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芡实,补脾固肾,功效、用法及禁忌

芡实的外壳,鸡头果

江南水乡有一个特产,“温软新剥鸡头肉,滑腻还如塞上酥”,说的就是睡莲科植物芡的种子“芡实”,因其果实外壳像鸡头,俗称鸡头米!芡实是南方的一道美食,同时也是一味药食同源的中药材,作为中药使用已经有千年的历史,在很多中医典籍中都有记载,今天我们就和大家来讲一讲芡实这味中药!

芡实的药性分析

芡实

芡实,别名卵菱(《管子》),鸡瘫(《庄子》),鸡头实、雁喙实(《本经》)等,最早见于春秋时期的《周礼》,称之为芡。其味甘甜,性平,涩,无毒,入脾、肾二经。功能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本草经百种录》:“鸡头实,甘淡,得土之正味,乃脾肾之药也。脾恶湿而肾恶燥,鸡头实淡渗甘香,则不伤于湿,质粘味涩,而又滑泽肥润,则不伤干燥,凡脾肾之药,往往相反,而此则相成,故尤足贵也。”这段记载评价了芡实的优点,我们一般说脾脏属土,喜燥恶湿,而肾脏属水,喜湿恶燥,很少有药材能够同时脾益脾肾,而芡实恰恰可以祛湿而同时性质滑润,又能补肾,所以弥足珍贵。

芡实

根据中医理论,肾是先天之本,脾是后天之本,肾要靠脾脏运化水谷精微而获得滋养,因此肾虚和脾虚密切相关!而芡实因其脾肾双补,又有涩精止泄的功效,所以在中医补肾固精的经典名方如:金锁固精丸、金锁玉关丸、暖肾助火汤、玉锁丹等中都有芡实。而现今之人只知道人参、枸杞、肉苁蓉等等助阳之物,对于真正的补肾固精良药反而知之甚少,真是可叹!

芡实的食用方法

芡实味甘甜,无毒,吃法很多,可以煮成芡实汤、芡实粥,如桂花芡实汤等,美味又能滋补。对于湿气重的人,芡实可以和赤小豆、薏米搭配,做成红豆薏米芡实茶或汤都可以,薏米健脾渗湿,赤小豆清热利尿,芡实补脾固精,尤其对于男性去除湿气,日常调养非常有好处!

芡实的食用禁忌

芡实虽好,但因其性涩能止泻,因此便秘、小便黄赤,妇女产后忌食。

芡实栽植不易,采摘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