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血糖保健康,“养生第一坚果”花生,7大理由你必须吃它!

花生也叫长生果,被誉为“养生第一坚果”。中医认为,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经。有醒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清咽止咳等作用。

必须吃花生的7大理由

1. 降低胆固醇

花生油中含有的亚油酸,可使人体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排出体外,避免胆固醇在体内沉积,减少因胆固醇在人体中超过正常值而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2. 改善血液循环:

花生果实中的卵磷脂和脑磷脂,是神经系统所需要的重要物质,能延缓脑功能衰退,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脑血栓形成。实验证实,常食花生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记忆、延缓衰老。

3. 稳定血糖:

研究发现,如果把饮食中的一份红肉换成花生,患糖尿病的风险会降低21%。花生会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如果早上吃点花生,那么你一天的血糖都不会过高。

4. 保持心脏健康:

吃花生最多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能减少35%。花生含有的某些成分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的含量,让心脏更加健康。

5. 预防肿瘤:

6. 抗衰老

花生中所含有的儿茶素对人体具有很强的抗老化的作用,赖氨酸也是防止过早衰老的重要成分。常食花生,有益于人体延缓衰老,故花生又有“长生果”之称。

7. 润肺止咳

花生中含有丰富的脂肪油、可以起到润肺止咳的作用,常用于久咳气喘,咯痰带血等病症。

小贴士
花生红衣,有些人千万别吃!

花生的红衣含有丰富的甘油酯和甾醇酯,具有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促进骨髓制造血小板而缩短出血时间,并且有提高血小板的质量,加强毛细血管的吸收性,调节凝血因子缺陷等功能。

也就是说,“花生的红衣”有补血、促进凝血的作用,这对于贫血的人和伤口愈合很有好处。

反过来,另一方面,对于血液黏稠度高的人来说,就没什么好处了,反而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血液黏稠度高的人不宜食用“花生的红衣”,在吃煮花生时最好把皮剥掉

贫血患者如果血液黏稠度高的话,最好采取别的补血措施,比如吃血豆腐等;老年人最好也别吃“花生的红衣”,避免血液黏稠。

注意:以下四种人切记不要吃花生

1. 高脂血症患者:

花生含有大量脂肪,高脂血症患者食用花生后,会使血液中的脂质水平升高,而血脂升高往往又是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疾的重要致病原因之一。

2. 消化不良者:

花生含有大量脂肪,肠炎、痢疾等脾胃功能不良者食用后,会加重病情。

3. 跌打淤肿者:

花生含有一种促凝血因子。跌打损伤、血脉淤滞者食用花生后,可能会使血淤不散,加重肿痛症状。

4. 胆囊切除者:

花生里含的脂肪需要胆汁去消化。胆囊切除后,储存胆汁的功能丧失。这类病人如果食用花生,没有大量的胆汁来帮助消化,常可引起消化不良。

获取更多心脑健康科普知识

有问题,还可以咨询医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