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宋慈巧破官印案

说故事聊传奇,借古喻今话家长里短,嬉笑怒骂诉儿女情长。正所谓: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寰海尘氛纷未已,诸君莫作等闲看。

众所周知,宋代出了一个提刑官,名叫宋慈。写了一本《洗冤录》名震天下,开创了“法医鉴定学”,成为法医的鼻祖。然而你知道吗?除了擅长法医鉴定,宋慈还出谋划策,帮助他人处理过很多棘手的案子。

话说,宋慈刚当主薄的时候,隔壁县一名姓彭的知县前来找他帮忙,求他帮忙想个主意,解决一个大麻烦。

故事:宋慈巧破官印案

彭知县的官印丢了!

宋慈大吃一惊。要知道在古代,丢了官印轻者罢官,重者可是掉脑袋的大罪呀!

彭知县愁眉苦脸地长叹一声,说道:“愚兄不幸,想请老弟帮忙找到了官印,渡过这一大难!”

宋慈想到彭知县素有清名,连忙安慰他,让他将官印丢失的过程慢慢道来。

故事:宋慈巧破官印案

原来,彭知县上任伊始,就整顿吏制,惩办了不少贪赃枉法,鱼肉乡里的县吏。其中有个姓黄的书吏就因为索贿受过彭知县的严厉训斥,因而怀恨在心。

前几日,彭知县办完了一桩公案,顺手就把官印放在案头的盒子里,然而等到下午再用的时候,盒子还好端端放在那里,可里面的官印却不翼而飞。

出了这样的事,彭知县思前想后,嫌疑最大的当属黄书吏。然而没有证据,即便抓了他,他不会认帐;甚至还会狗急跳墙,把官印丢到什么不为人知的地方。

故事:宋慈巧破官印案

如今投鼠忌器,既没有证据抓人,也不敢声张,如果丢失官印的事情传出去,丢官还要坐牢。

想来想去,听说宋慈素有智慧,没有他办不到的事,这才慕名求他,帮忙想个办法,找回丢失的官印。

宋慈听完了彭知县的叙述,沉吟半晌,彭知县官风清廉,家喻户晓。黄书吏平日行为不端,自己也有所耳闻,前后一琢磨,宋慈想出了一个办法。

故事:宋慈巧破官印案

“大人不必犹豫,从明天起你对外宣称生病,期间不办理任何公务!之后如此这般……”

宋慈附耳在彭知县耳边悄悄说了一通话,听得彭知县喜上眉梢,连说“妙妙妙!”

转眼三天过去,这天夜里,彭知县所在的县衙突然意外走水,火焰冲天,锣声大响,满城哗然。

县衙里乱成了一锅粥,彭知县衣冠不整,指挥所有衙役赶紧救火,有延误火情者一律严惩。

黄书吏也被人喊来,手忙脚乱地救火。

故事:宋慈巧破官印案

彭知县一见,连忙喊住他,当着众人大声喊道:“情况危急,本县要亲自指挥救火,这官印就交给你好生保管。其他事情就不要做了,只要你保管好官印,就算你立一大功。”

说完彭知县把官印盒子往黄书吏手里一推,立刻转身救火,不知去处。

黄书吏懵头懵脑接过官印盒子一看,只见上面还有封条以及火漆封印,心中暗暗叫苦,这才明白自己中了计,然而眼下明知道里面什么也没有,也只能捧着空盒回了家。

故事:宋慈巧破官印案

在众人的努力下,火势很快得到了控制,损失不大。

到了第二天,论功行赏的时候,彭知县对救火有功的人一一赏赐。

胡书吏硬着头皮把官印盒子还给知县,彭知县当众打开,只见丢失的官印完好无缺又放在了印盒里。

彭知县装作不知,哈哈大笑,好好夸了一番黄书吏,同样赏赐了他。

事情过去了,彭知县更加佩服宋慈的机智聪明,和宋慈成了莫逆之交。并积极向上司举荐宋慈,为今后成为“提刑官”铺垫了道路。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故事:宋慈巧破官印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