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精品集萃

傅抱石,我國著名畫家,“新山水畫”代表畫家。原名長生、瑞麟,號抱石齋主人。1904年10月5日生於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餘。少年家貧,11歲在瓷器店學徒,自學書法、篆刻和繪畫。創獨特皴法-----抱石皴。

傅抱石《山行遇雨》(1949)

傅抱石《松下四老》(1944)

傅抱石《撫阮圖》(1944)

傅抱石《人人送酒不曾沽》(1945)

傅抱石《琵琶行》

074傅抱石《布拉格宮》(1957)

傅抱石《西那亞城中俯瞰》

傅抱石《初春》(1957)

傅抱石《國殤》(1954)

傅抱石《毛澤東浪淘沙北戴河詞意圖》(1960)

傅抱石《春風楊柳萬千條》(1964)

傅抱石《漫遊太華》(1960)

傅抱石《虎踞龍蟠今勝昔》(1960)

傅抱石《二湘圖》

傅抱石《不辯泉聲抑雨聲》(1962)

傅抱石《回憶布拉格》(1962)

傅抱石《月落烏啼霜滿天》(1960)

傅抱石《老虎灘漁港》(1961)

傅抱石《劉主席故居》(1960)

傅抱石《毛澤東答友人詩意圖》(1964)

傅抱石《延安塔勢》

傅抱石《西陵峽》(1963)

傅抱石《富春曉色》(1963)

二湘圖(畫心)小圖

傅抱石《水閣弈棋圖》(1945)小圖

傅抱石《長幹行》(1944)

毛主席詩意八開冊 1964--1965年作 (2.3億元,2011年11月北京翰海)

款識:

一、韶山詩意。抱石敬擬。鈐印:傅抱石、甲辰所作

二、芙蓉國裡盡朝暉。一九六四年夏,敬擬七律答友人詩意,傅抱石南京並記。鈐印:傅、甲辰所作、不及萬一

三、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抱石寫。鈐印:傅、抱石、一九六五

四、虎踞龍蟠今勝昔。一九六四年八月,傅抱石寫。鈐印:傅、甲辰所作、不及萬一

五、寥廓江天萬里霜。抱石,敬擬採桑子重陽詞意。鈐印:傅、甲辰所作、不及萬一

六、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抱石,敬擬浪淘沙北戴河詞意,南京記。鈐印:傅、甲辰所作、不及萬一

七、風展紅旗如畫。抱石敬擬如夢令元旦詞意。鈐印:傅、抱石、一九六五

八、登廬山詩意。抱石敬擬。鈐印:傅、抱石、一九六五

題簽:傅抱石畫冊。趙樸初題。鈐印:趙樸初印

《毛澤東詩意冊》,計八頁,作於1964--1965年間,畫家正處於創作顛峰期。冊頁反映著五、六十年代現實景象。抱石先生以毛澤東詩詞為題作畫,始於1950年

江山如此多嬌 橫幅 紙本設色 1959年7—9月 人民大會堂藏

江山多嬌 鏡心 1962年作 (2016萬元,2010年6月北京保利)

題識:曾濤同志惠教,一九六二年九月,傅抱石,南京並記。鈐印:抱石之印、換了人間

此圖為北京人民大會堂鉅作《江山如此多嬌》同題材作品,圖寫毛澤東《沁春園·詠雪》詞意。按照抱石先生的說法,描寫祖國江山的遼闊寬大,美姿多嬌,觸景生情,想到英雄人物為它獻身,極其完美地表現了中國人民革命樂觀主義的豪邁氣概。由於國土遼闊廣大,“當江南沃土在和煦的陽光下盛開著萬紫千紅的百花,而喜馬拉雅山上還是白雪皚皚。”於是畫面上同時出現了太陽和雪,同時出現了春夏秋冬的不同季節,同時出現了東西南北的地域。而畫法則是“近景是高山蒼松,採用青綠山水重彩畫法;長城大河和平原則用淡綠,然後慢慢虛過去。遠處則雲海茫茫,雪山蜿蜓。此雖小稿,佈局畫法於原作近似,細微處更顯靈動優美。色彩雖不比大畫金壁輝煌,但覺沉鬱蒼茫,氣象萬千。

登廬山詩意 鏡片 設色紙本 1964年作 (437萬元,2011年11月江蘇九德)

款識: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蘢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熱風吹雨灑江天,雲橫九派浮黃鶴,浪下三吳起白煙。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裡可耕田。毛主席登廬山詩意。甲辰夏,抱石。鈐印:抱石、甲辰所作。

毛主席的詩詞,境界博大精深,氣勢恢宏,撼山震嶽,展示了縱橫千萬裡的胸懷,發出了氣吞山河,雷霆萬鈞的豪邁氣勢。傅抱石善於表現史詩般的畫卷,他開創了毛主席詩意創作的先河,使之成為新山水的重要象徵,影響之大,空前絕後。《登廬山詩意》創作於1964年。傅抱石以散鋒亂筆盡情揮灑,大膽潑墨,點染出土石相雜的山巒,以及蒼翠欲滴的樹木。再用大筆急掃,凌空直下,彷彿滂沱大雨從天而降,江面上來往穿梭的火輪,若隱若現,乘風破浪,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一切景物似乎籠罩在煙雨濛濛之中。生動地體現了“熱風吹雨灑江天”、“浪下三吳起白煙”的壯觀景象,完整地詮釋了毛主席詩詞的宏偉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