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政变中这十次的影响最大(一)

中国的封建社会延续了几千年,但是在朝代更替的时候,总会出现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每次的意义又都大小不同,我们来看看影响最大的十次政权更迭。

一、沙丘之变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天下,在归途中,始皇至平原津(在今河北平原县附近)而病,抵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病益甚,最后秦始皇死于沙丘。

指鹿为马

李斯赵高等人秘不发丧,假传始皇令长子扶苏自裁。赵高玩弄阴谋诡计,把胡亥捧上了皇帝宝座,自己当上了郎中令,成为权倾天下的重臣。秦二世登基伊始,赵高便进谗言,害死了蒙恬、蒙毅兄弟。他害死这两个元老重臣,既扫除了自己夺权道路上的一大障碍,又报了私仇,真可谓一举两得。

沙丘之变为中国的第一个封建王朝的灭亡挖好了坟墓,陈胜吴广的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成为了日后百姓揭竿而起的指导性思想。

二、周勃救汉

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吕后死后,周勃与陈平等合谋智夺吕禄军权,一举谋灭吕氏诸王,拥立刘邦子代王刘恒为汉文帝,后官至右丞相。但不久,即因不胜任去职,左丞相陈平独任丞相。次年,丞相陈平去世,周勃再任丞相,旋及罢相,太尉灌婴接任丞相。可以这样说,周勃诛吕,不仅还朝政与刘氏家族,还开启了历史上轰轰烈烈的“文景之治”。

周勃救汉

刘邦死前预言“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可见周勃在刘邦心目中的位置不是一般二般的高。没有周勃的挺身而出,就没有文景之治,也就没有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更不会留下华夏民族的第一大名族——汉族。

三、王莽篡汉

外戚王莽以姑母王政君为凭借,最初装出恭谨勤劳的样子,不知疲倦地工作。后来他广结名士和将相大臣,深得人心,凡是来投奔他的,不论地方远近,出身贵贱,他一概收用,让他们做官。为了收买人心,他把从自己封邑里收来的钱和粮,都拿出来赠送给宾客,而自己家里却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朝野上下皆赞王莽。后王莽立两岁的刘婴为帝。

王莽篡汉

此后数年间,关于王莽代汉称帝的符命图谶频繁出现。公元8年(居摄三年),梓潼人哀章制作铜匮,内藏《天帝行玺金匮图》与《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伪托汉高祖遗命,令王莽称帝。于是王莽便到高帝祠庙接受铜匮,然后戴上王冠觐见太皇太后,坐在未央宫前殿,即天子位,定国号为“新”。至此,西汉灭亡,王莽达到了他的托古改制、篡汉自立的政治野心。

王莽篡汉,使得封建社会中的另一大干政势力——外戚,在皇权中的作用凸显出来。让后来的继任者对外戚的干政加以防范。

四、曹魏代汉

先不去说,曹操为何不称帝,曹丕在废除汉献帝的路上走到底了。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汉亡,立魏代汉。这段历史,相信每个人都非常清楚。但是,这段历史的影响非常大,汉亡后,天下三分;后有西晋和东晋,但也只是一个更混乱的的朝代,几百年的战乱,差点让汉民族在世界上消失。

曹丕

五、杨坚代周

公元580年5月,周宣帝病死,8岁的字文阐继承皇位。北周开国功臣、周宣帝的岳父、大官僚杨坚以大丞相的身份“辅政”。581年3月3日杨坚废周静帝为介公,北周亡。同时,杨坚自立为皇帝,筑大兴城(今陕西西安东南一带)为国都,改国号为隋,是为隋文帝,建元开皇。

杨坚

杨坚在位期间,军事上攻灭陈国,成功地统一了严重分裂数百年的中国,击破突厥,被尊为“圣人可汗”;内政方面,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中国农耕文明的辉煌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