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喜剧,第二次悲剧:大唐靺鞨名将参与两次政变结局截然不同

李多祚是唐朝历史上一位因缘际会参与过两次重要政变的著名将领。

他的祖先世代为靺鞨族酋长,后来归顺唐朝,李多祚年轻时就很有本民族的技能特点,骁勇善射,因为屡立军功,累迁为右鹰扬大将军,他比较著名的一次战功,就是在讨伐黑水靺鞨时,设计诱斩其酋长,击破其众;室韦及孙万荣反叛时,李多祚与诸将分道率兵进讨,因功改迁为右羽林大将军,执掌禁兵,宿卫北门前后近30年。

(李多祚,654-707,出身靺鞨族的唐朝将领)

这里的北门,指的就是玄武门,不过我们最先提到的玄武门不是位于长安的李世民发动政变的玄武门,而是武周王朝洛阳城宫城紫微宫的北门,它具体位于宫城正南门应天门以北1270米处(建筑物现已不复存在)。

无论是长安的玄武门还是洛阳的玄武门,对内廷的安全都起着极端重要的作用,玄武门外有两廊,禁军的指挥中心就设置在这里,称为“北衙”,拥有坚固的城防工事和精锐的首都卫戍部队——所以如果要发动政变,必须首先控制玄武门,这是因为控制了玄武门就可以控制内廷,继而可以控制皇帝、朝廷乃至整个国家。黄永年先生在《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中这样说过:

玄武门之所以重要者,并非在于此门如何险要,如今军事军事上所谓制高点之类,而在于守卫宫廷之禁军屯营就在此门外边。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则曾经这样写道:

(政变)俱以玄武门之得失及屯卫北门禁军之向背为成败之关键。

(电影中神都洛阳概念图)

(玄武门在洛阳的位置)

守卫北门的李多祚,自然进入了政变策划者的视线。

神龙元年(705),宰相张柬之有一次借机故意问李多祚:

将军在北门有多少年?

李多祚回答:

已经三十年了。

张柬之又说:

将军钟鸣鼎食,地位尊崇冠绝武臣,难道不是大帝(指唐高宗李治)的恩德吗?将军既然受到大帝这样的特殊的恩宠,难道不想有所报答吗?现在大帝的儿子正在东宫,受到张易之和张昌宗的威胁,将军如果想要报恩,正在今日!

李多祚回答说:

只要对王室有利,我一切都听相公安排,不敢顾及自身以及妻子儿女的性命。

于是李多祚与张柬之共同面对天地神灵盟誓,慷慨激昂,义形于色。

(张柬之剧照)

之后就是众所周知的神龙政变,在发生在公元705年的这场以剪除张易之兄弟、逼武则天退位的政变中,张柬之等人成功的关键就是基本上全盘控制了禁军,而控制禁军的关键就是通过政治攻心争取到了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


政变后,论功行赏,李多祚被进封为辽阳郡王,食实封八百户,中宗李显拜谒太庙的时候,命李多祚与安国相王李旦登辇夹侍,李多祚享受的是和皇弟一样的待遇和信任,中宗面对臣子因为李多祚少数民族身份而劝谏他不要这么对待李多祚时还这么说:

多祚虽是夷人,缘其有功,委以心腹,特令侍辇,卿勿复言也。(多祚虽然是夷狄之人,但因为其有大功,所以我把他当做心腹,特别命令他侍辇,你不要再说了。)

本来照理说李多祚已经富贵无极,眼看就这样平安一生过下去了,不想,才2年光景,他又参加了一次政变。

(李重俊,?-707,唐中宗李显第三子,生母不详,睿宗年间追谥节愍太子)

景龙元年(707)七月,地位受到威胁的太子李重俊与兵部尚书魏元忠通谋,命左金吾大将军成王李千里、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右羽林将军李思冲、李承况、独孤祎之、沙咤忠义等人,矫诏以左右羽林兵及千骑三百余人发动兵变,是为景龙政变。

政变一开始进行顺利,政变部队将武三思与其子武崇训杀死于其府地,并杀死同党十余人,但随着上官婉儿、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拥唐中宗李显驰赴并登上玄武门城楼——这是长安的玄武门——之后,形势急转直下。

中宗等一方面命令左羽林军刘仁景等率令留军飞骑百余人于楼下列队守卫玄武门,另一方面站立城楼之后等待对李多祚的政变部队喊话。

史书记载:

(李多祚)具言所以诛三思状,按兵不战。

太子令多祚先至玄武楼下,冀上问以杀三思之意,遂按兵不战。

也就是说,李多祚按兵不动,大声向唐中宗解释为什么要杀死武三思那些人。

一向被认为是傀儡的唐中宗李显深谙擒贼先擒王之道,他对政变部队大声说:

汝并是我爪牙,何故作逆?若能归顺,斩多祚等,与汝富贵。(你们都是我的卫士,为何要作乱?若能归顺,斩杀李多祚等,我将给你们富贵。)

于是政变部队倒戈,将李多祚等人斩首,其他的人都四散溃逃。

对于政变来说,无论直接目标是否是皇帝,在第一时间就控制住皇帝恐怕是成功的重要关键,李多祚参加第二次政变理论上本该驾轻就熟,但忽视了这一点,终于导致一败涂地;另一方面,李多祚虽然依旧是禁军的主官,但禁军被韦皇后等人掺了不少沙子,也是景龙政变失败的原因之一。

对李多祚来说,他参加的第一次政变结局是喜剧,第二次则是悲剧,从个人命运角度,可发浩叹。

然而,事实上李多祚的地位在神龙革命之后已经非常之高,参加景龙政变并不能多获得什么,其动机主要是感于忠义,某种程度也是为了被武三思等陷害以八十高龄流放泷州、气愤致死的盟友张柬之报仇,从人品角度,可谓志节凛然,虽败犹荣。

(“大唐故辽阳郡王李公墓志铭”)

1990年秋,洛阳龙门山南麓出土《唐李多祚墓志》一方,墓志铭有这样的文字:

王以神龙三年七月五日,薨于长安,春秋五十有四。忠诚久着,功绩远称。睿宗即位,下制曰:以忠报国,典册所称;感义捐躯,名节斯在。故右羽林军大将军,上柱国,辽阳郡王。席宠禁宫,乃心王宫,……宜追殁后之荣,以复生前之命。可还旧官,仍宥其妻子。即以先天二年岁次癸丑九月壬戌朔二十四日乙酉,迁葬于洛州河南县伊汭乡之平原,礼也。

盖棺论定,唐睿宗李旦即位后,下诏为李多祚平反,追复原职,还对李多祚做出了“以忠报国,典册所称;感义捐躯,名节斯在”的评价。

这位忘身许国、不幸冤死的一代名将,总算在九泉之下得到了些许安慰。

而李多祚政变的成败得失,事实上也给了后来的李隆基以不少经验教训,这是后话,按下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