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李书福胜过一打马斯克

文| 狗年说苟

樱桃红色特斯拉Roadster,背景音乐播着David Bowie的《Life On Mars》,车里放着一本《银河系漫游指南》,电路板上刻有“Made on Earth by humans ”,显示屏上写着Don’t Panic,加上可回收的猎鹰重型,马斯克可以说是把科技宅男的所有中二梦想都实现了,怎能不让人欢欣鼓舞。

显然,马斯克的SpaceX最成功的部分,是商业模式上的,从今以后,人类商业宇航将成为现实,这需要极其敏锐的嗅觉和强大的勇气。而这种成功,毫无疑问是建立在美国良好的商业环境和自由流动的人才和技术市场之上的,毕竟并不是只有SpaceX,蓝色起源和轨道科学也紧随其后。

马斯克是个商业奇才,他不但给了举国体制下那些规模巨大且低效的研究院所一个思考的机会,也在营销上给了所有老企业一记灵魂重击,用大V和菜头的话说就是

NASA的书呆子们,亏就亏在不懂得在做火箭载重测试的时候要向火星发射超大号太空垃圾,也不懂得在火箭上多安几台摄像机做网络直播,更不懂得向科幻迷贩卖情怀,上演中二故事。基本上,他们不了解如何把火箭发射搞成商业秀,让人一觉醒来看社交媒体的时候,还以为是人类首次发射火箭成功

但是纵使马斯克这样的商业营销奇才,也无法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由于此前香港削减了针对电动汽车的免税政策,特斯拉在香港的销量在2017年最后九个月大幅下降,只有32辆特斯拉电动车在香港登记,远低于2016年同期的2000多辆。

原因很简单,刨去马斯卡带来的光环,特斯拉各方面质感也就是20万车的水平,这还不算锂电池带来的里程焦虑,至少一直到目前为止,特斯拉依然是个大玩具,不是真正能大批量用于日常的生活工具。在没有了补贴之后,香港人自然会用钱包投票的。

什么?香港人环保?那在最热的夏天都冻得人受不了的冷气是谁在用?

很多人爱用iPhoe取代诺基亚来论证特斯拉会取代传统汽车,却恰恰忘记了,诺基亚的N95和N97等,早在10年前就卖到了7000元,而拥有32G内存和完善操作系统的iPhone 3GS,售价则做到了5800元,这才是乔布斯之所以能颠覆时代的地方。

换言之,哪一天,特斯拉能做出一款飞度类似于飞度、卡罗拉甚至高尔夫这样产品质量稳定好几代,成本价格还能控制得特别好产品的时候,才能真正的颠覆汽车行业,目前,靠补贴和信仰充值,想要真正普及,还为时尚早。

▲ 美国几种火箭的对比图,可以看到土星五号的庞大

换在航天上也一样,土星5号近地轨道运载能力120吨,猎鹰重型作为现役最强火箭也才53吨,半个世纪过去了,为什么还有这么大差距?因为现在已经到了要考虑成本和经济效益的时候了。

SpaceX也好,特斯拉汽车也罢,其实还是个追求效率的单目标系统,而车,则要从性能到设计,从舒适到油耗,从配置到质量都要顾及的多目标系统。其实,很少有人会知道,持续开发并经济量产一流的民用汽车和民航飞机,原本就比火箭难了太多。送去火星类似于麦克拉伦F1赛车研发项目的升级版,而早在马斯克之前,意大利汽车企业已经做到了。

我并不想否认马斯克的伟大之处,他在能源、交通、货币流通、乃至开拓太空领域的思想火花,都已经达到了封神的地步。但若要考虑到起步的基础,周边的环境,技术、条件、思维、硬件、观念乃至政策,只有李书福才能与其一战,不但毫不逊色而且更加传奇,不信比比看

马斯克好歹是中产家庭,读了好大学,李书福却是从一个走街串巷的照相师傅起家,高中毕业。

马斯克背后有着成百上千的工程师,而李书福对汽车的理解是从“四个轮子加一个沙发”开始,完全靠他一个人带节奏。

相比马斯克遇到的那些困难,李书福的故事,甚至家庭故事,更虎啸龙吟的多。

比比运势,还是那句老话,“人的一生当然要靠自我奋斗,当然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马斯克站在了美国创新的风口上,李书福则背靠着日益崛起的中国,这两位当世的猛人,点子也是相当的正,不信你看,正在李书福要收购奔驰股份的时候,奔驰出了一个送分题,不由得不感叹,吉利这运势也太好了。

现在的特斯拉并不够好,充电、安全、售价和保值率,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困扰着马斯克,不然他也不会着急把工厂挪到中国来,因为美国的补贴,和可进行碳交易的窗口越来越少,强大如马斯卡,也无法绕过电池电动车的问题,毕竟,除了技术宅男和科技狂,我们给马斯卡故障容易,掏自己的钱买特斯拉难。

吉利也有吉利的问题,过去几年,吉利除了靠中国拥有的全球最强大的供应商体系和配套能力,还有国际油价的连续下跌,所以机械素质平平的吉利,靠着堆砌配置获得了快速成长的机会,而渐渐开始走上上升通道的国际油价,意味着没有核心技术靠堆砌为生的中国自主品牌,将随着大势的翻转而面临新的危机。

要知道,上世纪70年,美国车败给日本车,油价飙涨造成的石油危机是一个很大的推动作用。

到目前为止,吉利仍然是个机械素质和核心技术薄弱的公司,理解了这点,你就就会理解,为什么李书福要那么急迫的把沃尔沃技术用在领克身上,肯花大价钱收购奔驰。这是一个知道什么时间点该做什么的人,一个真正的实干家,一个多目标系统大师。

差点忘记了,马斯克有奔向火星的计划,李书福也有玩转地球的野心,马斯克有猎鹰火箭,李书福也有寻血猎犬和飞行汽车,鹰犬之间,都在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而战。

所以我们也不必看着马斯克发了火箭就妄自菲薄,至少我们还有李书福,他唯一比马斯克差的地方,恐怕就是颜值了。

伟大的企业都是通过量产降低成本而扩大销售,李书福靠的是自己从而让汽车进入千家万户而惠及百姓生活。而现在特斯拉则是通过政府补贴来销售奢侈品,两者之间高下立判。显然,这与历史上那些伟大企业家的德性并不相符。

也正是如此,我要说,一个李书福胜过一打马斯克。

你看李书福的传记,他每一步都在通过自己努力达到目标,而《马斯克传》里面全是讲怎么拿补贴的,一点都不企业家!政府补贴特斯拉车主,相当于让为买吉利而努力工作的人去补贴富豪。现在我们为马斯克和特斯拉鼓掌,不就是被人卖了还替他数钱吗?

这是为什么,我虽然不推荐亲戚朋友买现在的吉利车,非常厌恶吉利现在华而不实的营销,但依然敬重李书福的原因。

仅以此文,祝大家春节快乐,在新的农历年里,用实干改变你和你的世界。

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野生车评的观点和看法,文责作者自负

©野生车评

人车生活│不吹不黑

中国新锐非职业车评人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