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的东方战略:在沙皇尼古拉二世野心中破产的“黄俄罗斯计划”


沙俄的东方战略:在沙皇尼古拉二世野心中破产的“黄俄罗斯计划”

“黄俄罗斯计划”

从偏居一隅的基辅罗斯,到领土面积2288万平方公里、地跨欧亚大陆的沙俄帝国,沙俄数百年的发展史一直伴随着战争杀戮和野蛮扩张。为了追逐阳光下的土地、不冻的出海口,沙俄军队向西、向南、向东,向任何一个能够扩张的方向不断前进,和沙俄接壤的国家就没有和它能一直和平共处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皇尼古拉二世针对中国策划了一个“黄俄罗斯计划”,意图通过政治、军事、文化等手段将长城以北的土地纳入沙俄统治,这个野心勃勃的计划在1904年被日俄战争打断,最终随着沙皇统治被推翻而彻底破产。

沙俄的东方战略:在沙皇尼古拉二世野心中破产的“黄俄罗斯计划”

雅克萨之战

沙俄帝国从立国开始就一直在向东方扩张,1632年,也就是明朝崇祯五年,沙俄开始侵占西伯利亚地区;1638年,沙俄建立雅库茨克,作为进一步向东方远征的指挥中心;此后堪察加半岛、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贝加尔湖等地区先后被沙俄军事征服,一直到1685年至1688年的雅克萨之战,清军多次击退沙俄军队,让沙俄的扩张步伐止步于外兴安岭、蒙古一带。这一时期沙俄扩张全靠纯粹的武力征服,将当地原住民杀光了、杀服了,这块地方自然纳入沙俄版图,在雅克萨一带沙俄人甚至于吃人,可见其野蛮程度,这也是当时清朝民众管沙俄人叫“吃人的罗刹鬼”的原因。

1853年到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沙俄被英国、法国联手设计,俄军损失52.2万余人,沙俄主导的“神圣同盟”解散,沙俄在巴尔干半岛、高加索等地区的扩张势头被打断,可以说是沙俄军事、政治、外交等领域的全面失败。克里米亚战争让沙俄意识到自身已经落后于时代,单纯依靠自己的武力在欧洲扩张非常艰难,因此一面进行国家改革、建设,一面专心向东方扩张,弥补损失。“黄俄罗斯计划”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沙俄总结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教训的产物。

沙俄的东方战略:在沙皇尼古拉二世野心中破产的“黄俄罗斯计划”

沙皇尼古拉二世

“黄俄罗斯计划”是1894年沙皇尼古拉二世上位以后确定的,但在此前已经做了数十年的准备,沙俄开始注意经营自身形象,掩饰侵略野心。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前,沙俄看到好处都是直接依仗武力强抢,这使得周边邻国人人自危,沙俄强大的时候自然没什么,一旦衰弱就是群起攻之的下场。克里米亚战争的时候就是沙俄先在战场上遭到奥斯曼、英国、法国联手击败,然后应该是沙俄盟友的普鲁士、奥地利马上落井下石,造成沙俄不得不主动求和。

总结教训之后,沙俄在面对大清的时候就开始装“好人”。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沙俄以“调停者”的面目出现,趁着清朝统治者被列强吓破胆的机会,威逼利诱清政府签订中俄《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割占了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沙俄实际上成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最大获利者,但因为英法是明抢,攻入北京,还火烧圆明园,让清朝统治者有切肤之痛,这么一对比,反而显得沙俄“好”了。

沙俄的东方战略:在沙皇尼古拉二世野心中破产的“黄俄罗斯计划”

李鸿章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因为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清政府部分高层就觉得沙俄是“朋友”,想以夷制夷,依靠沙俄制衡日本。而沙俄为了加强对东方领土的控制,从1891年开始修筑西伯利亚大铁路,“黄俄罗斯计划”确定之后,沙俄想直接将西伯利亚大铁路支线修筑到中国境内,以便于后续的侵略计划。1896年,清朝重臣李鸿章受邀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他是先继位,后加冕),沙俄以“共同防御日本”为借口,诱使李鸿章签订《中俄密约》,为沙俄“黄俄罗斯计划”的实行提供了便利。

在《中俄密约》掩护下,沙俄大肆在中国东北扩张势力,修筑纵横东北的“东清铁路”,在铁路沿线驻军,控制交通大动脉;在全东北修建130多处东 正 教教 堂,开设400余所俄国学校,发行数百种报纸、杂志,去传播“俄罗斯文化”,进行文化侵略和精神奴役,培植亲近沙俄的代理人;在东北各大城市开设各种学会,以学术研究之名去窃取经济、地理、资源等情报,为沙俄侵略扩张服务。

沙俄的东方战略:在沙皇尼古拉二世野心中破产的“黄俄罗斯计划”

义和团

1900年,以义和团运动为借口,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沙俄、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八国联手侵华,一路烧杀抢掠打到了北京城,清朝统治者慈禧太后等人狼狈出逃,整个大清一片动荡,沙俄趁着各国目光聚集北京,无暇他顾的机会,意图将“黄俄罗斯计划”变成现实。1900年6月初,沙皇尼古拉二世亲自担任总司令,国防部长兼陆军大臣库罗帕特金任总参谋长,13.5万俄军集结中俄边境;1900年6月末,沙俄兵分多路入侵中国东北,因为清廷中枢被吓破胆一味妥协求和,清政府在东北的三个军事主官黑龙江将军寿山、吉林将军长顺、盛京将军增祺仅有寿山主张战斗,沙俄侵略几乎没遭遇大的抵抗,到1900年10月东北全境沦陷。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可以说是多灾多难,各路列强纷纷出炉侵略中国的计划;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列强更是发出了“干净利落地解决中国问题,由欧洲有关的几个主要国家加以瓜分”的声明,掀起瓜分中国狂潮,而在所有国家中,沙俄的“黄俄罗斯计划”是最可能实现、对中国危害最大的一个。

沙俄的东方战略:在沙皇尼古拉二世野心中破产的“黄俄罗斯计划”

列强瓜分中国

当时的局势对沙俄计划的执行十分有利。首先是国际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就是英国、法国、德国、沙俄四大列强的时代,1870年普法战争之后,法国面对德国崛起越发力不从心,因此大力拉拢沙俄,意图结盟两面夹击德国,对沙俄向东方扩张是不支持也不反对;德国在巴尔干问题上偏袒奥匈帝国,和沙俄关系转冷,但德国对于自身地处中欧的战略劣势非常清楚,因此对于沙俄将注意力转向东方是大力支持;英国一直视沙俄为大敌,但受制于庞大的殖民地英国已经无力继续扩张,英俄双方在1895年前后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只要沙俄不威胁到英国核心利益,英国是不会公开出兵对抗沙俄的。也就是说沙俄的“黄俄罗斯计划”在明面上不会受到什么强国武力干预。

其次清政府内忧外患,动荡不安,难以组织有效的抵抗去对付沙俄。清朝末年吏治腐败,民不聊生,各种战争赔款更是加重了民众的负担,清政府越来越不得人心;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李鸿章、张之洞等清朝地方督抚不听清廷命令,自行策划“东南互保”使得清廷颜面扫地,皇权威严尽丧。这种情况下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满清权贵想的是如何稳固自身统治,对于沙俄的侵略是没心思管了,只会谈判、抗议、寻求英法支持,实际上一点用都没有,毕竟“真理只在大炮射程范围内”。而清朝民间自发的武装抗俄斗争,由于缺乏统一领导、指挥,难以撼动沙俄在中国东北的统治。

沙俄的东方战略:在沙皇尼古拉二世野心中破产的“黄俄罗斯计划”

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

沙俄“黄俄罗斯计划”的最终破产,主要还是因为沙俄统治者控制不住自身的野心,以至于拖垮了国家。在出兵东北之前,沙俄在清政府面前装了几十年的“好人”,占领东北之后就不掩饰野心了,特别是1903年沙俄提出的“七项撤军新条件”,其中“其他列强势力不得进入满洲”、“俄国参与北满行政管理”等条件,以及沙俄在旅顺成立远东总督府等行为,是赤裸裸的将中国东北当成了沙俄领土。清政府自己不敢出头,将沙俄“七项撤军新条件”透露给了日本,而日本是将中国东北当成自己的核心利益的,日俄矛盾不可调和;另外沙俄独霸东北损害了英美利益,只是不值得英美出兵反对,但有了日本这个“好打手”,英美两国出钱支持日本对抗沙俄,终于导致了1904年2月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以沙俄主动退让,签署《朴次茅斯和约》而告终,中国东北由沙俄独霸变成日俄分据南北的局面,沙俄“黄俄罗斯计划”遭到重挫。日俄战争中俄军伤亡27万人,沙俄国内还爆发了1905年革命,闹得天翻地覆,但以沙俄的体量来说远远到不了伤筋动骨的程度,如果沙皇尼古拉二世能沉下心来进行国内发展和改革,就俄国的发展潜力来说未来无可限量。可侵略扩张就像深入了历代沙皇的血脉一样,在沙俄刚刚恢复元气的时候,沙皇尼古拉二世又带领国家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贸然的参与了一战,沙皇统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人类灾难中彻底崩盘,野心勃勃的“黄俄罗斯计划”自然也伴随着尼古拉二世的死亡而烟消云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