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执业阻力仍大,医生薪酬制度试点启动

一项基于35500位医生的最新调查显示,中国医生对医疗服务质量满意度最高而对薪酬福利的满意度最低,对医生价值的认可仍然是现今整个医疗体系的最大痛点。

多点执业是提高医生“阳光收入”的重要渠道。虽然今年的报告中提到医生多点执业的比例已经达到了39%,但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医联体内部的多点执业,医生进行多点执业仍然缺乏自主选择权。

医生多点执业不自由

调查显示,中国医生对医疗基础设施、医疗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较高,对薪酬福利满意度较低,医生认为他们的劳动付出和所得不匹配。

王锦表示,医疗人才处于各项医疗改革的交汇点,在33500位医生中,39%的医生有过多点执业的经历;1%的医生参与医生集团,尚未参与的医生中,有50%的原因是现有的医疗机构不支持。

麦肯锡的报告显示,39%的多点执业医生中,有高级职称的占42%,有副高级职称的占到36%。王锦表示,从数据可以看出,职称较高的医生职业发展阶段的自由度更大一些。

现实中屡见不鲜的是,政府出台多点执业政策鼓励人才流动,落地时却阻力不断,有地方部门通过各种方式阻挡医生多点执业,多点执业推进缓慢。

医生薪酬制度试点启动

原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多点执业政策是提高医生收入的办法之一,也能更好的保障病人的安全。“医生纳入多点执业管理之后,病人就诊或是做完手术之后万一有什么问题,多呆两天没有关系。像现在这样偷偷摸摸地走,做完手术赶快向机场赶,还怕被单位知道,病人就不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