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揭家丑:一个开发商老板写的“反思书”

第一次去阿那亚,是参加那年手哥和苏绪柒操办的地产自媒体联盟的活动,由于孤独图书馆的原因,那时候已经名声在外。后来由于社群搞的不错,在全国都是标杆项目,一直关注,陆陆续续领着家人度假,领着开发商的朋友考察又去过两次,房子造的的确一期比一期漂亮,销售也一直很火爆,我们这些外人看上去,这个项目特别美好。

但是阿那亚老板、村长马寅“自揭家丑”,主动曝光了项目存的一些问题。反思自己做的还不够好,业主还有不少意见,需要提升的还有很多,这就是销售型物业和运营型物业最大的差别吧。

房子百分百的消除质量问题不太可能,包括绿城仁恒晋合永威这类口碑很好的房企同样如此,阿那亚同样算是国内一线标杆项目之一,我想:其他开发商更应该反思自己开发的项目,设计再人性化些,装修再考虑周到些,质量问题再少一些。

今年是阿那亚走过的第五年。在地产界,五年很短,一个新公司还在萌芽期。但阿那亚这五年,从无到有,变化巨大。

一切都很快。开始文创街区规划的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这是阿那亚在北戴河海边仅余的一块居住用地,是这里留给我最后可创造的空间。

不舍、伤感,以及这一直以来的自我拷问,密集涌现。五年里,我迎来了众多因价值观而聚的朋友,大家信任我,称我为“村长”。我曾郑重承诺,在这里,人生可以更美。

在阿那亚建设接近尾声之际,我问自己,你的承诺兑现了吗?

某种程度上,答案是肯定的。这里有美好的人,有富于精神价值的建筑,有审美水平极高的社群,有情感浓度最高的邻里关系。这些,也是被外界频繁报道、高度认可的阿那亚,一个精神上富足、美好、近似乌托邦的阿那亚。

但我必须承认,在外界没有看到的地方,在没有被报道的环节,我建的房子,还不够“美”。

当然沮丧。更沮丧的是,这只是开端。尽管每一期工程都在设计与营造上进行大量调整,但依旧留有许多遗憾。说实话,每一次在群里接到业主关于漏雨、漏水、管道堵塞的投诉,我都如坐针毡。毕竟,再迅速的响应与解决,也不能弥补房子本身的缺憾。

五年了。我想,是时候做一次回顾与总结,也是时候正式说出我的愧疚和歉意——

对不起,美好的房子,应该是更美好人生的基础。很抱歉,我承诺的,我没有完全做到。

没全做到,跟我本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是天津人,但没在海边生活过。不知道冬天海边的风能刮到九级,更想不到雨水可以穿过窗门闸锁横飞进去。这些状况,规划调研时难以察觉,入住后集中显现,打得人措手不及。

这是我经验的不足,说到底,也是我认知上的缺失。最初做项目规划时,没考虑冬天入住的问题,以为大家都是夏天来,天一冷房子放那儿就成了。虽然早就提出“始于度假,终于社区”的口号,但我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阿那亚四季都有吸引力,越来越多的业主选择在冬天回到这里。

我很高兴。阿那亚的淡旺季界限越来越模糊,业主也开始把这里当成家。但设计上的问题也来了。

比如,二期房子没考虑周全取暖的问题,铺的是木地板。结果木地板散热不好,地暖温度上得慢。如果选用的是瓷砖,冬季人进屋就会暖得快一点。

当初大面积使用玻璃窗也是如此。外观是养眼了,景观效果是好了,夏天是凉爽了,但一到秋冬,海风特别猛,温度上不来。

度假和社区,一线之隔,但厘清这个界限,需要极大的魄力和准确的眼光。我承认,虽然思考了很久,但落在行动上,还是“软”了一点,总给自己留余地。比如,阿那亚小镇公寓的两居室,面积70多平米,被叫做“伪两居”。卧室空间很小,一张1.8米的床放进去,转身都困难。很多业主跟我说,住在这儿感觉不从容,不像家。

你看,度假和社区,一个转身的距离就拉开了。

再往深了想,我为什么这样做?只是对度假和社区的认知不够准确吗?

我常在夜里思考这个问题,夜深人静的时候人更诚实。我的答案是:归根结底,这还是我开发商的惯性思维在作祟,是我个人对美好生活的真正含义认知不足。

卧室为什么做得局促?是因为对面积和总价刻意做了控制。为什么控制?是因为小镇公寓没有临海景观,我信心不足,所以希望户型小一点,总价低一点,房子好卖一点。

开发商的心态是什么?是焦虑、是粗心、是鸡贼,是没有真正沉下心来思考产品,是对品质生活理解得不够透彻。过去五年,作为开发商的我,总在急匆匆地赶路,急匆匆地建房子。这种焦虑和急迫让我们付出很多代价。

一是忙着赶工,工程现场监管不力。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物业不时接到水管堵塞的投诉,上门一看,地下水管里淤积了很多水泥块。归结原因,是装修单位现场施工时,图省事儿把水泥、灰尘倒了进去,监管部门也没有发现。这不仅给业主造成生活困扰,也给后期的物业维护增加了巨大成本。

传统的开发商,都是一次性的赚钱模式,只想着怎么尽量节省施工成本,很少考虑后期的运营支出。阿那亚开始真正做服务了,就发现当初成本省下的钱,其实最后都要在运营维护中花费掉。得不偿失。还是得有未来视角,建造上投入多一点,不给维护留隐患。

二是大家各忙各的,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比如园区的行人步道,综合管网和景观部门沟通不足,设计得不够人性化,大家抱怨总是绕路。我就去观察,哪些地方被踩成了小路,只要不违反安全规定,就直接铺成路。事实证明,被需要的,即是合理的。

三是因为匆忙,就牺牲了很多细节。很多业主跟我反映,公寓卫生间的推拉门开关不好用,水龙头虽然是名牌,但嘴儿太短;橱柜的功能布局不合理,甚至没地方放置微波炉,从食堂打饭回来也没法儿热;还有洗衣机,我们自作聪明地把位置挪到客厅,想着卫生间能宽敞点儿,没想到适得其反,大家都说用着别扭。

细节缺失的背后是对业主人性化关怀的不足。很多带小孩儿的业主半开玩笑跟我吐槽,说高高兴兴开几小时车回来,进门得给孩子温奶吃辅食啊,结果餐桌附近没插座,人只好蹲地上插温奶器,身后行李摊了一客厅,特狼狈;另一个乌龙是盥洗台上方的灯,光正正好好打在头顶,人站在镜子前,脸上一片黑。我自己洗脸,都得把脸凑上去,才能看得清。

所以啊,每次照镜子,我都特别羞愧。我虽然内心渴望美好生活,但好像始终也没彻底沉下心来,好好琢磨什么样的房子是真正美好的、人性化的。

这么多年来,房地产一直是卖方市场,只要出了房子就有人买。房价上涨掩盖了许多专业上的问题,没怎么真正为用户考虑过。不断与根深蒂固的开发商思想残余作斗争,是自我修正自我博弈的过程,痛苦而缓慢。

我在努力。阿那亚后续的建设,无论是海边的后期产品还是未来的山居项目,都吸取了前面几期的教训,做了更完善的预设和规划。比如两居室的卧室面积做了增加,衣柜里预留了行李箱的位置;比如降低了厨房橱柜的高度,内部设置了更多的收纳空间;比如进门处添了桌子、插座,业主进屋就能收拾行李、给孩子温奶。

很多改进是微妙的:厨房的灯光刚好打在料理台上,卫生间增加了放置手机的小隔板,卧室的电源设置了usb插口……当然,还有盥洗台上的灯,光必须照在人脸上;另外一些调整始终在进行中,比如个别房屋有漏雨现象,尽管这是房地产项目中始终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还是在积极思考方案,希望大家夏天也过得安心。

这是对心态、对速度的反思,也是对观念的反思。以往建设阿那亚时,我总想着要美,要有独一无二的美、惊为天人的美。但这几年修修补补、拆拆建建,我越发认识到,美的房子,首先应该是坚固的、实用的。美在细节间。

但说到底,这还是对我这几年无知、急躁的羞愧和反省。以往太急,惭愧的心情常常有,但总是被大大小小的事情冲淡了,淹没了,或者说,因为太羞愧,就做了鸵鸟,刻意回避了。其实我心里一直知道:我是盖房子的,房子没盖好,美好生活就失去了前提和基础,所谓的美好,都是空谈。

五年是个好时机。静下来,用足够的时间面红耳赤地打量自己的过往,再把这些错一条条列出来。说实话,有点儿难。作为“村长”,要说出“我错了”,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

好在,这么多年,我的“村民”们给了我很多理解和宽容。大家知道我凡事走心,就算被房子的事儿搞得烦躁,跟我说起来,也都是和和气气;连对我吐槽,也总是半开玩笑,怕我负担重、听了就起急。

特别惭愧。我的不周到给村里添了这么多麻烦,大家还体谅我,事事包容我。我还有什么心理关过不去?

所以,我想再一次正式地、严肃地、认认真真地跟大家道歉:我错了。承诺的美好房子,我没有建得很好。请你们原谅。

我还要感谢每一位“村民”。这五年,你们每个人都是我的“体验官”,几乎每一天都在给我反馈宝贵的居住体验。是你们让我想明白,"人性化"的房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经济学家汪丁丁的一个观点,或许正好可以作为注脚。他说,精致的生活品质取决于两大因素:是否有挑剔的消费者,以及,是否有敬业的生产者。

我想,正是你们对品质生活的持续追求,促使我加倍自省、更为敬业、不敢懈怠;而你们的“挑剔”,则是令我避免沦为粗糙和平庸的最强大力量。

我相信,有了这样的消费者和生产者良性互动,阿那亚的未来,一定会更精致、更美好。

对于村长的信,大家怎么看?欢迎文末留言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