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之北魏某“权臣” 竟将 太后、幼主沉入黄河!

北魏自孝文帝改革之后,一度出现了兴旺发达的景象,但从其子宣武帝开始,统治阶级生活日益腐化,徭役赋税日益沉重,到宣武帝之子,孝明帝即位时,各种矛盾空前激化,终于爆发了震动朝野的六镇起义!


六镇起义为北魏的统治,敲响了丧钟,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一些手握重兵的军阀,迅速崛起,在这之中,首先登上历史舞台的是尔朱荣。

尔朱荣 字天宝 契胡族人 他的先人都是部落酋长,他在镇压六镇起义的过程中,网罗人才,不断壮大力量,迅速成为北魏动乱政局中,一股不可动摇的力量。

尔朱荣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在等待机会,他的目标是成就帝王之业!

当时北魏的朝政,掌握在胡太后手中,与其子孝明帝的矛盾,日益加深,孝明帝密令尔朱荣,率兵来洛阳,胁迫胡太后还政,后来,孝明帝又改变主意,让尔朱荣不要来洛阳,谁知,不久!胡太后就把孝明皇帝毒死!并下诏,立三岁的幼主元钊为帝,自己继续独掌朝纲!

尔朱荣闻讯,立元子攸为帝,即孝庄帝,并以“入匡朝廷”为名,向洛阳进兵,沿途守军或叛或降,尔朱荣顺利入京,志得意满的尔朱荣,派人将胡太后及幼主沉入黄河!

又考虑到自己在朝廷根基尚

浅,于是,将朝廷各级官员,两千余人全部杀害!史称“河阴之变”,制造这一起屠杀事件的尔朱荣,会有怎样的下场呢?

“河阴之变”后,尔朱荣大权独揽,专横跋扈,孝庄帝对其行径忍无可忍,遂于公元530年,在宫中明光殿设伏兵,将其杀死,其侄子尔朱兆闻讯,在晋阳起兵,大军攻陷洛阳。

尔朱兆杀孝庄帝,另立新帝,此时的北魏,已经成为尔朱氏的天下,其统治的残暴更甚于前,一时间兵荒四起,民不聊生,特别是北方六镇军民起义,仍然此起彼伏,在此情况下,尔朱兆派部将高欢,去解决六镇问题。

公元525年,高欢投奔河北起义军领袖杜洛周,杜洛周失败后,又辗转投靠尔朱荣,献计献策,屡立战功,成为尔朱荣的得力助手,尔朱荣死后,高欢又与尔朱兆联手消灭了,忠于孝庄帝的纥豆陵步蕃,赢得了尔朱兆的信任。因而,尔朱兆便将六镇降众交给高欢统领,高欢有了自己的队伍,势力渐大。

于公元531年进军河北,正式与尔朱兆决裂!公元532年闰三月,双方大战于韩陵山,高欢以三万之众,大破号称二十万的尔朱军,尔朱兆逃遁,四月,高欢入洛阳,另立平阳王元脩为帝,是为孝武帝,高欢取代尔朱氏,成为北魏的实际统治者。

高欢坐镇晋阳,遥控洛阳朝政,与孝武帝的矛盾日益激化,公元534年五月,孝武帝率轻骑直奔长安,投奔宇文泰。

宇文泰 字 黑獭 祖上原是东胡的一支,东汉时,曾加入鲜卑檀石槐部落联盟,北魏灭后燕时归顺,后徙居六镇之一的武川镇。

河北起义爆发后,宇文泰随其父参加了起义队伍,起义失败后,宇文泰随部迁移,后追随关西大将贺拔岳。

高欢执政后,贺拔岳作为有实力与之抗衡的军阀,成为高欢的心头大患,公元534年二月,高欢施离间计,除掉了贺拔岳,关西军便奉宇文泰为主,继续与高欢抗衡。

孝武帝逃奔宇文泰之后,高欢于公元534年十月,拥立年仅十一岁的,清河王世子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迁都邺城,史称东魏

公元534年十二月,宇文泰毒杀孝武帝,改立南阳王元宝炬为帝,建都长安,史称西魏

自此,北魏灭亡!形成了东西魏对峙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