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凭本事考的状元,凭什么不让我吹牛逼说出来

高考就快到了

我每天都梦到自己看着排行榜上

位列第一的我的名字

咧着嘴哈哈大笑

然后一群人疯狂涌向我对着我鼓掌示好

那种被全世界捧着的感觉

让我迟迟不肯从梦中醒来

直到昨天我的梦停止了

作为一名只会做梦的学渣

睡觉顿时变得索然无味

我猜测

可能是和昨天的新闻有关

在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各地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一旦发现严肃处理

。同时,各地教育部门要严格督促检查,查安全保密、考场考点、信息安全、招生录取。

这一宣布炸出了学霸们的不满

也炸出了学渣们的拍手称快

学霸们纷纷表示

我凭实力考的状元,凭什么不然我炫耀一番?

学渣们早就看不惯大家把成绩看得太重

严禁宣传状元也让他们多了喘息的空间

否则看到自己与学霸那不可逾越的鸿沟

再加上邻里亲戚的絮絮叨叨

只会分外狼狈

来看下官方的说法——

官方

5分钟前:

全国政协委员朱世增:“热捧所谓‘高考状元’始于个别商家、企业家的逐利行为,其后则有部分媒体甚至官方推波助澜。现在到了该给热捧‘高考状元’闹剧叫停的时候了。”

且不说这个引发众多争议的做法对错与否

我们大中华对状元的宣传可是历史悠久

早就渗入中华儿女的血液

状元

何为“状元”?

古汉语中,“元”有“第一”之义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

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

殿试的第一名称“殿元”,后来通行的称呼是“状元”

或称“状头”,其名始于唐时

“状元”有时是皇帝御批,又称“天子门生”

状元从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以来

经历了唐、宋、元、明、清各代

直到清光绪31年废除,历经近1300年

彼时“学而优则仕”

文人都把考状元作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

中状元称为“大魁天下”

是读书人的最高荣誉

古代中状元,官府都会以极高规格对待,组织游街示喜。游街示喜时新科状元头戴着乌纱帽,身着穿大红袍,手里捧着圣诏,脚跨着红鬃马,前呼后拥,旗鼓开路,气派非凡。

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写上自己的籍贯、姓名和及第时间,以显其荣耀,也就是"雁塔题名

"。

宋代则有鳌头迎旨。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皇帝在殿前召见新考中的状元、榜眼等人。状元跪在前面,正好是飞龙巨鳌浮雕的头部。

而民间各地流传至今的状元糕、状元粥还有戏曲小说中以成功人士频频出现的状元们都是对状元郎的推崇。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旷荡恩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状元及第是多少学子的梦想

捧状元已是一种贯穿古今的价值观

所以要阻止对高考状元的宣传是难上加难

如今对状元们所谓的“关注”

除了茶余饭后的谈及

似乎更多的是各地教育系统和机构的狂欢

不仅是在各种教辅材料上挂名

有的地方还组织他们到处演讲

甚至叫他们为商业活动站台

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

要榨干这些学生的最后一点价值

之前多地惊现状元“游街”

而这游街示喜居然成为了中学旁楼盘的商业宣传

曾经轰动全城受人景仰的新科状元

如今却沦为商家敛财的噱头

这莫不是如今状元宣传的悲哀?

高考状元宣传其实应该是一个正面的社会行为

它鼓励了万千学子勤奋学习

让他们有梦可追,有榜样可依

我们要宣传的是他们的正能量

但是因为高考状元的宣传日渐妖魔化

甚至出现了抢状元等教育怪象

所以宣传高考状元没问题

过度炒作,才是问题!

但是因噎废食的做法真的可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