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异形》到《寂静之地》,怪物类的电影该如何推陈出新?


这段时间《寂静之地》又开始刷屏了,由此可见,怪物类的电影依然有着大量的观众喜欢。

其实对于怪物类电影怎么发展,路线还是很明确的:创造怪物!

目前来说,怪物电影的主流依然是惊悚、恐怖、灾难。当然,也有喜剧向的,但不是主流。

其实看这一类电影,就是从怪物身上找刺激。所以怪物设定的推陈出新,就是未来的主要方向。比如《寂静之地》,就让我们耳目一新。

人们希望从怪物电影看到的刺激,无外乎人类的几种基本生理感受: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比如视觉,这是人类最强大的感知外界的方式。所以从视觉上刺激观众,就会有着良好的效果。

一般的怪兽电影,也遵循这个基本原则,要把怪兽的外形设计的很特别。

比如,异形的设计就非常成功,从外形上来说,它们冷酷、敏捷、有力量感、那个可以伸出来杀人的“小嘴”更是神来之笔。

比如哥斯拉和金刚以及其它的巨型怪兽,就是通过“巨型”这种视觉刺激,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未来的怪兽电影宇宙,其核心竞争力就是视觉上的巨大化。

《寂静之地》就开发了听觉这一元素,通过极端放大声音刺激这一概念,强化一种新的怪物。对于巨大化盛行的时代,这种特别的怪物自然很受欢迎。

像传统的吸血鬼、丧尸类的电影,实际上是强化触觉这一概念。也就是说,吸血鬼和丧尸这样的怪物,视觉上的刺激没有这么强烈,真正刺激人的,是与它们“接触”时的恐怖。

吸血鬼咬住脖子吸血时的恐惧感(当然,现在大多数的吸血鬼已经不再恐怖了),以及被大群丧尸包围撕咬的感觉,就是对触觉恐惧的强化表现。

也就是说,我们看丧尸电影,最刺激的时候就是主角被丧尸抓住的时候,那种接触带来的恐惧感,很吸引人。

关于嗅觉的表现,现在最多的题材就是关于鲨鱼的。

从科学的角度说,鲨鱼的嗅觉灵敏的可怕,所以鲨鱼撕咬可以带来恐惧,但是通过表现流血,被鲨鱼闻到,好像能带来更大的刺激。

味觉方面我就不举例子了,怪物身上的粘液,以及有些怪物口中喷出的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是在潜在刺激我们的味觉。看了之后觉得“反胃”、“恶心”,就是他们的目的。

当然,这些感觉的都是互相组合利用的,只不过有时候刻意强化某一种而已。所以未来怪物电影要发展的话,其实就是多一些组合,多一些某种感觉的强化,创造出更能刺激我们的怪物形象。


看电影的厨子

有一个宏伟合理庞大的背景做铺垫,任何未知生物都会很吸引人,可以像《寂静之地》是入侵物种,也可以像《普罗米修斯》一样侵入式遭遇,恐怖片的精髓在于导演带节奏让观众对未知的恐惧,解谜再逃生,背景设计的越丰满,达到的效果就越好!人类不一定一定要赢,但过程一定不要一直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