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公司6成员工做销售,十来人搞研发,一年收入7个亿!

欢迎点关注“知本圈”,获取商机趋势、产融谋略、创业智慧,赋能在路上的奋斗者。

最近一家要上市的公司引起了广泛关注。

它的特殊之处不是自己有多牛、营收规模有多大、增速有多快,而是它的员工结构、销售费用占比刷新了很多人的想法。

这就是西麦食品,想必很多人买燕麦的时候,都了解过这个品牌。

从2015-2017年,西麦食品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是5.64亿元、6.26亿元和7.13亿元。

对比A股的上市公司来讲,这个营收规模确实不出色。但引起人们关注的是,他们付出了比较高的销售费用,三年里分别是2.17亿元、2.22亿元和2.51亿元,每年占营收总额的比例都超过了30%,放到很多公司里,这个比例都是非常高的。

在这笔销售费用里,宣传推广费又占到了40%以上。2017年,在此项目上的花费更是超过了1亿元。客观来讲,这样的销售经费投入,带来的产出是不高的。

或许正是大手笔的投入,推动了西麦在燕麦行业的影响力提升。

知本圈认为,这属于押注营销撬动市场的典型案例。不得不佩服西麦管理层的勇气,能拿出30%的收入砸到营销上,一般老板是不敢这么做的。

与高昂的营销费用相比,西麦的研发投入很低很低,2014年到2017年,西麦燕麦的研发投入一直在200万元上下浮动,占营业收入比例都不到0.4%。

员工构成更让人震惊,2017年中的时候,西麦的销售多达1359人,而搞研发的仅仅11人;到2018年的时候,研发人员还进一步削减至8人。而管理及行政人员也多达262人。

对研发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新产品出炉不力,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西麦的手脚。

从目前的收入来源看,燕麦系列产品占公司主营业务比重一直在98%以上。问题也正出在这里,就一个燕麦品类,研发团队那么薄弱,产品会有多强的内涵,会有多大的创新?

这也正是部分媒体质疑的焦点所在。作为一个公众公司,这样做肯定很难经得起推敲。

可能这是很多此类公司的共同特征,手上有一款不错的产品,靠强大的销售能力做到一定水平,但是,后期不再增加研发投入,产品本身并没有太多的变化。

那么,是不是燕麦本身的空间就非常有限呢。其实不一定。

燕麦的整个市场空间还是有一定增量的,年销售额从2015年的8.27 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10.02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05%。

欧睿国际统计数据显示,在包括热食、冷食的燕麦食品市场中,2017年终端品牌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五名的分别是桂格、西麦、雀巢、家乐氏及皇室,各自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8.10%、15.10%、9.10%、4.80%及2.60%,前五大品牌合计占有的市场份额约为50%。

在前几名里,西麦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

但是跟桂格相比,西麦的差距是非常大的。西麦主要是在国内占有比较大的市场份额,而桂格是全球性的公司,2015 年至2017 年度,桂格公司全球范围内营业收入分别为25.43 亿美元、25.64 亿美元和25.05 亿美元,远超西麦食品。

如果只是赚点钱,7个亿已经很可观了。但要到A股上市,做成公众公司,估计还得有更远大的目标才行,对西麦来讲,还得在产品上做文章,才是上新台阶的出路。

从西麦做大的历程来看,也有一些启发给我们,比如在一个品类里坚持、死磕,做到前几名,收获也可以很不错,西麦就主要做燕麦,虽说在全球没有什么影响力,但在国内同行里,在前五名里占了一席之地。

比如研发不是你的特长,可能也没关系,只要现有产品能满足市场需求,你就可以集中全力打市场,把营销队伍建到足够强。

像西麦这样,6成员工都在做销售,这种做法虽然不能保证公司基业长青,但创造一个时期的辉煌是没问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