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高句丽,为什么隋炀帝和唐太宗几次征讨都没能拿下?

大家都知道隋朝灭亡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搞得民不聊生,民间起义不断。到隋朝灭亡后,唐太宗时期亲征高句丽又无功而返。高句丽这个王朝的地理位置就在现在的朝鲜半岛,这样的一个面积不大的国家是怎么抵御住隋炀帝和唐太宗几次征伐的呢?下面小编跟你分析一下。

一是地理因素。东北的问题,你要对照着地形图看,有个松辽分水岭的问题。在四平以南的辽宁地区,其实并不是平原为主,而只是辽河、浑河的河谷里面适合农耕,其他都基本是山地,而往朝鲜方向更是山多平原少,这就给了高句丽一个天然屏障,并且东北气候寒冷,可不是现在这种温度,进入10月就可能入冬了,一年就几个月能暖和,因此在征高句丽时,后勤非常重要,唐太宗在征高句丽时虽然前期取得了许多的胜利,到最后也因为当地变冷早、草枯水冻、士马难以久留、而且粮食将尽,所以班师还朝。如果不能速战速决,必将进入苦战,而高句丽本土作战,后勤不存在问题,可以以逸待劳,只要能打持久战基本可以抵御住入侵。

小小的高句丽,为什么隋炀帝和唐太宗几次征讨都没能拿下?

二是人的问题。这个我个人认为是个非常大的问题。首先在南宋以前中国历代经济文化和人口都相对集中在黄河流域,长江以南还未开发,东北方向更是少数民族聚集区,汉人很少,中原王朝对东北地区的统治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没有庞大的汉族人口基数做后盾,即使占领了统治也会不稳定。其次,在人员作战时指挥不当,后方不稳,这也是隋炀帝征讨高句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小小的高句丽,为什么隋炀帝和唐太宗几次征讨都没能拿下?

三是高句丽自身。高句丽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国,而是一个存在了近500多年的中央集权国家,并且在公元5世纪达到了国力的鼎盛时期,隋炀帝和唐太宗在征伐时,高句丽的国力还很强盛,是能够有效组织进行抵御的。

小小的高句丽,为什么隋炀帝和唐太宗几次征讨都没能拿下?

今天小编就跟大家分享到这。如有问题请关注蚂蚁历史观。

免责声明: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我将立即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