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书单式阅读真的有用吗?


反思:书单式阅读真的有用吗?

疫情期间,不少公众号都推出了适合大家阅读的书单,种类丰富,从文史哲到物理化,恨不能让大家博古通今,纵横宇宙。

但是这些书单真的适合我们自己吗?

在这里我分析了七个公众号的书单,包括广西师大、六神磊磊、新京报书评、单向街、理想国、one文艺以及某豆瓣某大V的书单。


反思:书单式阅读真的有用吗?

六神磊磊的书单适合的是喜欢看历史和武侠的人;而理想国的大块头著作则适合那些喜欢探讨思想理论的读者;one较为文艺,包含小说和散文,偏文学;豆瓣的大部分和瘟疫有关,多为小说,比较符合当下环境,对症下药;新京报和单向街对应的是历史上的瘟疫、混乱,不过类型多为理论和历史;广西师大的则包含了医学思考、作家传记和旅游三部分,较为包容。

公众号的书单其实反映了这个公众号的气质、读者类型,或者说公众号作者本人的品味。

一直看武侠和文学的人,你能想象他去读《枪炮、病菌与钢铁》 的痛苦吗?而经常读《乌合之众》、《论自由》这些思考著作的人,也不大会喜欢读《走夜路请放生歌唱》这种文学性质的散文。

书单阅读,我们需要照单全收吗?有些不喜欢读的,难道硬要啃下去?


反思:书单式阅读真的有用吗?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对读书的态度,值得借鉴。他说:“最聪明的做法是从你最感兴趣的书开始读。我们已经说过许多次,主要的目标是要读得好,而不是要读得广。如果一年当中你读不了几本书,其实不必觉得失望。书单上的书并不是要你在特定时间里读完的。”

这里有两个重要的观点:第一,跟着自己的兴趣来,第二,不一定在特定时间读完。

比如六神磊磊,专读金庸,简直都出了人生无限来,这便是会读书的绝好例子。

还有红学刘金武老师,三国易中天,读透了这一领域。他们也是读书,我们也是读书,可见书不在多,读好就行。

怎么读好书,不再书单式阅读,而是按兴趣来。

你喜欢武侠的,会看金庸,然后古龙,再然后可能会读读梁羽生和温瑞安吧;爱好推理小说的人,起初肯定看看爱伦坡,然后是福尔摩斯和阿加莎克里斯蒂,跟着去读埃勒里·奎因,雷蒙德·钱德勒,日本推理松本清张、横沟正史、岛田庄司、东野奎吾和京极夏彦,好了你说,这样自然而然的读下去,你还需要别人推荐书单吗?

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书单,不如不读。

但是有一点必须要讲的是,读书的顺序太重要了。如果一开始你看的品格较差的著作,可能你根本没机会读经典著作,因为你的口味已经被惯坏了。所以我们的阅读应该从经典开始,也就是先去读一读那些死去的人的著作,莎士比亚、罗素、萧伯纳、普希金等等。

作者之间往往借鉴和致敬,而书本之间亦有补充和联系,我们要做的就是拿着一把兴趣的钥匙,找到他们之间关联的线索,按图索骥,不断往前走,直到绘制出阅读王国的地图。

有作家提了三点关于阅读的建议,我觉得很是受用。

1、去读你喜欢作家他喜欢的书。

2、读已故作家的经典。

3、年轻的时候多涉猎,不限题材。

现在我就想读一读漫画,难道不可以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