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东德为何要修建柏林墙,西德及西方国家,为何不加以破坏

最初的柏林墙只是一条绵延长达43公里的铁丝网,它横亘在东、西柏林的边界上,间或用水泥板支撑固定。

1961年8月13日凌晨,东德边防军将一批近500吨的带刺铁丝网,拖到了东、西柏林交界处。凌晨1点,2万士兵突然开到东、西柏林边境,开始架设铁丝网,网外再加路障。

士兵们用了近6个小时的时间,才将这道临时屏障迅速架设完工。13日中午12点,最后一个路口宣布封锁,柏林正式被分成两半。

其后的几年,这道铁丝网又被不断加固加长,变成了2米高的水泥墙体,最后发展成为由电网、壕沟、碉堡、地雷、射击装置组成的一道严密防线,一条长156公里,高达3.6米的柏林墙正式建成。

东德国务委员会主席乌布里希对此表示:“为了社会主义,我们必须这样做。”

当年东德为何要修建柏林墙,西德及西方国家,为何不加以破坏

(柏林墙)

那么,柏林墙是在什么背景下修建的?东德政府为什么就不放任民众自由穿越边界呢?

柏林墙修建的原因,和二战有着密切的关系。

1945年5月8日,纳粹德国宣布投降,德国和柏林市区被美、苏、英、法四国分割占领。东区由苏联占领,西北区由英国占领,东南区由美国占领,西区由法国占领,

不过,这四个国家所占领的领土面积并非平均分配,美苏两国各占约11万平方公里,英国有近10万平方公里,而法国只有4万平方公里。

1945年夏天,各国就开始在占领区内标注显眼的分界线,除了用鲜艳的木桩和横杆隔离外,还在边界处的树木上涂上颜色。不过,此时的德国民众还可以自由穿梭于各个占领区内,几乎不接受特别的检查和限制,只需要办理一个简单的证件就可以了。

1947年1月,美、英、法三国宣布,将他们的占领区合并。这样,德国实际上就被分割为了两个部分,一边是苏联,一边是西方三国。两年后,苏联在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俗称东德,首都在东柏林。西方三国在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俗称为西德,首都建在西柏林。

至此,两个占领区不再是简单的土地分割了,而是演变上升为东西方两个阵营之间的对抗。

自从二战结束以后,苏联占领区的东部德国人,就源源不断地涌入西部。这其中大多数是因为战争或家人团聚,也包括一部分信奉“西部遍地是黄金”,向往西部资本主义自由的德国人。

当年东德为何要修建柏林墙,西德及西方国家,为何不加以破坏

(关于柏林墙的影像记忆)

后来,随着东德的经济持续恶化,东德人似乎看不到生活好转的迹象。越来越多的人经不住西德的鼓吹和煽动,千方百计地逃往西德,希望过上心目中吃穿不愁的理想生活。

据统计,从1949年到1961年,有大约270万东德人通过各种渠道,逃到了西德。

这些人几乎囊括了东德各个阶层的精英。他们的出逃,不但带走了东德大量的技术人才,还几乎掏空了东德的青壮年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

由于东德的住房价格便宜,甚至出现了白天在西德工作,晚上回到东德居住的人流。还有人在西德的黑市上,用极低的价格换取东德货币,回到东德进行消费。这些行为严重干扰了东德的经济秩序,威胁到了东德的国家建设。

随着美苏冷战打响,双方的关系日趋紧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东、西德的对抗。为了防范来自西方的干扰和破坏,阻止人才和技术的流失,恢复东德的经济。柏林墙的修建,就被东德政府提上了议事日程。

1961年8月12日,东德政府通过了修建柏林墙的法令。13日,当东德边防军正在紧锣密鼓地用铁丝网修建柏林墙时,华约组织发表了一番言辞犀利的声明:“西德政府通过欺骗、贿赂和要挟,帮助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东德人逃往西德,东德政府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国家和人民。”

当年东德为何要修建柏林墙,西德及西方国家,为何不加以破坏

(拔地而起的柏林墙)

时任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虽然对修建柏林墙一事心知肚明,但依然表现得“大吃一惊”。随后又承认,柏林墙确实可以阻止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渗透,也让德国的分裂成为了既定事实。

值得玩味的是,美、英、法三国虽大肆批评东德修建柏林墙是极为不人道的,却并未采取任何实际行动加以阻止。

因为柏林墙的修建,既可以阻止东德人逃往西德,也可以帮助三国保住被东德包围的西柏林。双方就在这样一种对抗和默契中达成一致,实现了各自的目标。

柏林墙自建成到它倒塌,历经了28年。这期间,无数东德人冒着生命危险,试图越过这座冰冷的墙体,在墙角边洒下了斑斑血迹。

人们为了冲破牢笼,采用了各种五花八门的手段。有人直接翻墙;有人从楼上跳下,企图落到墙体的另一侧;有人开着重型卡车撞墙,开着小汽车钻栏杆;有人开着潜水艇、乘坐热气球穿越。东德政府甚至发现了一条长达145米,距离地面12米的隧道,它是由40个东德人花费半年的时间才艰难修成的。

28年间,究竟有多少人在翻越柏林墙时丢掉了性命,东德政府并未公布。但民间组织有一份数据:共有5043人成功逃离东柏林,3221人被捕,239人在穿越柏林墙的过程中死亡了。

(参考资料:《德国通史》《欧洲世纪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