五次 湖廣填四川

湖廣填四川,是發生在清朝的一次大規模的移民。據說,有湖北、江西、福建、廣西等十幾個省份的居民也在移民行列之中。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四川經過戰亂,導致人口急劇減少。因此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廣行省人口最多。

“湖廣填四川”給四川帶來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為四川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甚至四川無與倫比的感染力和同化力也正是來源於厚重的移民文化,這些外省移民還成為多數四川人的先祖。

中國歷史上六次人口大遷徙

第六次 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

闖關東

山海關城東門,界定著關外和關內中原大地,從明清到民國期間,以山東、直隸為主的關內人開始興起了闖關東。

19世紀,黃河下游連年遭災,清朝政府卻依舊禁關。破產農民不顧禁令,成千上萬的冒著被懲罰危險,“闖”入關東,此為“闖關東”來歷。清末,沙俄侵略東北。清於1860年在關東局部馳禁放荒,1897年全部開禁,1910年關東總人口增至1800萬人。民國年間(1912年——1949年),“闖關東”洪流澎湃,新中國前夕近4000萬。

中國歷史上六次人口大遷徙

走西口

歷史上的“走西口”,亦稱“走口外”,是指山西、陝西等地民眾前往長城以外的內蒙古草原墾荒、經商的移民活動。

“走西口”是清代以來成千上萬的晉、陝等地老百姓湧入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和鄂爾多斯等地謀生的移民活動。“走西口”這一移民活動,大大改變了內蒙古的社會結構、經濟結構和生活方式。同時,佔移民比例極高的山西移民,作為文化傳播的主要載體,將山西的晉文化帶到了內蒙古中西部地區,使當地形成富有濃郁山西本土特色的移民文化。晉文化作為農耕文化的一部分,通過人口遷移,與當地的遊牧文化相融合,形成富有活力的多元文化,豐富了中國的文化。

中國歷史上六次人口大遷徙

下南洋

南洋指東南亞較深區域(不包括越南北部等)為主的區域,也包括斯里蘭卡等等。阿拉伯海以東的屬於南洋(中東和東非屬西洋)。
中國人去南洋區域活動(官事、經商、打工、遷徙),歷史上稱為“下南洋”或走南洋。

民國這段歷史時期,國內戰亂不斷,民不聊生。福建、廣東一帶在當時慌亂窮困,人多地少,老百姓生活極度難以維持,為了謀生計,維持家庭生活,改變個人或家族的命運,躲避戰亂,閩粵地區的老百姓一次又一次、一批又一批批地到南洋謀生。

中國歷史上六次人口大遷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