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在生物教科書中以八個字寄語中學生:“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每個孩子都該記得

據新華社消息,“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點07分在湖南長沙逝世,享年91歲。

作為一名傑出的科學家,他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學》教科書中深情寄語中學生。關於夢想,關於科研,關於“成功”的秘訣,以及工作和生活,他的這些話值得我們銘記。

袁隆平在生物教科書中以八個字寄語中學生:“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每個孩子都該記得

畢生追求的“禾下乘涼夢”

——與袁隆平院士一席談

袁隆平,江西德安人,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土,傑出的雜交水稻育種學家,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於1981年獲得我國第一個特等發明獎,2001年獲得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他還相繼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世界糧食獎、沃爾夫農業獎等多項大獎。

寂寂無聞時就敢於挑戰世界權威,名滿天下時仍然只專注綠野田園,這一切只因為心中有畢生追求的夢想——讓所有人遠離飢餓。袁隆平院士將全部心血傾注於雜交水稻事業,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糧食生產作出了重大貢獻。

2017年10月,袁隆平院士欣然接受了我們的採訪。

問:什麼是雜交水稻?與普通水稻相比,它有哪些優勢?

答:雜交水稻就是通過將遺傳上有一定差異、優良性狀互補的兩個水稻品種雜交,獲得的具有雜種優勢的新品種。

與常規栽培稻相比,雜交水稻的產量會有較大幅度的提高。雜交水稻自1976年大面積推廣以來,已累計推廣80億畝,累計增產稻穀6000億千克以上,被譽為“第二次綠色革命”。這些年來,因為我國科學家在雜交水稻領域的不斷創新,也使我國成為世界雜交水稻強國。

問:您為什麼選擇雜交水稻作為研究方向?

答:我上大學時,學的是農業科學。20世紀60年代,在水稻、小麥、玉米、油菜等主要農作物的育種中,只有水稻育種停滯不前,成為世界性難題,而水稻又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因此,我開始研究水稻育種,立志解決我國的糧食短缺問題。

1961年,我在湖南省安江農校的早稻田中,偶然間發現了一株“鶴立雞群”的稻株。它穗大,籽粒飽滿,結了十幾個8寸多長的稻穗。我如獲至寶,等它成熟時,小心翼翼地收下種子。第二年,我在田裡用這些種子種了1000多株水稻。讓我大失所望的是,子代長得參差不齊,高的高、矮的矮。冷靜之後我仔細分析,水稻是自花傳粉植物,一般都是純種,為什麼這些子代與親代存在巨大差異?說明這株野生稻是一株天然的“雜交稻”,也就是說,水稻是能雜交的。這讓我對當時的“水稻等自花傳粉植物沒有雜種優勢,不適宜進行雜交”的權威理論產生了懷疑,激發了我研究雜交水稻的興趣,由此確定了研究方向。

問:據說雜交水稻之所以取得成功,與發現“野敗”有很大的關係,您能簡單介紹什麼是“野敗”嗎?

答:剛才所說的天然“雜交稻”啟發我,水稻中一定有天然的雄性不育(雄蕊發育不正常,但雌蕊正常,可以接受外來的花粉而繁殖後代)植株。如果將雄性不育植株作為母本,就可以讓它與其他品種雜交來培育雜交水稻。後來我們通過大量的調查,發現了一株野生的雄性不育水稻,並將它命名為“野敗”。

問:有人說發現“野敗”是一種偶然,您認同這種觀點嗎?

答:選育出雄性不育植株,是做雜交水稻研究的第一個難題。最初,我們在栽培稻中尋找。在檢查了幾十萬個稻穗後,只找到6株雄性不育植株,而且它們雄性不育的性狀無法在後代中保持下去。後來我們改變策略,嘗試做遠緣雜交,即用野生稻與栽培稻雜交。1970年,我們終於發現了一株雄性不育的野生稻,就是前面所說的“野敗”,而且它雄性不育的性狀能夠保持下去,這就為研製雜交水稻打開了突破口。

雖然發現“野敗”的過程十分艱辛,但我們一直很有信心。因為我們的研究方向很明確,我們也具備專業知識,知道如何分辨雄性不育植株。因此,當遇到“野敗”時,我們就能一眼識“寶”。能夠成功地發現“野敗”,絕不是什麼偶然,而是我們多年來持之以恆、克服種種困難的必然結果。

問:您為人類的糧食生產作出了巨大貢獻,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您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答:我的體會就是“知識、汗水、靈感、機遇”這八個字。知識是創新的基礎;汗水意味著任何一項成果都來自深入細緻的實幹和苦幹;靈感是知識、經驗、思索和孜孜以求綜合在一起昇華的產物,它往往在外來因素的刺激下突然產生;機遇看似偶然,但往往又是必然的,機遇總是給有準備的人。自然界的現象也是如此,偶然背後是必然。科學家的任務,就是要透過偶然性的表面現象,找出隱藏在它背後的自然規律。

問:您在雜交水稻研究上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是否也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支持?您能談談這方面的體會嗎?

答:雜交水稻是我國科技領域自主創新、社會主義協作的成就。它的成功離不開國家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同時也是我國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努力協作、合力攻關取得的。我在雜交水稻研究的前沿工作中起了一些帶頭作用,但我單槍匹馬不可能完成,是靠大家合作完成的。

問:您至今還奮戰在科研第一線。我們看您的身體和精神狀態也挺好的,這是否跟堅持鍛鍊有關呢?您有哪些業餘愛好呢?

答:我的愛好比較多,打球、游泳、拉小提琴、閱讀等,我都喜歡。愛好會讓學習和生活更加豐富多彩,還可以促使人在知識、文化等層面上相互交融和相互啟發。

問:聽說您有兩個夢想,您能簡單談談嗎?

答:第一個夢想是“禾下乘涼夢”,這是我曾經做過的夢。我夢見試驗田的超級雜交稻長得比高梁還高,穗子有掃帚那麼長,籽粒像花生米那麼大,我和同事就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涼。第二個夢想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如果全球一半的

稻田種植雜交水稻,所增產的糧食,可以多養活4億~5億人,這將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很大貢獻。我還要繼續工作,實現我的夢想,向水稻的更高產量攀登。

我最想對高中生說的話:

山外青山樓外樓,自然探秘永無休。

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當盡頭。

袁隆平

2017年10月

關於袁隆平和超級稻的故事,還有一本科普讀物《征服超級稻》值得一讀。

袁隆平在生物教科書中以八個字寄語中學生:“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每個孩子都該記得

該書以小學生丁丁和菲菲在老師的帶領下跟隨袁隆平爺爺到海南繁育基地參與研究為線索, 介紹了水稻的雜交優勢、傳統雜交水稻的研究方法、超級雜交水稻家族成員、袁隆平院士的夢想等。

書中還特別介紹了超級雜交水稻的研究思路———首先設計超級雜交水稻的株型, 再運用生物工程手段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育和篩選。相信同學們讀完這本書,關於什麼是水稻,什麼是雜交水稻和超級雜交水稻,袁爺爺是怎樣研究得到超級雜交水稻的等等這些心中的疑問都會得到解答。

袁隆平在生物教科書中以八個字寄語中學生:“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每個孩子都該記得
袁隆平在生物教科書中以八個字寄語中學生:“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每個孩子都該記得袁隆平在生物教科書中以八個字寄語中學生:“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每個孩子都該記得

·

人教版《生物學》科學家訪談

袁隆平院士一路走好!

吾輩當接續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