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差的人“长”这样!你家娃啥情况?

点击“福建电视台少儿频道”订阅哦!

7种人

免疫力易出问题

我们身边似乎总有这么一类人:体质比较弱,三天两头生病。殊不知,社交圈太窄、睡眠不足、压力过大等,都可能损伤免疫力。

01

缺少睡眠的人

缺少睡眠会导致免疫力下降,降低抗击病菌的“杀手细胞”的数量。

02

不爱走路的人

研究发现,不爱运动的人与经常快走的人相比,4个月内请病假的时间会比同事长两倍。

每天进行30分钟快走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白血球的数量,改善免疫系统功能。

03

不爱喝水的人

充分饮水能保持呼吸道粘膜湿润,是感冒病毒难以迅速繁殖,增强免疫力。

正确的方法是勤喝水,每次两三口,不要等到渴了再喝。

04

吸二手烟的人

被动吸烟与吸烟一样有害全身健康,损伤免疫力。据统计,每年大约有3000名美国人因为吸入二手烟而患肺癌死亡。

05

社交圈子小的人

研究发现,一个人的社交圈子越小,就越容易生病。在18-55岁的成人中,至少有6个朋友的人,比朋友少的人抗感冒的能力强4倍。

06

缺少幽默感的人

美国洛玛连达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看搞笑视频1小时可显著提高免疫力。

因为大小有助于降低应激激素,增加或激活某些免疫细胞,提高免疫力。

07

滥用抗生素的人

滥用抗生素有可能破坏肠道先天免疫力,这也是引起耐抗生素细菌感染的原因。

免疫力下降

的信号

1、感觉疲劳、精神差

如果白细胞数量偏低,则表明机体存在免疫功能的降低。

2、感冒次数增多、伤口愈合变慢

这种情况说明免疫功能已下降得比较快了。一旦免疫系统“崩溃”,后果非常严重。

个别人感冒后症状严重,甚至导致死亡。免疫力降低,人体的抗肿瘤能力可能会下降,更易患癌。

Tips:

好的免疫力应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并非越强越好。

免疫力过强也会带来问题,比如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类风湿)等。

免疫力最爱的

7种营养素

在保证食物多样、均衡的前提下,适量补充以下7种营养,可以增强抵抗力。

贯穿一生的

“免疫重点”

免疫力的高低受内外双重因素影响。内在的包括遗传、年龄和性别;外在因素则分为化学、物理和生物。

事实上,不同年龄段的人面临的“免疫力重点”不一样,应对的方式也不同。

儿童和青少年

1、母乳喂养:为新生儿打下“免疫力”基础。

2、生活环境:远离苯、甲醛、PM2.5超标等污染物。

3、接种疫苗:儿童预防多种疾病、提高免疫力的重要手段。

4、精神压力及作息:减轻可以负担,保证充足的睡眠。

5、饮食:多吃蔬菜,少吃加工食品。

中青年

30岁以后,恰逢经济压力、精神压力最大的阶段,免疫系统最易出问题。

保持规律的饮食和作息,经常运动、广交朋友、多倾诉。

推荐的饮食原则:

①每天1碗杂粮粥:在流感高发的季节,每天喝1碗。

②每天1种红肉:成年人一周最多吃500克。

③每天1杯酸奶:两餐之间或者饭前都可以。

④每天1种高维C水果:减少外界对人体细胞内平衡的干扰。

⑤每天1份菌类:研究显示,每天吃1份(113克)香菇,4周后,免疫力明显提升。

⑥每天1份橙黄色果蔬:用来补充维生素A。

老年人

65岁以后,免疫功能不可避免地又下了一个台阶。老人要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少到人多的地方,适量运动,不滥用保健品。

有糖尿病、气管炎等基础病,长期卧床、体质差的人,可考虑接种流感、肺炎疫苗等。

受访专家: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首席健康教育专家

洪昭光

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教授

王月丹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营养与食品卫生系教授

马冠生

军事医学科学院食品与营养系博士

芮莉莉

想要健康一定要运动

赶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