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高考學子: 以小見大、由內而外的人生選擇才是內心的真選擇

埋頭奮鬥了12年,突然抬頭不認識路的,大有人在


致高考學子: 以小見大、由內而外的人生選擇才是內心的真選擇


去年,我一位朋友的女兒正值高三,高考之後成績還不錯。但是她和她的父母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就是她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的專業,不知道報考哪些適合自己的大學。

孩子的父母非常焦急又束手無策,報志願前夕,時間很緊,他們邀請我們幾個好朋友到家裡去,一起討論對策。


致高考學子: 以小見大、由內而外的人生選擇才是內心的真選擇

這個時候,從瞭解到的基本情況我發現,家長之間討論沒有用,現狀已經很清楚,是孩子自己想不明白,而家長對於孩子並不太瞭解,也不敢替孩子做決定。

於是,我就開始和這個孩子聊起天兒來,試圖探究一下她封閉在內心的自己都掏不出來的“秘密”,閒聊很放鬆,孩子也顯示出了很好的親和力,我引導著她,不知不覺間,把聊天變成了對她的天性測評。


致高考學子: 以小見大、由內而外的人生選擇才是內心的真選擇


邊聊邊試探,我採取了這樣兩個方法:

一、雙向接近法

根據報志願的基本原則和女孩的成績,確立了她大致適合的若干專業方向,再針對每一類專業方向對於學生的基本素質要求,來確定與這些基本素質相關的問題的大範圍。在這個範圍內考察女孩的特點喜好與哪個具體專業可以比較好地相匹配。就好像我們看地圖找地名,我們必須知道這個地方在那個國家那個地區才好找一樣,否則我們轉著地球儀盲目地尋找,那要找到什麼時候?


致高考學子: 以小見大、由內而外的人生選擇才是內心的真選擇


二、拆分目標法

每一個專業的方向都是一個大方向。是非常宏觀的,就在這個大方向裡,把適合這個大方向的各種特質進行羅列。然後再對每一種特質,給予具體細化的若干條解釋,根據這些解釋,我再向女孩兒具體提問,由他自己記錄問題以及自己的答案,回答喜歡還是不喜歡?喜歡到什麼程度?由於問題設計了不同側面、很細緻,她只需做簡單的回答就可以了。就好像當我們給她一個大石榴她覺得無從下口不知道好不好吃的時候,我們不妨把石榴掰開,把每一粒石榴籽都呈現給她,讓她品嚐,她自然就知道好不好吃,是不是自己愛吃的了。

致高考學子: 以小見大、由內而外的人生選擇才是內心的真選擇


那天晚上,當女孩把涉及這些專業的所有的具體的問題,都回答完畢的時候,重新回看她的答案,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發現她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這個時候她也發現,她開始有了判斷大方向的各種不同角度的依據,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橫向比較了。

最後這個女孩兒根據這些詳細的分析,最終很確定地選到了自己心儀的幾個專業,報志願工作提前順利完成了。

致高考學子: 以小見大、由內而外的人生選擇才是內心的真選擇

腦洞大開

上了自己心儀的大學以後,女孩反饋說非常喜愛她所學的專業,女孩的家長也說,專業本身特別適合她的性格特點和愛好習慣,孩子學的很開心,成績也很不錯。

總結下來,我有一點心得,那就是對目標進行大方向鎖定和具體細化之後再判斷,才容易得出符合我們內心期望的正確選擇。


致高考學子: 以小見大、由內而外的人生選擇才是內心的真選擇


對未來迷茫,有時其實是對自己的迷茫。

因此,當我們判斷人生大方向的時候,我們的依據是無法憑空而來的,與其漂浮迷茫,不如落地分析。

究其根本,人生的大方向,離不開我們日常的行為習慣、思維模式和愛好選擇與目標本身的匹配程度,通過相似要素的高度匹配來進行具體選擇,正是最實事求是、不易偏差的原則方式。因為,我們自身的這些具體細節,決定了我們人生行為的總體,因而就決定了人生的大方向應該在哪,哪個方向是與我們的特質和目標是客觀相符的,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樣的。


#情感寫作小能手##我要上頭條##泛文化寫作營##情感上頭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