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共识:卒中风险评估量表那么多,应该用哪个?

早期预防是减少脑卒中疾病负担的最佳途径,风险评估是识别脑卒中发生、复发的高危人群,明确预防终点的有效工具,对脑卒中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用于卒中风险评估的工具很多,形式上不仅限于量表,更有在线计算器、手机软件等多种类型。面对这些工具,临床上应当如何选择?针对这一问题,我国专家经过讨论,达成了以下共识。

缺血性脑卒中一级预防风险评估量表

改良的弗明汉卒中量表

该量表为最早提出并得以广泛应用的简易卒中风险评估工具,用于预测未来10年卒中发病风险。2011年,美国一级卒中预防指南推荐,对每一例具有卒中危险因素暴露的个体使用风险评估量表(如本量表)进行评估。

(点击可查看大图)

汇集队列方程

通过运用在线计算器或手机软件,评估个体未来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致死性及非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及脑卒中)。

软件下载:点此查看

卒中风险计算器

该计算器用于预测20岁以上人群的5年及10年卒中发生风险,同时兼具卒中教育功能。

软件下载:点此查看

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卒中发生风险与抗凝出血风险评估量表

专家共识:

➤ 1. 建议选择改良的弗明汉卒中量表、汇集队列方程、卒中风险计算器等任一种工具进行脑卒中发生风险的评估。

➤ 2. 推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应用CHADS2或CHA2DS2-VASc量表评估缺血性卒中发生风险。CHA2DS2-VASc量表较CHADS2量表更有利于识别真正的低危患者。

➤ 4. 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合国人的缺血性脑卒中一级预防风险评估工具。

缺血性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二级预防风险评估量表

ABCD评分系统

该量表总分为6分,用于预测TIA后7天内卒中的风险。另外,有研究者该量表基础上增加TIA病史,提出ABCD3评分法,较ABCD2评分法预测价值更高;此后又加入同侧颈动脉狭窄≥50%和DWI上出现高信号,提出ABCD3-I评分法,但该评分法对影像要求较高。

Essen量表

该量表是一个简便、易于临床操作的9分量表,源于1996年的CAPRIE研究。随着评分增高,患者的卒中复发风险增加。

SPI-II量表

1991年提出的SPI-I量表用以评估卒中患者的长期复发风险,2000年在原量表基础上调整了各风险因素的赋分权重,并增加了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脑卒中病史两个危险因素,提出了SPI-II量表。

专家共识:

➤2. 推荐临床应用Essen量表或API-II量表评估缺血性卒中患者长期复发风险,但二者的预测作用有限。

➤3. 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合国人的缺血性脑卒中/TIA二级预防风险评估量表。

原文标题:《中国缺血性脑卒中风险评估量表使用专家共识》