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的待遇、前途、环境,都在这里了,你们参考吧

很多人认为公务员拿着中高收入,干着不累的活,享受着国家法律规定的各种福利,基本没有失业的压力,每天准点上下班,一杯茶、一张报纸、若干网页一天就打发了。我想说大部分公务员生活与此大相庭径。我说一下公务员生活的感受吧。

一、收入与待遇

公务员的收入在县一级算中等,如果在条件好一点的县城可能算中等偏低。我2012年的公务员工资拿到手约为2020元每月,公积金180元每月。到2016年底,我拿到手的工资约为2620元,公积金605元,年终各项考核合格大约可以发2万。我所在的县城房价3200左右,消费点不多,如果不追求太有“品质”的生活,没啥压力。至于灰色收入,大部分普通公务员是无缘知晓的,现在各种审计和巡查比较严格,小金库存在的空间越来越小。

福利待遇比社会其它行业要有保障,双休、法定节假日、年假一般可以足额落实到位,工会的正常福利、体检、住房、物业、通信、交通补贴虽然数额不大,也可以保障到位,现在公务员开始缴纳养老保险,今后社保会与社会接轨。

隐形福利。公务员身份会在生活当中带来一点便利,例如医疗、教育资源,虽然不能直接获取,但更容易获取一些有用的信息,如哪个老师水平高,哪个医生手艺好。遭遇不公平的待遇也更有能力对抗,外出办事一般不会吃亏,也不能乱来。

二、工作压力

基层任务较重,人手相对不够,年轻人很难享受轻松的生活。很多单位存在1人科室,甚至几个科室合并,科长、科员、办事员由1人兼任,负责对口上级单位几个科室工作。现在各种专项活动比较多,任务分解之后,经常疲于应付。本人2013年起科室就1人,以科员的身份干了3年多科室负责人,组织提拔干部对任职年限卡的很紧,无奈很多干部拿着较低的待遇干着较高职级的活。

工作压力另一方面来自工作任务冰火两重天。考入公务员的同学们大概记得面试题里面出现的“老同志”一词,经常比较负能量。这的确是某些现实的写照,少数老同志(过去的工勤人员、自由编制人员)学历低,知识结构不适应当前工作环境,提拔无望,干脆放弃学习和进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终日坐等退休。他们掌握了一定的人际资源,在对领导的考评上有一票投票权,一般单位领导会出于对老同志和照顾和对年轻人的培养两重原因,把担子尽量压在年轻人肩上。有人干,有人看,有人使绊。

公务员的工作主要分为发展和维护稳定两个方向,本人岗位在维护稳定方向,每年中央、省市县各种会议都要提高警惕,制定方案,参与安保,然后各种工作总结,工作特色上报;每年省级、市级的政治学习要完成学时,党建和廉洁自律方面的考试要参加;扶贫、服务企业工作要参与,各种调研、考核、检查、现场会要准备,基层公务员尤其是想有作为的公务员并不轻松。

三、人际关系

公务员这个职业特点就是从事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与人打交道多,人际关系较其它系统更为丰富。工作久了会发现身边有些同事八面玲珑得心应手,有些同事做事情却举步维艰。有的人喜欢工作之中、之余愿意投入较多的时间去维系人际关系,例如有的人参加摄影、周末旅游、骑行各种兴趣爱好组织结识志趣相投的公务员;有的人古道热肠能写会道,其它单位的公务员求助帮忙改文稿;有的人善长接待,身体素质好,善饮,久饮不醉;有的人虽不善主动交流,但业务水平高且为其它系统所需,乐于助人。在这一行立足和发展要么业务好,要么人际关系好。啥都不好,难以得到认同。

再者,这个职业讲求严格的纪律,有些地方甚至还有一些等级思想。纪律高于法律,想说的话,想做的事首先要服从大的政治背景,对领导和上级的质疑一定要慎重,虽然可以批评与自我批评,但是不按套路来很容易gg。有些地方还存在陈规陋习,例如不能走在领导前面,乘车要先给领导开车门,下车要给领导拎包拿水杯,上下楼要给领导提前按电梯。有时候以科员的身份去联系其它单位的副科、正科办理正常公务,各种办理不畅,自己单位去一名职级相等的干部协商则容易很多。

四、发展前景

本人所在的县城有一定的特殊性,人才青黄不接,2012年招考的公务员在2016年底普遍都提拔了副科级实职。组织规定新任科员提拔副科级必须工作满4年,本人在刚获得提拔资格之时选择了离开。新提拔的副科级基本上都在乡镇任职,如果能力强,机会好,有人赏识,估计3-5年之后有可能提拔正科级,如果没有抓住遴选等考试机会,大概在退休前能干到副处就算很不错了。按照现在职级并轨的规则,很多非领导岗位公务员在退休前可以享受副处或者正处的工资待遇。

公务员这个职业的发展要付出相当大得代价。一是忙,“达康书记”就是写照之一,一般地方主职要遵守回避原则,作为县城干部,提拔至副处级可能就要到周边县城频繁轮岗,两地分居是常态,小孩的教育培养更是无法顾及。二是责任大,信访问题要追责,安全生产要追责,重大交通事故要追责,群体事件要追责,下属犯事也要追责。三是健康压力大,领导干部接待应酬多,既要抓稳定又要抓招商引资,常年处于亚健康的生活状态,多数老干部在退休之前早已疾病缠身,晚年生活质量不高。

五、工作环境

毕竟是经过组织多年教育和通过考试选拔上来的人,素质上普遍较高,遇到矛盾一般都可以低调解决,骂骂咧咧和正面冲突的现象极少发生。表面上一团客气是常态。不好的方面就是说话做事要多费心,其他人的满意或不满意一般不会放在桌面上说,批评人比表扬人要困难太多,例如不幸的搭档了一个比较坑的同事,他偷懒,你只能多干活把他偷懒的部分补上,既不能当面批评同事也不能去向领导反映。

工作稳定。虽然一再强调打破铁饭碗,但这个饭碗是很难打破的,哪怕随便敲一下都有人出来拼命,因为这个行业干久了,大多数人专业知识退化和脱节严重,一旦失业到社会上竞争力很差,再难找到对口工作。总理说“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是有道理的。这一行几乎不用为下个月的工资是否能发出来操心,不用为年终考核奖项是否有钱兑付到位发愁,不用为单位“效益”不好,今后何去何从而苦恼,一旦成为组织的人,组织会在很大程度上给予生活保障。

好与不好在于自己的追求,我经常看见天气不好有人在外面送外卖,晚上10点多还在上门排除网络故障的技术员时,我觉得我应该更加珍惜现在的工作,拿着跟他们差不多甚至更高的工资,过着稳定和安逸太多的生活。有时候要多问自己拿这份工资做了什么,而不是脱离自身价值谈回报。

对于比较有追求,有能力,有想法,能折腾的同学们来说,这条路可能不太适合你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