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鳥籠”,突破慣性思維


鳥籠效應|走出“鳥籠”,突破慣性思維


鳥籠效應是一個著名的心理現象,其發現者是近代傑出的心理學家詹姆斯。

“鳥籠效應”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規律,人們會在偶然獲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礎上,自覺不自覺的繼續添加更多自己不需要的東西。

1907年,詹姆斯從哈佛大學退休,同時退休的還有他的好友物理學家卡爾森。一天,兩人打賭。詹姆斯說:“我一定會讓你不久就養上一隻鳥的。”卡爾森不以為然:“我不信!因為我從來就沒有想過要養一隻鳥。”

鳥籠效應|走出“鳥籠”,突破慣性思維


沒過幾天,恰逢卡爾森生日,詹姆斯送上了禮物——一隻精緻的鳥籠。卡爾森笑了:“我只當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藝品。你就別費勁了。”

從此以後,只要客人來訪,看見書桌旁那隻空蕩蕩的鳥籠,他們幾乎都會無一例外地問:“教授,你養的鳥什麼時候死了?”

鳥籠效應|走出“鳥籠”,突破慣性思維


卡爾森只好一次次地向客人解釋:“我從來就沒有養過鳥。”然而,這種回答每每換來的卻是客人困惑而有些不信任的目光。無奈之下,卡爾森教授只好買了一隻鳥,詹姆斯的“鳥籠效應”奏效了。

鳥籠效應|走出“鳥籠”,突破慣性思維


實際上,在我們的身邊,包括我們自己,很多時候是不是先在自己的心裡掛上一隻籠子,然後再不由自主地朝其中填滿一些什麼東西嗎?

有這樣一則故事:

張長和劉青是鄰居,張長由於工作的緣故要遷居,家裡的東西大部分都要賣出去,在清理完所有的傢俱後,只剩下了一個雅緻的書桌了,這書桌價格昂貴,如果作為次品賣出也收回不了多少錢,於是,張長決定把它送給鄰居劉青作為紀念禮物,劉青也欣悅的接受了並對此表示了感謝。

書桌搬回自家書屋後,劉青發現書屋那破舊的木藤椅與書桌比起來真是大煞風景,於是劉青決定買一個好的皮質的轉椅來搭配書桌,於是乎花了250元買了一個合適的轉椅,心裡覺得舒服了許多......

一天,朋友來劉青家做客,劉青為展示自家的新書房,請朋友進來看看,朋友對書桌和轉椅讚不絕口,朋友說:“不錯,不錯,只是能把書櫥換一下就更好了。”


劉青看了看,覺得書櫥有些破舊了,確實也應該換一下了,於是乎又花錢換了書櫥......

這天,又有一些朋友光顧了劉青家,照樣來到了書房,還是同樣誇讚了一番,但總是最後帶有瑕疵:“你的書房什麼都好,就是光線暗了些,要是能把牆打開,建一個落地窗就更加明亮了。”聽後,劉青覺得也是,於是乎......

為了一個書房,把劉青折騰的不輕,而這一切的一切又都是由於那張書桌,何必呢?

這是不是鳥籠效應的真實寫照呢?就像有了一個豪華的籠子,必定會養一隻與籠子相配的鳥一樣。

鳥籠效應|走出“鳥籠”,突破慣性思維


這個規律放在企業裡也可以說明很多問題,對整體而言,它可以說明企業的戰略應該和能力相匹配,很多時候應該“順勢而為”,企業有什麼樣的能力,什麼樣的資源,往往就決定了戰略的大方向,從而避免鳥籠效應帶來的負面影響。

內容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