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积金新政出台 或能让地方人才回归地方

北京公积金新政出台 或能让地方人才回归地方

微光君今天早上被北京公积金新政刷屏了,北京13日晚发布公积金新政,9月17日便开始执行!很多人都戏称“年轻人可以放心的消费升级了,反正也买不起房。”


北京公积金新政出台 或能让地方人才回归地方

北京公积金新政出台 或能让地方人才回归地方


网上已经充斥着太多分析该通知的文章了,所以微光君就不班门弄斧了,就先列举九个本人认为比较重要的点。

重点一:公积金需要缴存11年才可贷款120万:在过去,公积金贷款额度最高也是120万元,但缴存时间的长短并不会影响额度的多少;因此新政将实行贷款额度与借款申请人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年限挂钩。

重点二:“二套房”既认房又认贷,二套最高贷款额度降至60万:在过去,商贷实施“认房又认贷”,公积金贷款则只是“认房”,不看贷款记录;而新政实行后人行征信系统中全国范围内的个人住房贷款记录都将被记录,这将严重影响在外地有过贷款记录的借贷申请人。

重点三:调整贷款年限、还款额度和担保方式:公积金贷款期限最长不超65岁;月均还款额不超过借款申请人月收入60%的标准;协调公积金贷款和商业性贷款的同等阶段性担保。

重点四:首付比不再统一20%,普宅35%,二套非普80%:重点二中“认房又认贷”主要影响的是贷款的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这一次,公积金贷款同时也调整了首付比例。这样调整过后,公积金贷款和商贷的首付比例就基本一致了,一样实了施差别化的首付政策。但对于共有产权这样的政策性住房,仍然给予30%较低的首付比例。

重点五:提交贷款申请材料进一步简化:

受理公积金贷款申请时,只需要留存购房合同原件、《异地贷款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证明》原件。其余的户口本、身份证等贷款申请资料经核验后,留存电子影像档案。不再需要提交纸质的复印件了。而且审核通过后,借款申请人与管理中心签订的借款合同,也由原来的四份减少到三份,分别由借款申请人、受托办理贷款的银行和管理中心各留存一份。另外,借款人在办理还款类业务及变更扣款账户时,可根据需要至管理中心下属住房公积金贷款中心及郊区管理部就近办理。

重点六:异地购房提取不再随便取,只能买户籍地或者户籍所在省会:除了购买位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住房,提取公积金仅限于购买本人及配偶身份证、户口簿记载的县、市或户籍所在地的省会城市内的住房。举个例子,如果购房人的户籍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只有在购买北京住房、张家口住房、石家庄住房,才能提取公积金,而且如果住房公积金缴存人及配偶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有购房提取记录,则不能办理异地购房提取。

重点七:东、西城户籍买郊区房贷款额度可上浮20万:

此次政策调整特别对东、西城户籍的市民买郊区房给予鼓励政策,此次公积金贷款为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有关要求,实行差别化贷款额度。但上浮后的最终贷款额度还要符合按月均还款额不超过借款申请人月收入60%的标准确定的贷款金额。

重点八:进城务工人员可销户提取,男满55岁,女满50岁:对于进城务工人员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如户籍是本地的,按照本地户籍人员的提取规定办理;如户籍是外地的,因工作变动前往外省市,已在当地建立住房公积金的,办理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未在当地建立住房公积金的,住房公积金缴存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可办理销户提取。

重点九:原则上取消大病提取:为了遏制以大病等方式造假骗提,原则上取消《关于职工家庭突发事件提取住房公积金问题的通知》文件规定的重大疾病提取。

针对本次北京公积金新政,网上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此次公积金贷款新政是疏解政策,推动城六区常住人口持续下降;也有人认为公积金需要缴存11年才可贷款120万,这是不鼓励不提倡年轻人买房;还有人说,以后政策会更加收紧,要尽快买房。

但在微光君看来,对于在北京奋斗的年轻人来说或许并不是什么好事,但是该通知却能有效缓解地方人才缺失的问题。

一直以来,各地方都用多种方式开展“抢人大战”,有的地方通过产业发展来吸引人才,有的地方根据资源禀赋招揽人才,有的地方注重突出细节……见习补贴、技能补贴、购房补贴等政策红包五花八门,同时推出落户优惠政策成各地普遍做法。然而仅仅是地方用各种方式“抢人”没有用,北上广深不“放人”的话并不能解决问题,在北京,上亿的房子并不少见,月租千元的隔断房也遍地都是。依然有大批年轻人为了梦想背井离乡,甘当“北漂”,指望着未来有一天可以在这座城市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而这次北京公积金新政,可以说是变相让年轻人回归家乡(再次提高了滞留北京的成本和发展门槛),将让人才从北上广深回归地方,让地方企业不再无人可用。

或许正在北京奋斗的你,看到这个通知会让你沮丧,但实际上产业过度集中在个别城市会加速创业失败和资源浪费,很多在地方能够得到很好发展的商业模式和结构优化埋没在北上广深的发展潮流中。尽管北京的政策确实为了缓解其发展的巨大负重,但变相来看,北京或许已经不是最理想的创业乐土,而家乡的发展和人才的缺失,在一线城市的压缩政策下才能得以解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