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衫玉帶最風流,斜插銀篦慢裹頭”,淺談古代梳篦的發展史

引言

《宮詞》中曾經有這樣的描述:“羅衫玉帶最風流,斜插銀篦慢裹頭。”由此可見,在古代社會中,梳篦也是一種流行的風尚。作為古代社會中的一種整理頭髮的工具,梳篦還有著首飾的用途,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中,梳篦的發展也隨著社會的變化而不斷變遷。雖然說在很多人看來,梳篦不過就是一種稀鬆平常的物件,但是其特有的歷史價值卻能夠幫助我們更加全面地瞭解中華文化,認識中國社會文化的發展進程。

“羅衫玉帶最風流,斜插銀篦慢裹頭”,淺談古代梳篦的發展史

梳篦在歷史發展下的應運而生

東漢時期的《說文解字》曾經對梳篦有所記載:

“櫛,梳比之總名也。從木節生,梳,理髮也。從木疏省聲。比,密也;二人為從,反從為比,凡比之屬皆從比。又謂:篦,導也。今俗謂之篦。從竹,篦聲。”

在古代社會中,由於男子和女子一樣有蓄髮的要求,因此每家每戶中梳篦都是必需品。

“羅衫玉帶最風流,斜插銀篦慢裹頭”,淺談古代梳篦的發展史

其實,梳篦只是一種統稱,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梳篦分為梳子和篦子兩種工具,當人們想要對頭髮進行梳洗整理的時候,所使用的工具就是梳子,而當人們想要清除一些髮間汙垢的時候,所使用到的工具就是篦子。對於常年蓄髮的古代人來說,由於頭髮並不能做到每天都清洗,因此梳篦在這一時期就成為了人們清潔頭髮的重要工具。

不僅如此,一些造型精美的梳篦還可以成為人們戴在頭上的首飾,以彰顯自己的身份。由此可見,在古代社會中,基於人們蓄髮的要求,梳篦也應運而生,成為當時社會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羅衫玉帶最風流,斜插銀篦慢裹頭”,淺談古代梳篦的發展史

梳篦在不同年代中的發展特點

根據考古發現以及對歷史資料的研究可知,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就已經發現了梳篦的蹤跡,通過近年來的考古發掘以及史料研究,專家們認為在不同時代和不同地區,梳篦的發展特點都各不相同。

在原始社會時期,梳篦的材料主要以骨頭和玉石為主,由於當時的人們生產水平有限,因此梳篦的形態也相對粗糙。

“羅衫玉帶最風流,斜插銀篦慢裹頭”,淺談古代梳篦的發展史

在對夏商周時期進行研究之時,專家們發現商朝時期是梳篦發展的一個小高峰,在當時的社會中,梳篦的外觀已經從長方形逐漸演變出了倒梯形和風字形等等,而材質上也從傳統的骨梳、石梳逐漸向牙梳、玉梳髮展。而在西周社會中,木梳的出現也使得梳篦在全國範圍內有了更大程度的推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梳篦能夠帶來的便利之處,在西周社會之後,梳篦也正式成為了人們梳妝的專用物品。

在秦漢社會中,馬蹄形的梳篦成為了社會新的主流,雖然說在這時,以金、銀作為材質的梳篦已經初具規模,但實際上,對於普遍使用梳篦的百姓來說,木製梳篦仍然是大家追捧的對象。

“羅衫玉帶最風流,斜插銀篦慢裹頭”,淺談古代梳篦的發展史

隨著社會的發展,在隋唐社會中,拱背形狀的梳篦也逐漸代替了平背形狀的梳篦,在當時的社會中,這種帶有拱背的半圓形梳篦已經成為了新的社會潮流,而在這一時期內,梳篦也正式成為了很多貴族婦女用來裝飾頭髮的工具。由於在隋唐時期,帶有裝飾物的梳篦仍然有著很高的價格,因此其裝飾作用並沒有被大範圍推廣。

兩宋時期到來之際,我國生產力水平不斷髮展進步,商業也應運而生,在這一期間,梳篦的發展到了一個頂峰時期,無論是貴族富商還是平民百姓,都能夠將梳篦作為自己日常裝扮的工具來使用了。

遼金社會中,梳篦的主要發展依託於北方,此時的梳篦也有了寬背和窄背的區分,而由於此時的社會中對於梳篦的使用已經並不頻繁了,因此梳篦的發展也進入到了低谷階段,從明清時期往後,梳篦更是由於人們服飾的變化而顯得不再重要,曾經盛極一時的梳篦文化也從此隕落。

“羅衫玉帶最風流,斜插銀篦慢裹頭”,淺談古代梳篦的發展史

結語

從梳篦的傳承和演變中,可以大致瞭解到我國社會的一個文化風俗發展歷史,從不同地區和不同年代的梳篦特點之上,當時人們的精神面貌也能夠得以最大程度的體現。可以說梳篦的出現,為我們現代社會研究古代人民精神風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方向,在對梳篦的瞭解過程中給,古代社會的文化也得以展現在現代世人面前。

參考資料:《宮詞》、《說文解字》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本文於今日頭條首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